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冲突时,家长最该做的事
几何原理:求同存异免冲突,过后协商有原则
几何原理:
男人和女人是具有个性和不同认知的两个主体,而家庭习惯与沟通方式决定家庭幸福。参看下图,我们用正方形代表男人,三角形代表女人。
当把这两个图形放在一起时,在某些问题上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客观地分析问题,彼此宽容地对待,而不是针锋相对,强迫对方按自己的主张办事。
把重叠的部分保留,各自凸出的部分删除,就形成了一个梯形。这个梯形代表男人和女人,也可以看作家长和孩子彼此理解,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融合后达成的完美模型。这便是相处的秘诀——几何原理。
在冲突中,家长赢了孩子,也是输
常常听到父母抱怨为孩子操碎了心,可孩子并不买账,甚至因此酿成恶果。出力不讨好的问题出在哪儿呢?长期研究发现,这个问题主要出在家长平时没能跟孩子处理好关系。
大多数家庭在平时积累了大量的“怨气”,一旦遇到事情,孩子就会爆发出来,与家长发生冲突。一旦爆发冲突,家长的权威和平时的付出立刻化为乌有,孩子变得非常冲动,家长感到非常受伤,亲子关系向更加糟糕的境地发展。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平时和孩子相处,几何原理是家长必须遵守的根本原理之一。要处理好亲子关系,就要按照几何原理跟孩子互动,将矛盾在第一时间化解。若我们一直跟孩子保持好关系,遇到问题自然也就好解决。我们用正方形代表家长,三角形代表孩子。当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时,家长有家长的习惯,孩子有孩子的认知,在同一件事情上每一个人肯定都有各自的意见,但是家长就此事如何与孩子相处非常关键。如果家长与孩子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初次可能会产生情绪矛盾,但长期如此,将会出现冲突对抗的局面。
如果家长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宽容地对待孩子、包容孩子,不强迫孩子做事,将会出现图中最下方的几何状态。这个几何图形代表家长和孩子彼此理解,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融合后达成的完美状态。
只有家长拥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包容孩子,针对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并在双方共同认可的基础上去沟通,不强制性地将自己的意见加给孩子,才能达到几何原理的和谐合作状态,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
亲子冲突的根源在于“认为”不同
当您送去了过多或不当的“关照”时,家人不但不接受,还有可能感到这种“关照”是“负担”,甚至可能造成“战争”,让您的生活增加了许多“烦恼”。
我用一幅图做过一个思维测试:在图中有一头大象,大象的腿部通过线条进行勾勒,让不同的人去判断:这头大象有几条腿?我进行过现场测试统计,有人认为这头大象有四条腿,有人认为有五 条腿,也有人认为有六条腿、七条腿,还有人认为有八条腿。通过这个思维测试可以说明,眼睛看到的东西和思维认可的东西不一定客观正确地反映事实。
人与人之间思维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两个世界——家长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之间的对话。从军事学角度分析,如果测试的所有人组成一个加强连,去消灭一个班的敌人,假如把大象腿看作高地的代号,会出现四号、五号、六号、七号、八号高地,全连一出发,大家就会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就会分散火力,导致不战而败。
怎么做才能力量最大化呢?力量越集中就越大。不过通过“大象腿”测试可知,人的“认知”是不可靠的。因此您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认知”。
我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个社区做讲座时,一位母亲焦急地对说:“我们家孩子和他爸爸已经水火不容了。只要两个人一说话,就会发生矛盾。轻则动气斗嘴争吵几句,重则动拳动脚大打出手。我总是在中 间调和,但有时调和也解决不了问题,一家人都感觉很累。眼看孩子越来越大,我担心将来我们家会出大乱子……”
这位妈妈是家庭主妇,孩子已经上初三,孩子的爸爸在一个市场的固定摊位上做生意。一家人本该和和气气、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但父子俩都脾气不好,只要在一起就闹别扭:“前几天孩子从学校回来,想让我给他买身 800 多元的运动服。我想了想,就带孩子去附近的商场买了一套。
可晚上他爸爸看到这套衣服就冲孩子发脾气。他爸爸认为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不应该穿这么贵的衣服,100 多元的衣服就完全可以了,现在应把重点放在学习上。
“可孩子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学校里的同学都穿这个品牌的衣服,自己不穿,就会被同学看不起,自己也应该有一件像样的衣服……”
这对父子各自都有自己的“认为”,孩子父亲的说法不无道理,但在亲子关系不和的情况下,要让孩子认可这个说法,让孩子心服口服,的确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且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平时亲子关系没处理好,这件小事导致他们矛盾加大。这对父子关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的积怨存在于双方的认为中。如果父亲不让孩子买这套衣服,孩子会认为父亲平时也是这样,一直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而父亲认为,孩子平时不听话,一点不考虑家里的情况,将来会更加任性和不好管理。双方的误会会进一步加深。
当矛盾上升到这种情况时,要完全处理好这件事并非易事。就当下这件事,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遵循几何原理: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爸爸保持宽容,暂时搁置意见,满足孩子的这次要求。这便是几何原理的真实运用。
但此事不能就此结束。父亲应该以此为契机,寻求与孩子和平相处的机会。同时创造和寻找最恰当的机会,跟孩子说清楚自己的意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更加体谅父母。
