为何从古至今,负心总是和读书人联系在一起?看看民国文坛就懂了

发布时间:2025-04-30 23:41

民间有句俗语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自古斯文多败类,负心多是读书人。”为何从古至今,负心总是和读书人联系在一起?看看民国时期的文坛就知道了。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文豪,他们在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说起这些民国大文豪,他们虽然在文学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缺点,那就是过于追求婚姻感情上的自由,反而因此辜负了原配妻子,成为了人人痛恨的负心人。

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文豪,按照现在的说法,其实都是名副其实的渣男。比如郁达夫、郭沫若、胡兰成、徐悲鸿等人,他们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都很高,可他们同样也都是负心之人。甚至就连人们最熟悉的文学战士鲁迅,他在感情方面也同样有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他与许广平双宿双飞的背后,是原配朱安独守一辈子空房的苦果,独自一人过完了凄凉的一生。


不过,鲁迅的婚姻本就没有争取他本人的同意,所以他与朱安之间也并没有感情存在。而且终其一生,也不能说他丝毫对不起朱安,至少在经济上面他一直给予朱安很大支持。对于鲁迅个人来说,虽然他与朱安之间并无感情,可他却有赡养朱安的责任。总的来说,在民国时期的文人中,鲁迅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还算是比较有原则的了。

说起民国时期的文人,最出名的自然莫过于徐志摩了。据说金庸老爷子生前所著的作品中塑造的那些负心表哥,其灵感就来源于表哥徐志摩的感情经历。连表弟金庸都看不下去,足以证明徐志摩渣得有多彻底。不过,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文学艺术确实来源于生活。


在1926年的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婚礼,邀请的来宾几乎全都是当时的文坛巨擎。比如为两人证婚的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婚礼主持人是民国大才子胡适,还有陈演恪、赵元任、金岳霖等人都参加了这场轰动一时的婚礼。

说实在的,徐志摩请来这么一帮文坛大佬,说明他在文坛确实交游广阔。别的不说,就说大才子胡适,当时江冬秀为了不让丈夫参加徐志摩的婚礼,偷偷把胡适给锁在了房间里。然而胡适却唯恐错过这场婚礼,最后翻窗逃了出去。江冬秀为何要阻止丈夫参加婚礼?就是因为她觉得包括自己丈夫在内的这帮文人不是好东西,为了所谓的文坛风流,愣是联合起来逼陆小曼前夫王庚离婚。


王庚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高材生,还与艾森豪威尔是同学,但是他在军事上却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当徐志摩提出要娶陆小曼时,王庚自然是不肯同意,虽然他与徐志摩也有很深的交情,可又怎么可能把妻子拱手让人呢?然而徐志摩见王庚不同意,竟然发动自己的文坛好友劝说(或者逼迫?)王庚离婚,还恬不知耻地说“君子有成人之美。”

当时王庚身陷囹圄,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架不住李祖德、杨杏佛的步步紧逼,最后在狱中签下了离婚协议书。王庚出狱后不久,就收到徐陆两人发来的喜帖,说两人将在10月3日举办婚礼。王庚经过这次变故,早已洞悉了人世炎凉,有感于此,他给给徐陆二人送去了一份贺礼,并且附上了亲笔所写的一封信,信上只有七个字:苦尽甘来方知味。


当时徐志摩正春风得意,对王庚这几个字自然。然而几年时间过去后,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而此时的王庚已经荣升中将军衔。不过,他却并没有去找徐家报夺妻之恨,对徐志摩的死讯也表现得无动于衷。在与陆小曼离婚之后,也许是彻底看淡了婚姻感情,他此后终身未娶。1942年,王庚参加军事代表团赴美时在开罗病逝,被盟军葬在开罗盟军公墓,时年47岁。

不值一哂

如果了解徐志摩对前妻张幼仪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为何要说徐志摩渣男了。也许有人会说,莫非是因为张幼仪不够好?事实上恰恰相反。如果非要对张幼仪作一个评价,只能用“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这8个字来形容了。徐志摩意外去世后,张幼仪仍然一如既往赡养徐志摩的双亲,甚至在移居国外前,还每个月都往陆小曼账户打300块钱。


徐志摩意外去世后,蔡元培为他写了一副挽联,其中有这么一句,称徐志摩“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如此评价,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实在令人无法认同。反倒是一力撺掇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的胡适,他后来居然放弃了才女曹诚英,守着小脚太太江冬秀过了一辈子,成为民国文坛少数几位婚姻专一的文人,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为何从古至今,负心总是和读书人联系在一起?看看民国文坛就懂了 http://c.mxgxt.com/news/view/909260

相关内容

曾仕强:想看透人心,读这一本书就够了
古人为何将“桃李”、“杏坛”等事物和“教育”关联起来?
从古至今,茶和中国人的关系?
董其昌,虽然书画成就超越了古人,但到晚年为何会激起民愤呢
读懂张爱玲,就读懂了中国式亲子关系
【古旧书达人】宋希於:年轻一代为古旧书赋予新活力
推进全民阅读,总裁读书会“美好生活,书香中国”城市行广受欢迎
苏轼的寂寞谁能懂?一篇《黄州寒食诗帖》,读过看过就懂了
刘洪彪是“丑书家”吗?他在当今书坛的地位被低估了
七政四余如何起盘,看看此文就懂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