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得太简单,不要做得太复杂
作者:精亦诚刘欣
慢思考,快行动。
我经常要面对不同企业的各类问题。接触的企业多了,面对的问题也就多了。虽说各家公司行业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看上去实际问题也不同,但往深了挖,我发现这其中有不少问题,还是有共性的。
共性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想得太简单、做得太复杂。
想得太简单,表现为“三无主义”。
做得太复杂,至少有“三种复杂”。
我们就展开说说,希望你不会中招。
01
想得太简单:“三无主义”
企业最难打破的天花板,不是产品和市场上的天花板,而是思维认知上的天花板。
思维认知的天花板难打破,往往是由于企业在见识和思维上的锻炼功夫还不够。
而我在现实中看到的是,很多企业不仅是思维锻炼不够的问题,简直是思考太少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想得太简单,表现为“三无主义”。
哪“三无”?无数据、无共识、无深度。
无数据
我在帮企业做战略规划和解码时,常碰到的一种情况,就是很多高管头脑中没有数据,甚至不少老板也只是有些大概的数据。
哪怕是最基本的市场数据,如市场空间、行业增速、集中度变化、友商效率等等,也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
追问起来,为什么没有这些数据?
回答经常是,市场变化很快、行业里没怎么统计过、我们只能是估算一下等等。
实际情况往往是,很多企业就没有认认真真地搜集整理过相关数据。
这还只是基本的市场数据,如果再拆解下去,会发现很多企业对于自己公司的各种内部运营数据,也从来没统计过,甚至都没有定义过。
那,没有数据,依据什么思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能依据什么思考,凭经验、凭直觉、凭朋友转达的二手信息……
无共识
在企业里,基层偏执行多,高层偏思考多,相信你也会认同这一观点。
而需要更多思考的高层,不仅怕没有数据依据的直觉思考,更怕没有共识的孤岛思考。但是,没有共识就直接干活,这种情况在企业并不少见。
有些老板认为自己开会讲过的思路,团队很快就会达成共识;还有不少高管认为“其他人和我想得差不多”,这都是想得太简单了。
无深度
竞争对手请了个明星做代言,我们公司也要找个类似的明星做代言。某个同行新上了三个数字化系统,我们公司不能少于三个。别人挖了好几个500强的高管,我们公司也要大量引入外部高管……
诸如此类,照搬照抄,照猫画虎,这种“别人开加油站,我们在对面也开加油站”的做法,都是没有深入思考的做法。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试图 “用找牛人解决组织问题”、 “用行政命令解决执行力问题”、“用一两个绝招解决体系问题”、“用多发钱解决激励问题”、“用开会解决意识问题”等等,都是缺乏深度的线性思维,甚至可以说是直线思维。
企业经营不是简单的开关电路,而是比较复杂的组织系统,所以,简单的线性思维往往并不适用于企业,我们需要更有深度的结构思维和系统思维。
我们不是想得太多,我们只是想得到的太多。
面对企业各种问题,我们反而是想得太少,想得太简单,总想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总想着有一本《葵花宝典》让你称霸江湖。
无数据、无共识、无深度,很多企业在思维上的“三无主义”,就是想得太简单的典型表现。
02
做得太复杂:“三种复杂”
想得太简单,可不意味着做得就简单。如果能够把事情做简单,这件事本身就不简单。
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我在企业里看到了太多简单事情复杂化的情况。
至少,有三种复杂:决策复杂、沟通复杂、做法复杂。
决策复杂
如果是关于战略方向或重大投资,决策复杂一点、谨慎一点,这是应该的。但怕就怕不论大事小情,都等公司领导决策,而领导决策的过程又非常复杂。
我曾在一家公司看到,类似像节假日应该放几天,是跟着国家走,还是公司如何调休这种事情,能够一个星期都定不下来。
行政一开始去问老板,老板说问问其他部门有没有安排。行政问完回来说,生产和销售部门要加班,别的部门不用。
老板又说,你们行政最好多去了解一下员工的想法,如果不跟国家走,内部调休的话,大家会不会有意见。行政心里想,肯定是有意见的,但又不敢当场直接说,只好再去了解一下。
了解之后,情况不出所料。行政告诉老板,员工还是想按照国家的放假时间走。
这样一来二去,老板开始不耐烦,说以后放假这种小事,你们和其他部门商量好就行,不要总让我决定。
然后,然后,然后……行政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只好过两天等老板心情好了,再来问。
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除此以外,还有因为公司管理层级多、审批流程长,导致决策复杂;还有凡事喜欢大会小会讨论又总没结论,导致决策复杂;还有各种汇报来汇报去,PPT做了一遍又一遍,导致决策复杂……
沟通复杂
很多高管都和我抱怨过,说在公司里,最难的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沟通协调太复杂。
既要考虑这个部门领导的要求,又要照顾那个部门领导的感受,还要兼顾其他部门的想法,而且这还不算完,还有几个分管领导也要一一问到才行。
这种情况下,推动一项工作,经常是花了多半时间在沟通上,而不是工作本身。
企业里的部门设置,多数是出于专业分工的需要,虽然在客观上确实形成了一定的沟通难度,但这不是沟通复杂的最主要原因。
沟通复杂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人,因为人远远比事情要复杂。只要开展工作不是以事为先,而是以人为先,不是考虑怎样把事做对,而是考虑怎样照顾人员感受,就已经注定了沟通复杂的基调。