客观地讲,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指责和批评非常敏感,如果这位父亲用缓和的办法来跟孩子相处,还是能够达到顺畅沟通的目的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得和谐、融洽。只要少发生正面冲突,采用更加智慧的办法,少发脾气,多跟孩子沟通,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其实,不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所有冲突的根源都在于认为的不同。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你坚持你的想法,我坚持我的想法,这样双方很容易起冲突。亲子关系尤为如此。虽然我们天天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我们掌握的信息与孩子理解的程度不匹配,彼此各有各的想法,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仅当下要多用几何原理,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提前用好这个原理。在平时的交往中就应该多用这个原理,让亲子关系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至于不同的认为,慢慢地再找机会来沟通。每天只要用好几何原理,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那就有机会再来沟通不同的意见,寻求相同的利益点。
用好几何原理的四大原则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这个说法用在亲子关系上可以理解为,我们对待孩子首先应该保持和谐和包容的心态,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不同意见和不同风格。绝对不能表面上看上去是一家人,实际上一家人却不团结、不和气,甚至彼此结仇。
几何原理的本质就是求同存异。大家都是一家人,追求团结与和谐,不妨奔着求同存异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有了不同的意见,对未成年人来说,应该理解家长。但对家长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包容孩子,客观地分析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来服从。在保持亲子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再用别的办法来说服孩子,而不是硬碰硬地强制孩子来服从自己的威严。在运用几何 原理时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四大原则:
第一,差异性原则。针对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利益需求应使用不同的对待方法。这一原则是很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多数家长与孩子相处,常说: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能自己做……”
“你爷爷就是这样教育我的!”
“别人家孩子能拿第一,你为什么就做不到?”
“我花钱养活你,你就得听我的!”
我们成人不成熟,天天用自己想当然的办法教育孩子,就会出现“孩子不好做,家长不好当”的局面。这些家长只顾教育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小时候与现在的孩子在时代、环境、区域、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区别等,违背了差异性原则,就可能导致利益满足中“牛头不对马嘴”,虽然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孩子却并不领情。
第二,适度化原则。孩子的想法、需求的满足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所以,在运用几何原理时应该注意“度”的把握。
有些家长听了我的课后,自认为掌握了几何原理,回家后事事都使用。对孩子提出的想法、需求,自己能满足的都尽力满足。然而当有一天,孩子再有新的要求,而家长无法满足时,孩子就会与家长再次出现矛盾。这样的家长根本没有了解几何原理的精髓,应用效果当然可想而知。比如,有些孩子对家长说“我想去公园玩滑梯”,等家长带他去了之后,没玩一会儿,他又说“我想去超市”;等家长带着他去超市了,他又说“我想去河边”……
当孩子的一种想法或需求满足过快,而我们家长又没有做好满足孩子更高要求的准备时,这种过快的满足往往容易制造出新的差异矛盾。
第三,公平性原则。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应该坚持统一、公平的满足标准。
我们每位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安全,天天强调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然后当自己与孩子同时过马路时,虽然是红灯,可是见路上左右都没有车,拉着孩子就向前跑。孩子努力强调是红灯,可是家长坚持过马路,不但不向孩子承认错误,还为自己狡辩:“我是大人,分辨能力强,这样的情况,我认为能过,但是只有你自己的时候,一定不能过……”
很多人对这种小事满不在乎,感觉没什么。但反过来我们想一想,如果您的上司给员工定的规矩,他不遵守,还带头违反,违反后还要求:“你们不能学我,你们还要遵守规矩……”您会是何种感想?
在同一件事情上,家长与孩子的标准不同,或家长对自己和孩子设定不同标准,会导致同一需求层次的波动,以至于在同一需求层次上孩子的需求出现数量或质量的差异。此时,新的矛盾就又会产生。
第四,契约性原则。与孩子和谐相处,就要研究孩子的想法、需求、利益等。然而孩子的想法、需求、利益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他的成长经验而产生新的变化。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客观规律,不断改进自己的习惯、态度、方法,不断调和与孩子的关系。但不可无原则和无底线。此时,需要我们坚持契约性原则,通过契约规范孩子需求的扩张性与无限性。
当然,几何原理中,要求孩子也要求同存异。这就要求家长要教会孩子用几何原理来对待不同意见。双方都有不同意见,但都愿意保留不同意见来追求统一认识,那么也就不会发生亲子冲突了。如果我们能真正用好几何原理,相信亲子关系就不会发生冲突。平时用好几何原理,亲子之间就会风平浪静,和谐相处。遇到问题时,因为有之前的默契,孩子也会顾及家长的意见而有所收敛。
网址:教育有冲突时,家长最该做的事 http://c.mxgxt.com/news/view/943534
相关内容
【家园】化解家园冲突的几点做法《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教案)小学生家长会通用版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平衡工作家庭冲突
幼儿园是如何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您了解吗?
如何有效化解亲子冲突
郑渊洁谈家庭教育:如果有家长想毁掉自己的孩子,怎么做最见效?
有关家长教育的名人名言
袁咏仪和张智霖的“唯一矛盾”:教育方式冲突怎样影响婚姻?
气到想吵架时,该如何化解冲突?心理学教你三招!
家长必学: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