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厌学后:父母无须思考怎么办,而要聚焦在什么
作者丨壹心大哥
编辑丨笨拙的老狼
当叛逆期孩子厌学情绪、叛逆行为愈发严重后,很多父母越来越思考『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是世界上最没用的问题,但是很多父母都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必要。
此时的你也许与大部分父母一样,现在仍然在『怎么办』这个问题上苦思冥想,到处求师问友,寻觅灵丹妙药!但是,却悄然忘了此生此时唯一有意义的问题『什么』。
今天我作为一名亲子沟通教练,我就用自己的直言快语,浅谈一下《叛逆期孩子厌学后:父母无须思考怎么办,而要聚焦在什么》这个主题,你阅读此文后如果有感想,欢迎你在评论处分享自己教养叛逆期孩子的经验与感悟。
当你面对叛逆期孩子厌学后,我想你的情绪持续反应是:焦虑不已、担忧前途、害怕出事、生气烦躁,这是绝大部分70、80后父母的现状,特别是身为妈妈的你。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部分70、80后女性被养成的习惯是对关系太有责任感,对两人关系好或不好非常在意,感觉一有不对劲就立刻要处理,所以常在对方不想沟通时硬要沟通。
这不仅表现在夫妻关系上,更加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亲子关系上,当亲子关系趋向恶劣,甚至不能正常联结,我们这个年代的妈妈们时常情绪波动非常大,无法做到『活得从容』、『心静如水』。
但是你却不知亲子关系都是非理性的行为因素占据主导,你现在如此热衷学习各种家庭教育课程、文章、父母训练营,却总是对自己内在情绪不敢面对,假装不知道,更加不要提自我忏悔检讨!
于是,我看到很多妈妈无意识地应对着叛逆期孩子的厌学情绪、叛逆行为,哪怕她知道唠叨、说教对孩子其实没有帮助,还是喜欢不由自主的、不受控制的总是去说孩子的问题,想走进孩子的内心,甚至更想帮孩子打开心结、扫除障碍!
我不禁想问你:你是真的想与孩子用心沟通,还是想证明“我没错”,同时也告诉孩子“你错了”,妈妈是为你好?
在这里,我由衷希望你收回总是向外追逐孩子的目光,无须总是思考『怎么办』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之所以逐渐有厌学、脾气暴躁、冷漠、早恋、玩手机等行为,并且用以往的管教模式都无法见效,其实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孩子生命能量的源头—父母出了问题!
你也许跟大部分家长一样因为孩子现在如此叛逆厌学,总认为是自己的教育方法、理念出了问题,这又是为什么,你思考过吗?
因为你期待着自己的孩子是阳光健康、自信自律、成绩优秀的,你过往没有去认真思考过,所以想通过各种智慧父母课程、亲子沟通技巧与方法等方式拿到这个结果。
我觉得你这样做是在答案中去思考,而不是在问题中去思考:自己身为父母是不是做正确的事情了或者方向是对的但是过程中不留意做错了?
我的禅宗师傅曾经说过:『人不应该活在答案中,人应该活在问题中,活在问题中你才会有觉知!』
所以,每次我面对线上咨询我的家长问我诸如『怎么办』,我都会反问他三个问题:
你此刻是否真的想改变目前这种与孩子沟通不顺畅状况吗?你此刻是否真的想通过自我改变后的成长陪伴孩子的健康成长吗?
为了能帮助孩子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你此刻是否愿意先关注孩子这个人本身,而不总是聚焦在孩子问题该如何解决?
但是我也仍看到很多家长类似你一样面对这三个连续提问,迟疑许久才回答,我想你内心的声音一定是这样的:我来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不玩手机,让孩子学习有动力,让孩子尊重、理解父母,让孩子主动复学,咋问到我身上了啊?
其实你内心有不满不接纳,那又如何?你是否认同与我毫不相干啊!
反正你也是头脑中觉得痛苦不堪,口中说着焦虑、担忧、烦躁,内心却时常充满恐惧、愤怒,面对如此心口不一的你,我又能如何?又该如何?
因为你连真实的表达都做不到,也就是我常说的沟通本质很简单:『说得清楚,听得明白,达成一致!』
所以当你问及我:“我现在很焦虑、很担忧,教练,我该怎么办才好?”,我就知道你此刻言不由衷,因为完整表达应该这么说:“教练,我不知道怎么说才是对的、正确的?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而不是你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当父母对外表达类似:我很焦虑、很担忧,我不知道怎么办,这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说法时,其实就是潜意识里就自我暗示:我的孩子是个坏孩子,但是我仍然愿意负责任,只是我不知道怎么办?
唯有这样,你才能消除自己内心不易觉察的罪恶感,自动来防卫、逃避来自你内心的恐惧:我其实是个失败的爸妈,我真的太糟糕了!
所以你一旦如此表达,其实就是告诉别人:我现在因为孩子的事情,我都非常担忧焦虑了,我已经快崩溃了,你们就不要再指责我,如果我有错,那也是过去的错!