做法复杂
即使排除掉人为因素,就说做事本身,我们还是会看到,由于五花八门的各种做法,导致做得太复杂。
比如,有些公司里高管一上班,就要在电脑或手机上同时打开并登录几套系统,最上面窗口开着ERP,下面开着SRM和BI系统,后台还同时运行着公司的OA系统,或是飞书、企微、钉钉等其中的一个。然后在其中不断跳跃切换,看不完的文件通知,批不完的办公流程。
再比如,有些公司成立一些项目组来推动专项工作,但是上面的决策组、领导组、指挥组、协调组设置了3、4个,安排了10多个领导,真正到执行组的设置,却只有不到5个人。说的人比干的人多,指挥的比做事的人多。
再比如,有些公司喜欢三天两头学各种新方法,一种方法没有做深做透,一两个月没看到效果,就开始质疑和寻找,试图找到更快捷的做法。每种方法都浅尝辄止,始终没有积累,各种工具表格或重复或交叉,下面做事的人疲于奔命,忙来忙去也不过是不断地重头再来。
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实际上很容易,只要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决策复杂、沟通复杂、做法复杂,然后走向无序,这是符合熵增定律的。
那怎样才能避免想得太简单、做得太复杂呢?我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六个字,“慢思考,快行动”。
03
慢思考,快行动
“慢思考,快行动”,我在很多企业,和很多高管都表达过这个观点,而且越是大型企业,越需要“慢思考,快行动”。
有人会问,想得很多、想得很慢、想得很全面,会不会还像上面所说的一样,导致行动复杂?
从很多优秀企业的实践来看,只要不是犹豫不决的思考,而是逐步深入的思考,那只会让行动更简单、更快速,而不是更复杂、更缓慢。
因为你已经前前后后都想清楚了,决心也非常坚定了,做起来就不会瞻前顾后,而会勇往直前。
慢思考,快行动。复杂思考,简单行动。深入思考,快速行动。想得越深入,行动越快速。
慢思考
对于战略问题、市场问题、组织问题、团队问题、价值链问题、财务管理问题、投融资问题、风险管控问题……这类只要是涉及到顶层设计的问题,都值得慢思考。
宁肯慢一点,想清楚了再做,也不要头脑发热,拍脑袋决策。
正如雷军所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我们看到企业的很多问题,都是在源头、在上层没想好就直接做,一旦碰到困难,就开始各种扯皮和埋怨,平白无故增加很多内耗,最后问题还是不得不回到起点。
为了让慢思考有效果,就要避免前面所说的“三无主义”,要在企业内部积累数据、达成共识、不断深入。
积累数据。哪怕搜集不到所有数据,也要从现在开始逐步积累,从外部市场到内部管理,只要认真搜集、整理和积累,一定会有所改观,这样才能让主观的思考尽可能得到客观的支撑。
达成共识。企业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即使决策最终是一个人做的,也要在达成共识上,下足够多的功夫。
不断深入。优秀的企业都是做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做一年、看两年、想三年。企业没有尽头,思考也没有极限,正所谓没有最深入,只有更深入。
快行动
思考要慢,行动要快。一旦想清楚了,就立刻动手。
要想做到快行动,还要避免上面提到的“三种复杂”,而想要避免“三种复杂”,就要做到组织简单、关系简单、做法简单。
组织简单。每一个经营单元、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模块,概括来说,就是每一个组织都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冲动,这是帕金森定律。如果不能经常做组织精简的动作,就会出现“大企业病”,也必然会导致决策复杂、流程冗长、效率下降的问题。
关系简单。你的企业的存在,是因为能更高效地解决客户的问题,所以企业内的优先序应该是以解决问题为先,也就是以事为先,而不是以人为先。要想做到以事为先,就要让人际关系简单,摒弃和简化与拿结果无关的复杂关系因素。
做法简单。做法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打法不在于繁,而在于强;方法不在于绝,而在于久。正所谓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如果你看到某种方法,模型套模型、理论套理论、叠床架屋、不明觉厉,那你要小心了。因为真正有效的方法,不会故作高深地吓唬你。如果你自己迷恋于复杂的做法,那需要重新回到深入思考的原点了。
04
最后的话
企业里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想得太简单,而做得太复杂。
想得太简单,有“三无主义”:无数据、无共识、无深度。
做得太复杂,有“三种复杂”:决策复杂、沟通复杂、做法复杂。
怎么破?六字诀:慢思考,快行动。
慢思考,要在企业内部想方设法积累数据、达成共识、不断深入。
快行动,要不遗余力,持续追求组织简单、关系简单、做法简单。
你的企业是否存在想得太简单、做得太复杂的情况?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不要想得太简单,不要做得太复杂 http://c.mxgxt.com/news/view/933100
相关内容
专访|张一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复杂的社会,需以“简单”来应对
大厨教你做最正宗的红烧茄子,简单易做,简直不要太好吃!
谭维维尊重孙楠退赛:很多人想得太复杂了
想要应聘明星助理该怎么做?条件并不是那么简单!
袁娅维:我不要活得太「对」
简直不要太萌!
柳若骞简直不要太nice!
璎珞复仇这幕简直不要太爽,蛇蝎尔晴下线
这些明星居然是姐弟,藏得太深了,简直想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