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朝至周朝,占卜之风是如何一步步兴起的
标题一:从商朝到周朝,占卜之风是如何一步步兴起的
标题二:占卜之风如何影响商至周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导语:商朝时期,社会生产力仍然比较落后,面对各种天灾例如打雷,洪水,或者是干旱,百姓都以为是天上降下的神罚,是天神发怒了,又或者是认为天子不修仁政而引来的祸端。因此这时人们就想向上天咨询,想和实则不存在的“天神”进行沟通,所以就需要一个掌握某种“沟通术”的人进行调和,然而早期这类人往往是一些掌握了占卜之术的人主动跳出来担任,他们依靠占卜术来进行对各种日常生活的解释和各种天灾大事的预测,以此达到能做出“合乎天理”令人心安的举措,《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人凡大至祭祀,国家典礼,外出征伐,小至疾病,生育无不进行占卜,商人占卜之风由此而兴起,到了周朝,周人依旧喜好占卜,占卜对周人的影响甚至和前朝不无二异,然而占卜又是如何影响商至周朝的历史走向,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重要的作用。
占卜祭祀
商人对自然的天然敬畏
商朝初期,商人对自然实质的各种认知还远远没有那么丰富,医疗和经济生活方面仍然处在一个有限的阶段,普通民众生了病往往第一时间不是请大夫进行治疗,而是利用龟甲进行占卜,以龟甲的占卜来判断疾病的治疗方法或者是患病原因,甲骨文云“贞其有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意思是说“我今天生病了,要不要掏出一片龟甲占卜一下”,商人为什么对占卜如此热衷?这源于商人对自然天生的敬畏。自然的范围很广,上天也属自然,商人因认知行为的有限,常常把各种难以解释的事情或者是事物解释为上天或者说自然给予的反馈,因为人对未知的事物是抱有恐惧的,因此商朝人对待自然给予的“反馈”就更要小心处理,避免引起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由此商朝人利用占卜来对各种生活行为进行解释,并将之认为是最正确的措施,认为这样就能够起到消灾解惑的目的,并且不会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况。
(商朝占卜甲骨文)
商朝君主的表率作用
《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古时认为国家大事在于祭祀与战争,商朝人怎么祭祀呢,通过龟甲占卜。并且商朝人打仗也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因此首先商朝的君主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进行占卜的首要试点人物,商朝君主通过询问专门的祭祀人员来举办对各种祭祀活动,而祭祀人员当时大多是由会占卜术的人担任,因此商朝的君主就成为了首要的多次间接接触占卜的人,并且天子天子,为什么商朝君主不排斥使用占卜来祭祀和决定国家大事呢,因为君主是“天命”的传承人,他们不能违背上天的意志,上天的意志就是支撑朝廷的根基,君主必须维护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超然地位,因此商朝君主经常利用顺应天理的占卜来决定国家大事,他们认为这是“神的意志”并且依靠于这种方法,他们可以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各种战争的得失,具体的安排策略,怎么样达到最好的程度,是否能够保证自己的良好统治,他们只要使用了占卜去进行预测,不仅可以得出顺应天意的“最好决定”而且可以能够使得民众为之信服和敬仰,不会由此生出任何的有异之心,这样做的结果是君主不仅可以省去大把令人枯燥和伤脑筋的大事决议,而且可以顺应天意,表现自己身为“上天命令执行者”的神圣地位,又可以令得民众信服,对维持朝廷的治理如虎添翼。因此商朝君主在占卜这一方面应该说是非常热衷的,相当于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率作用,由此推进了占卜在民间的一定的流行。
(商朝占卜甲骨文)
商至周朝的社会变革
当历史的年轮来到商纣王帝辛的时代,占卜之风在此时可以说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强烈的气势,例如此前祭祀中商朝各位君主是有采用人祭的,但是到了帝辛这里反倒是忽略了人祭,在进行各种国家大事的决议时也不再首先考虑进行占卜,并且减少了对上帝和自然神的祭祀占卜之事,使祭祀占卜制度一定程度上有了一些进步意义,《尚书》中关于纣王有言:“酗酒,信有命在天,不用贵戚旧臣,任用小人,听信妇人之言,不留心祭祀”。
(纣王帝辛)
