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追星族”?!古时人们对戏曲有多痴迷?
当我们提到“追星”,你可能会想到现代的歌手、演员和网红,然而,古代的“追星族”也不容小觑。尽管没有现代的演艺圈和粉丝文化,但古人对戏曲名角的追捧之狂热,丝毫不亚于今天的追星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痴迷戏曲的古人,以及他们“追星”的疯狂举动。
京城的“追星盛况”:为求一票倾家荡产
在清朝,尤其是乾隆和嘉庆年间,京剧逐渐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戏曲形式。京城的大戏园几乎每天都人满为患。戏园门口常常人头攒动,大家都想一睹自己喜爱的名角风采,许多人为此不惜一掷千金。
例如,在当时的京城,有不少富商和达官贵人为了看一场戏不惜倾家荡产。传闻有一位富豪,为了获得前排的座位,直接把房子卖掉,只为了能够近距离观看他心仪的名角演出。这样的“疯狂追星”行为,放在今天无疑和那些为了偶像追演唱会、买周边、甚至借债应援的粉丝十分相似。
演员成“贵族”:名角风靡各大城市
在明清时期,戏曲名角不仅是舞台上的明星,他们的影响力甚至波及整个社会的时尚风向。许多著名演员常常成为贵族与富商竞相追捧的对象,他们的演出门票价高难求。而为了讨得名角欢心,追星者们还会赠送昂贵的礼物。
有记载称,清代有一位京剧名伶程长庚深受贵族喜爱,许多人为博得他的一笑,竟然送上金银珠宝,甚至为他修建宅邸。这位名伶几乎过着贵族般的生活,身边时常围绕着大批富商和权贵。这种近乎“贵族化”的待遇,在现代也能看到类似现象:一些当红明星因粉丝的狂热支持,拥有奢华的生活方式。
王公贵族也疯狂:皇帝为名角撑腰
不仅是普通百姓,甚至连王公贵族和皇帝都成为了戏曲名角的“铁杆粉丝”。
乾隆皇帝就十分钟爱戏曲,尤其钟情于一些著名的戏曲名角。据史料记载,乾隆曾为一位深受他喜爱的演员赐封官职,甚至允许他出入皇宫。乾隆的这种举动不仅显示了他对戏曲的热爱,更是说明了戏曲演员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就像现代某些权贵人物为明星提供各种支持一样,古代的“追星”现象同样在上流社会中蔓延。
“追星”狂潮:为戏曲演员写诗、出书
现代追星族常常为偶像写歌、拍视频,甚至为偶像出版书籍。在古代,文人墨客也有类似的“追星”方式。许多文人不仅热衷于观看戏曲,还会为自己钟爱的演员赋诗作词,表达对他们的崇拜之情。
例如,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就是一位戏曲迷,他曾多次为京剧名角写下赞美的诗篇,甚至将这些作品汇集成书,广为流传。对于这些古代的“追星文人”来说,写诗歌颂偶像,是表达崇拜与热爱的最优雅方式。这种“文人追星”的现象,也让戏曲名角在文化圈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纵观古代的追星现象,我们不难发现,那时的人们对戏曲名角的狂热与今天追星族对明星的痴迷如出一辙。无论是为了一场戏倾家荡产,还是为心仪的名角立碑、作诗,古代的“追星”行为充分展示了戏曲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这种情感投入不仅反映了戏曲演员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也折射出古人在艺术和娱乐中的精神寄托。
网址:古代也有“追星族”?!古时人们对戏曲有多痴迷? http://c.mxgxt.com/news/view/922153
相关内容
古人也有追星族您是追星族?但您有古代人疯狂么?
古代的娱乐明星,受不到万人的追捧,但是追星族也有他们的挚爱
古代人追星也疯狂,此人连李白都是他的小迷弟
古代也有追星族,谁是粉丝谁是明星?
揭秘娱乐圈背后的秘密明星们为何痴迷于神秘的古曼童?【正文】在娱乐圈中,有很多明星对于神秘的古曼童充满了好奇和痴迷。这种法器,又被称为“金童子”或“佛牌”,源自泰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力量。那么,这些明星们为何会对这种神秘的法器如此热衷呢?
古代也有明星?如今的明星不追也罢!
古人是怎么追星的?这些名人都有偶像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收入近三十种古代戏曲剧本,反映百戏聚京的繁盛
只有在古代才会有如此痴情的女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