同时还有一层弦外之音就是:我现在如此焦虑担忧了,我看起来是一个很负责任的爸妈,孩子如果情况未来没有改善,主要是因为孩子自己的问题,我是没有过错的,我也尽力了!
这就是人性中本能潜意识的自我掩饰,我们一般都会笑着说:你不自知的活得很假!所以你现在你觉得老是问别人『怎么办』,对你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改善真的有意义吗?我想你应该知道,那就不言而喻了!
当你不再把目光放在孩子问题上面,焦点收回来内观自己,就会聚焦在『是什么』,『为什么』,你就会好奇焦虑、担忧、害怕、生气这些情绪背后自己内心深处的真相。
我的建议是:你先冷静清晰地去看待孩子的叛逆厌学的行为对我意味着『是什么』,然后透过这些外在的呈现,我看到自己焦虑、担忧、情绪、害怕、生气背后的『为什么』,再通过正念、冥想方法善待自己内在情绪。
当你觉得焦虑、担忧、生气、害怕这些情绪少了很多后,再用好奇对话技术与孩子连结沟通,也许你并没有去急着解决孩子问题,仅仅是关怀孩子这个人本身而已,但你的心却能够慢慢靠近孩子的心,往往这样的做法就是当下最好的安排!
你可以认真品味一下我上面这段文字,不要总是当我真实反映你所说的问题真相后,你又习惯性地、无意识地质疑我:“教练,你的意思是,我现在不用管孩子?你这种先照顾好自己,暂时不用管教孩子的方法有成功案例吗?”
当然,我知道让你转变旧念头难度有点大,因为你头脑中的评判标准,早已经把衡量自己对孩子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往往会看作对孩子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或爱的程度有多深。
当你对孩子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很负责的父母,你越负责时,你就越爱孩子;反之,你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
这是真相吗?其实这是一个错误!
你的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都是恐惧的替代物,它们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
很多跟着我学习的家长,刚开始都是如此有质疑、有侥幸、有不屑一顾,但是孩子叛逆厌学的问题却一天天地严重,最后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开始回思教练一开始就讲过的方法,当他真正的简单信任、听话照做,慢慢地自己真正改变了,孩子自己就重回健康发展轨道上来了!
当然人性本来就是避苦趋乐的,此时的你仍然还会忍不住询问『怎么办』,那是因为孩子的一举一动不符合你头脑中的固有评判标准与期待啊,所以你还是会找教练不停的问『怎么办』,因为你总是会忘记暂时停顿下来,让目光聚集在『什么』上面反省,例如聚焦在以下的自我问心上:
通过孩子的叛逆厌学行为,我发现了自己身上未曾觉察的什么;通过与孩子的平等沟通,我发现了孩子内心过往经历过些什么事件冲击;
为了能够让孩子能够自己负责任,此刻我知道该改变自己的什么才能让自己活得真实。
当然作为线上的一对一教练指导互动,很多成年人还是不会轻易地去相信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哪怕他是专业的、资深的、真心实意想帮助你的!
所以我也能理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你仍然会固执地坚守自己的信念、道理、说法、做法!你也许仅仅需要的是一个这方面专业人士或已经取得成果的家长一点点参考意见而已。
如果你不愿意时常聚焦在『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方面,一意孤行每天都在思考『怎么办』,想快速拿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只能是:直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还不如我安静地看着你的反复犹豫、半信半疑,心平气和地与你反映真相、区分杂念、理清目标,看着你在痛苦中慢慢煎熬,因为唯有你经历过痛不欲生后,你内心中的真实才能破茧而出!
对于你一直内心其实在嫌弃、厌恶着的,那个恨铁不成钢的叛逆孩子,我反而从不担忧,因为我始终相信:
孩子天生就有向上走的欲望,没有人愿意永远呆在一个黑暗污浊被人遗弃的角落!
家长往往心存恐惧,在对待叛逆期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他们在无意识中不可避免地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我安全感的“人质”,所以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他们口中的“怎么管教”这样的言语。
这样家长之所以有如此坚定的认知标准应该来自于他内心这两方面的期待:
孩子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的,否则我就不安全;孩子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
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是次要的,自我教育才是真的。
当你把自己成长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亲子沟通资深教练,两个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后父亲。专注叛逆期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方法、案例,1对1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走出厌学、脾气暴躁、早恋、玩手机等困境。
网址:叛逆期的孩子厌学后:父母无须思考怎么办,而要聚焦在什么 http://c.mxgxt.com/news/view/942125
相关内容
【文字稿&录音】马晓捷:孩子“叛逆”怎么破?《圆桌派》李玫瑾教授:孩子青春期叛逆?与父母有很大关系
孩子叛逆期追星怎么开导
青春期女孩和爸爸关系不好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太叛逆?李玫瑾:这2种沟通方式,90%父母还不会用
“妈妈,期末我考不好怎么办?”父母的回答至关重要!关系健康
家长发现孩子早恋怎么办?叛逆期孩子早恋的处理方式,值得一看
孩子为什么不服管、顶嘴、叛逆?真相令人心疼
冯小刚说我的女儿叛逆怎么办?刘震云说,教育女儿要顺杆儿爬才行
低欲望的孩子,背后都有高要求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