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需要掌握的技巧探讨
□朱红娥
内容提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与采访对象建立信任关系,拉进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是判断记者是否具有较强采访能力的重要依据。新闻记者如果缺乏采访技巧,就会使采访对象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无法获取新闻关键内容,难以完成采访任务。所以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须要掌握采访技巧,才能获取重要的新闻信息。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新闻采访的工作特点,进而对新闻记者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闻采访;记者;采访技巧
作为新闻记者,需要面对各种性格和脾气的人,有的人善于表达、侃侃而谈,有的人不善言辞、易产生紧张情绪,尤其是面对镜头的时候会有一种焦虑感,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可能会加大采访的难度。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掌握有效的采访技巧,消除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陌生感,建立一定的信任基础,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从而高效完成采访任务。
一、新闻采访的工作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时效性。新闻采访工作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时效性是提升新闻价值的关键。新闻时效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获取的消息所具有的及时性。新闻记者将国内外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进行整理和分类之后,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大众群体,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当前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二)新闻采访的真实性。针对一件事件不管他人的评价如何,新闻采访工作者都必须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一定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新闻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追溯,了解事件的实际发生原因和经过,让受众知道事实的真相,这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对于新闻采访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人们每天接受的信息内容较为繁杂,使得人们的辨别能力也出现了偏差,这就体现出新闻采访工作真实性的重要性。
(三)新闻采访的多样性。一般情况下,对于发生在当下的事件,记者都是对当事人进行实地采访。例如当某区域内发生了地震灾害,新闻记者赶赴现场进行采访,此时的采访环境和地点都具有多变性,采访对象也具有多样性。而采访环境和采访对象的多变性则充分体现出了新闻采访具有的多样性特点。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采访环境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采访对象也具有不同的背景和面孔。这些不确定的、具有可变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成为使新闻采访具有多样性特点的决定性条件。
二、新闻记者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
(一)做好采访前期的准备工作。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之前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对采访对象进行大致了解,并熟悉相应的采访技能后才正式开展采访工作,整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所以,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是否已经做好了前期采访准备工作,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记者要针对采访对象进行全面了解,搜集诸多相关资料,包括受访者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采访重点和目的等,这样才能保证在采访过程中可以顺利抓住采访的切入点,获取重要信息。另外,通过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时获取的资料信息,可以确保在采访时不会出现冷场现象,为受访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采访环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还能提前针对采访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采访的进度和质量。
(二)采访中要重视提问技巧。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善于提问的技能,同时这也是衡量新闻记者是否合格的参考标准。要想提升自身的采访水平,就要学会提问,提出具有深度和影响力的问题,以此发掘采访对象的内心活动和新闻线索。
第一,提前设计具有深入性的问题。作为优秀的新闻记者需要在采访之前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新闻采访的目的和报道主题做好充足准备,设计出有效的问题,保证采访工作顺利进行。记者在采访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深入、细致,我们无法预测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如何作答,但是可以保证问题的有效性,做好提问的充足准备,这样才有助于顺利完成新闻采访,并保证新闻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提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有:在采访之前,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时,采访对象对于自己所掌握的新闻线索可以侃侃而谈,并主动表达自己的观念,但是,正式进入采访阶段之后,面对摄像机,就会表现得特别紧张、焦虑,无法进行顺畅表述。此时新闻记者一定要掌握好提问的尺度,切记不要直奔主题,要先提一些采访对象比较感兴趣的事物,例如生活、工作方面的等等,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然后循序渐进,引导采访对象缓解紧张情绪,最后找到关键的切入点,获取主题线索和信息,以及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第三,提问过程中要彰显人文关怀。要想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受到大众的喜爱,新闻记者就要提升自身的人文意识,重视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人性,使报道深入人心。人性的话题可以引起共鸣,使新闻记者迅速与采访对象建立信任感,从而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社会大众在新闻报道中所感受到的人文关怀,主要是镜头下的整个采访过程,如果采访对象在镜头下始终保持自然、真实的状态,自然会增加受众群体对其的信任。人文关怀要时刻体现出人性化,尤其是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要用平等、公正的态度来对待采访对象,不能区别对待,使采访过程充满人文关怀,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四,善于运用方言,增进与采访对象的情感交流。我国虽然一直在倡导应用普通话,但是有些居民习惯用方言进行交流。如果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方言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可以快速拉近两者的关系,使采访对象主动表达自己的观念,传达更多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和信息。由于新闻报道会呈现给大众,所以,在进行后期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标准字幕,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报道效果。
