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发起外卖奇袭,提前4天放全量背后的“潜力与野心”

发布时间:2025-05-03 21:03

文丨600

时隔10年,2.0版外卖大战开启。

一边,美团和京东打得如火如荼,另一边,行业和消费者都在对饿了么千呼万唤,看饿了么会如何出招,却没想到,五一前夕,等来的不仅仅是饿了么出手即“超百亿补贴”的大动作,更是淘宝+饿了么联合推出的“淘宝闪购”。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说4月30日,“淘宝闪购首日上线50个城市,后续5月6日推广至全国”的消息,引发的还是淘宝或饿了么宣布加入外卖大战的电令。

那么5月2日早,仅在官宣“淘宝闪购”上线后的2天,原定的业务节奏突然按下了加速键。淘宝官方微博宣布:“淘宝闪购提前全量上线。全国用户今日起可通过淘宝闪购入口领取大额红包购买外卖。”

这一信息,开始让外卖战火,透露出不一样的味道。“万能的淘宝+放心点、准时达的饿了么”的“王炸组合”,开始透露出不一样的野心和市场潜力。

如今回看这场大战的起点,饿了么为何过了这么久才下场?与淘宝的联手又意味着什么?

一切,似乎已经不仅仅是“谁去送这单外卖”那么简单了。

【战火来自电商底层逻辑】

随着“淘宝闪购”出世,饿了么与淘宝联合入场,这场混战的商业底层逻辑似乎越来越清晰了。

明面上,是几乎便宜到地板价的外卖补贴,但被消费者忽视的“饿了么供给面向淘宝闪购全部开放”,才是更大的布局。

所谓淘宝闪购,就是让消费者在购物时,既能享受到淘宝的价格和丰富的产品品类,又能享受到饿了么的送达效率。

显然,淘宝和饿了么要做的,早已不是传统的餐饮外卖,而是要实现从酒水、超市商品、礼品鲜花乃至如今淘宝闪购中的服饰、3C数码等多方面的即时配送服务。

这种“万物皆可外卖”思维的即时零售,正是如今引发外卖大战的根本原因。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即时配送行业市场规模约3410亿元,预计到2028这一数字将超过8100亿元,是当下少有的能够持续年均两位数增长的亮点赛道。

以往,远场电商和近场电商之间相对独立,但随着即时零售成为未来,双方之间核心利益不可避免的产生摩擦,混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除了淘宝和饿了么联手外,美团、京东也各有布局。

前者近年来不断向多元化品类扩张,还在今年推出了“美团闪购”。而后者则在逐步向线下商超、达达等领域布局,今年更是直接进军外卖业务。

但淘宝与饿了么却不用像美团、京东一样“费心费力”。

对于饿了么,可以自然承接淘宝侧的品牌电商商家优势以及全新流量;而淘宝,也能获得饿了么成熟的外卖生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内耗和互博带来的损失。

早在去年7月,饿了么就已经开始了与淘宝闪购的前身“小时达”的深度合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淘宝小时达侧已为饿了么提供了数百万量级的新消费者。

在这样的体系中,这对阿里兄弟自然能够保持定力。

【定力来源于商业基础】

理解了这场大战的底层逻辑,也就理解了淘宝和饿了么为什么能够在“口水仗”中定力十足。

为什么要打“口水仗”?

道理很简单,新玩家需要声量,需要借此带来一定规模的新增客群。

然而如今的电商行业,早已相对成熟,几乎已经不存在可以触达的新用户,而老用户们又早已有了相对稳定的消费习惯。

对于携手淘宝与饿了么来讲,不论是远场还是近场,都已经拥有足够的老用户,“口水仗”实际上已经很难影响到这些群体。

更何况,即便“口水仗”能影响一时,可外卖行业的长期竞争,核心仍要回归企业真正的根基——更优质的服务以及商家、用户、骑手间互利共赢的稳定关系。

因此,别看这两家明面上安安静静,但其实这几个月一直在低调地修炼内功,打好商业基础。

在用户侧,饿了么分别上线了长三角本地生活低空配送生活服务项目和“全息盾”系统。

前者突破了过去外卖骑手配送区域的交通瓶颈,能够为用户侧带来更快更好的物流新体验。

后者能够运用AI技术更高效地识别品牌侵权、违规商品、虚假门店的风险点,达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的整治目标,也让用户能够在消费时更加安心。