不留心祭祀指的就是帝辛对占卜术化的祭祀确实有所改动,此时占卜对商朝国家各种决议和民众生活的影响应该说是相较于之前有所削弱,占卜对商朝社会的影响作用没有了前代那样的强烈,然而占卜之风的一定削弱也使得商人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没有前代那么的愚昧,可以说有一定的进步,并且也促使了商朝一些社会的实际变革,比如从奴隶制的社会形式渐渐地向封建性的形式靠近了,帝辛在任用人才时也不在执着于任用那些垄断占卜“天意”的贵族王戚,而是适当的从市井小民里选择中意的人才进行聘用,这些都说明占卜之风削弱后对商朝社会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微小的,但是因为纣王的晚年举措,商朝终于迎来了覆灭的时刻,因不满商纣王的残暴统治,西岐联合其他一些诸侯开始了反抗的斗争,由此拉开了建立周朝的序幕,到了此时,占卜似乎在商朝陷入了一定的沉寂,但是在周武王这里,占卜之术可以说又焕发了二次生机,周武王在出征伐纣时还曾两次进行占卜,对战争行为和结果进行预测,并且武王的老爸—文王姬昌也是一个精通占卜之术的人,因此周朝的两个重要人物都借用了占卜术来指导征伐举措,所以周朝开国就再次加强了占卜在国家决策里的比重,况且当周朝建立时对纣王不事祭祀一事也加以诟病,可以理解为纣王对商朝先王占卜祭祀的藐视,因此可见,周朝是对祭祀占卜行为有一定重视的。
(周朝占卜祭祀)
周代占卜的革新
周人与商人不同,商人善于经商,而周人善于农耕,因此周人相较于商人更重视土地,而土地是需要收成的,收成好坏则取决于上天的心情,因此祭天,祭社神也就被纳入了周朝的礼法当中,商周两朝都有占卜祭祀行为,但两者的方式并不相同,商人的占卜祭祀行为比较单一,而周人则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来严格执行,并且商朝时代王权与神权是紧密结合的,但是到了周朝王权逐步崛起,神权走向没落,并且周代的祭祀种类更是名目繁多,这说明了周代已经从简单的占卜吉凶过渡到了以占卜为基础的一套完整的祭祀方法制度,这可以说是占卜的一种革新,因此此时的占卜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卜筮行为了,而是作为礼法制度而存在的一种加强王权的手段,占卜的革新可以说是对王权社会的一种迈进,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周朝的六爻占卜)
周代后期的社会生产力进步
当周代王权越来越显现集中的趋势下,周代的神职官职在政权机构中得到削弱,一切有关祭祀占卜等的行为都归属典礼机构掌管,巫吏们这些神职官员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周代相较于前代,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周代社会政治的进步,人们不再激烈地进行各种占卜活动,当然不是说对上天不再敬畏,而是说显得比较理智化了,占卜活动已经变成了一种例行的礼仪行为,而不再是进行各种生活行为所必须的决策,占卜的革新可以说在顺应着社会的变革,在生产力提高的条件之下顺势地进行了“改头换面”,占卜之风虽然没有相比前朝那么的激烈,但也不是完全的低落,只是显得更加的“理智化”了,不再是盲目地占卜行为,但是却不可避免地成为天子加强王权统治的一类工具,当然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也间接影响了底层普通民众的认知,他们不会在简单地认为生病了要首先占卜这样的行为,而是寻找大夫治病,占卜行为仅仅是用来测吉凶或者是求姻缘等比较虚无抽象的东西,可以说占卜影响了民众也改变了民众。
(周朝农业发展)
结语:
占卜在商至周代中的社会发展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占卜起初是因社会生产力的低下而被巫者创造出来的和天地沟通的媒介,人们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靠占卜来划定吉凶,这是人们对自然和虚无敬畏的结果,借助于商代君主的表率,占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焕发出了非常强烈的色彩,兴盛的占卜之风也可看出古人顺应天意和敬畏自然的内心以及对自主行为的恐惧,到了后来,占卜的革新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同步,不仅使神权走向了低落,也促使王权得到了加强,使得没有目的,过于狂烈的占卜过渡为了比较“理智化”的一种礼仪祭祀制度,也使得普通民众的占卜意识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占卜不再是对于未知的畏惧和无知的狂热,而是带着美好期许的测吉凶以及测姻缘,使之更符合“礼”的状态,而不是成为一种规章化的决策行为,这些都说明商至周代的社会过程中,占卜的影响是有利有弊,有高潮也有低潮的。
参考文献:
《尚书》
《史记》
《商周甲骨文资料》
网址:从商朝至周朝,占卜之风是如何一步步兴起的 http://c.mxgxt.com/news/view/912571
相关内容
如何用易经占卜自己的婚姻难易?其实只需这三个步骤!霍去病:年轻的边疆英雄,如何一步步成为汉朝的传奇?
恒大20周年大庆高光时刻之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败的?
张朝阳的物理课:物理如何成为一种风尚
历朝“狐仙”演变史:从妖到神的进化
张朝阳救不了搜狐 张老板关辉的运动成绩让人羡慕,而他的 搜狐 却一步步掉队。 搜狐 要重回社交? 张朝阳的狐友APP刚上线了一天,又匆匆...
突变!俄朝宣布全面合作,朝鲜导弹和核潜艇技术进步神速;命运齿轮转动,美日韩如何应对暴怒朝鲜
周朝起源于陕西还是山西?考古学家:关键在于夏朝
生意人为什么叫“商人”?“商人”跟商朝有什么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至今,朝鲜对我国的真实态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