(三)要能够迅速抓住新闻点。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须要做到多用眼睛看、多用耳朵听、多用心感受,还要多到现场、多跑基层、多与社会大众接触。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找到符合他们要求的特色新闻,同时在进行采访的时候,记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只有对采访对象的专业领域、职业和爱好等有基本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对采访对象提出问题,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实现顺畅沟通,进而从中快速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和信息。尤其是记者在遇到具有双重身份的采访对象时,一定要提前了解其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和承担的责任,这样才能在采访中快速捕捉到具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四)借助网络平台资源提升采访效率和质量。在互联网时代,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来应对采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网络平台了解采访对象的兴趣爱好、职业领域等以及采访对象自身的诉求,在潜意识中对采访对象形成基本的认知和判断。在开展正式采访之前,要与采访对象提前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升采访对象的信任感,让采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和谐。记者要对采访的流程和内容进行大致梳理,并对采访提纲进行分析,并要及时上报采访内容,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对采访资料进行整合梳理,保证新闻稿件可以按时发布,在结束采访之后,还要对采访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在传统的新闻采访过程中,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记者在结束采访后,并不能对采访资料进行及时整理,以致于影响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耽误其他采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采访的效率和质量。而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平台相继出现,记者可以借助网络优势,对新闻采访的内容和信息进行高效整合,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投入,同时还能提升新闻采访的效率和质量,彰显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新闻采访工作的专业性、时效性、真实性和多样性。
(五)深入的采访是记者掌握重要新闻内容的有效途径。分析大量资深记者展开的专业采访能够发现,专业记者之所以能够报道出优秀的新闻内容,离不开自身对新闻事件内容的直接观察。因此,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四多”原则,即多深入基层、多走访现场、多接触群众、多仔细观察。通过对“四多”原则的有效落实,能够使记者明确人民群众对新闻内容的兴趣和要求,对符合人民群众认知特点和兴趣特征的特色新闻进行准确捕捉。在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记者要始终遵循“只要脚上功夫深,不怕写不出好文章”的新闻创作原则,可以通过广泛勘察探究,对新闻素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采取顺藤摸瓜的手段、发挥刨根问底的精神,将新闻素材隐藏的内容充分呈现出来,确保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能够使自身的报道路径更加多元。在认真听取群众叙述事件发生原因、过程以及反映的具体情况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判断能力,利用冷静的头脑进行分析和比较,探究出事情的真相。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认知以及与新闻内容有关联的素材,对新闻进行合理编辑,并且通过反复确认和仔细检查之后,才能对新闻内容进行报道,这也是提高新闻工作者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六)结合采访环节选择对应的采访方式。新闻事件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特征,记者面对的采访环境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记者只需严格按照采访原则落实各项采访工作,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当采访环境发生变化,记者就要结合具体环境,采取相应的采访措施。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能够根据不同采访环境灵活变换不同采访方式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巧。
(七)新闻记者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对于新闻记者而言,观察,就是利用自己的双眼搜集采访素材,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具备善于观察采访现场各种蛛丝马迹的意识与能力,而且还要利用这些细节,获取背后隐藏的大量信息,从而使自身的写作内容更加丰富。与此同时,记者要对被采访者的情绪变化以及实际状态进行实时观察,结合具体变化情况对采访话题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从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变化中捕捉细节,从而引导采访者吐露更多自身所需的新闻素材。倾听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方式之一,通常情况下,善于倾听的记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赢得被采访者的好感,从而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使对方能够毫无保留地与自己沟通,并且在步步引导下,准确把握被采访者叙述内容的重点,找到新闻价值。当被采访者的语言和神情出现犹豫、难为情等状况时,记者可以对被采访者说几句安慰和鼓励的话语;被采访时的感情过度悲痛和愤怒、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时,记者应该帮助被采访者理清语言思路,确保谈话内容顺畅;当无法采访新闻事件的第一主角时,可以先对其周边人物进行采访,从不同渠道入手,加深对目标采访者的了解。记者只有确保自身掌握大量新闻素材,才能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确保呈现出的新闻作品具有较高真实性。
三、结语
新闻是人们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繁杂,人们难以对其真伪进行判断,因此对新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灵活的采访技巧,这样才能提升新闻质量,推动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德青.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需要掌握的技巧[N].西藏日报(汉),2021-07-07(005).
[2]赵烨.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需要掌握的技巧[N].兴安日报,2020-06-22(006).
[3]卢小红.新时期电视台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掌握的技巧[J].记者观察,2018(30):140.
[4]戴毅,王正芳.新时期电视台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掌握的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8(17):149-150.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融媒体中心)
网址: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需要掌握的技巧探讨 http://c.mxgxt.com/news/view/924997
相关内容
如何避免采访中的“尬聊”问题?记者必备的提问技巧!深度采访中的提问策略与技巧
新闻记者如何提升采访“情商”
记者思维与采访技巧
新闻发言技巧——记者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新闻采访中的记者和采访对象
明星采访私藏技巧从粉丝到记者
怎么做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都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如何高效采集和分析舆情数据?掌握这些技巧!
2024年采访明星记者学什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