在商家侧,饿了么面向新商家发布“AI入驻智能经理”,这款基于AI开发的智能助手,不但可以支持自然语言对话式服务,还可以一站式引导商家完成入驻流程,让商家最快在5分钟内就能完成资料提交及预审等流程。

在骑手侧,饿了么推出了骑手AI助手“小饿”,通过大模型技术,能够全面覆盖骑手的配送场景,提升骑手的效率和体验,让骑手跑单更省心、更安全。

尤其在“口水仗”风口的“骑手保障”问题,饿了么更是下了一番苦功。

至此,从用户到商家再到骑手,饿了么在Ai技术应用上短短几个月间的表现极其迅猛,已经做好合纵连横充分准备,只待一个良机。

【坚定战略布局才能发现战机】

“打架还得讲究巧劲儿,淘宝与饿了么之所以不在两家打得猛时冲上去,是不想把自己拖进去。”

早已经历过一次外卖大战的饿了么显然对新一轮大战有更深的理解。

毕竟,“口水仗”没有赢家,声量和流量固然美好,但毕竟还是会带来“二选一”游戏和“配送延误问题”这样的风波。

如今“口水仗”已经逐渐平静,消费者也逐渐回归到最终的消费体验中。

恐怕在正式下场前,饿了么就已经开始对消费者进行初步试探。

就在“饿补超百亿”前3天,“饿了么用完券后便宜到不敢点”先一步冲上热搜,显然从数据中看到了入场的正式时机。

一方面,两家平台已经打好商业基础,正是借势的最佳时期。

另一方面,夏季正是外卖行业的高峰季节,因此在6月份开启夏季战已经成为饿了么的常态,完全可以搭上外卖大战的流量,顺势提前一些。

如今回头来看,淘宝闪购的横空出世定于4月30日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毕竟,即便阿里的资金再多,也要用在刀刃上才能打出最好的效果,而且还能保证不同平台长期战略布局的稳定,不会因为突然的混战而自乱阵脚。

其实,这种“既要又要”的风格,在往年财报中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2022财年时,本地生活亏损(经调整EBITA)还高达220亿,到了2023财年时,亏损就缩窄到了131亿,2024财年更是进一步收窄到了98亿,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式下降。

既没有一味因注重减亏影响增长和市场份额,也没有因追增长而扩大亏损。

而在2月20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10.1-12.31)中,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同比收入增长12%,亏损经调整EBITA后,从去年同期的20.68亿元大幅收窄至5.96亿元。

很显然,阿里的本地生活在稳健的经营节奏和清晰的战略方向坚持下,业务周期已经迎来扭亏为盈的拐点。

此时撞上时隔十年的外卖大战,对饿了么来说,反而是一种机遇。

看来,在远场+近场这一外卖新格局即将到来的变革中,淘宝和饿了么早已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网址:“淘宝闪购”发起外卖奇袭,提前4天放全量背后的“潜力与野心” http://c.mxgxt.com/news/view/960376

相关内容

明星淘宝店主矢野浩二讲述开店心路历程
淘宝直播的心态变了 “与主播连接相处模式背后,淘宝面对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在电商生态处理内容与货架的关系。”撰文|李欢编辑|翟文婷从极力追捧到...
全民带货?小红书外链淘宝权限将大范围开放|麋鹿先生Sky
1234淘宝排行榜女装(网购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明星和企业家扎堆入淘,天猫618淘宝直播全托管大爆发
抖音正式开放购物车功能申请,助力流量高效转化
《狂飙》同款卖爆,淘宝赢麻了
从流量到事业,她们在淘宝直播悄然崛起
罗永浩淘宝直播首秀卖货2个亿,交个朋友为什么要跨平台发力?
抖音断外链,淘宝为中小主播“开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