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712篇原创文章
作者/他不是德罗赞排版/李昕 责编/左菲儿
眼看2023年只剩一个月了,职场圈突然热闹起来,格力“职场宫廷大戏”又上热搜了。和老板董明珠一起刷屏,并刷新网友“三观”的是格力新晋网红王自如。
时隔两年多没露面的王自如与董明珠参与了某卫视的一档节目,当年的“测评一哥”摇身变成“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凭借一连串“职场高情商发言”,成功引火上身,被网友嘲讽为:2023职场彩虹屁之天花板;职场情商界的“人中翘楚”。
01
一位打工人的“觉悟”
很多年轻朋友会问:王自如是谁?
简单介绍下,王自如是互联网最早一批头部科技博主,在当年的知名度类似今天的何同学、稚晖君。
不过多年不露面,镜头前35岁的王自如发福了不少,比脸更圆润的是他滴水不漏的话术,诠释了“拍马屁”的艺术造诣。以下是他在节目里最出圈的的一段发言:
展开剩余 89 %
不仅给足了老板情绪价值,他还自己给自己画饼——面对主持人关于他在格力薪资的发问,他表示不在乎眼前利益:
工资不重要,什么重要?给老板“随时汇报”重要!他在入职时主动要了一间离老板物理距离最近的办公室:
为了报答董老板的知遇之恩,王自如还亮出了一张30年卖身契,只为给公司“多做贡献”。这篇临场发挥的“凡事从公司需求出发”的小作文我给满分。
听到这,坐在一旁的董老板托着下巴满意地笑开了花。
最让网友不爽的是,同样是打工人的王自如,还居高临下PUA了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你是一张白纸,其实你什么都不会,你做事的时候一定会犯错,然后你的公司一定要为你犯的错买单,然后还有人教你怎么做事,这还不算完,还有人给你发钱,哪有这么好的事。”
最后他还不忘总结出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词:心态归零。
网友@雾霾蓝:就凭这两句话,可以看出王自如是厚黑学的集大成者。前面拍董小姐马屁,为脸厚;后面PUA职场新人,为心黑。
网友@菠萝妞:脸皮变厚终不悔,为钱消得人油腻。
更多网友则拿出9年前罗永浩与王自如辩论时的图片指出:还得是罗永浩,眼光说话都是一针见血。
02
与罗永浩的一战成名
2009年,王自如在香港读研,他利用能更早拿到最新数码产品的优势,开始搞评测视频。2012年他创办了科技视频平台ZEALER,很快就获得了雷军的天使轮投资,以及腾讯、OPPO、vivo、金立等大厂的跟投,一夜成为数码圈红人。
王自如和罗永浩的梁子是在2014年结下的。那一年,罗永浩的锤子科技发布了首款硬件产品——T1,王自如也带领ZEALER成为手机评测界的顶流。
因为在评测中指出锤子T1产品设计存在缺陷,心高气傲的罗永浩在微博向王自如发出战书,邀其优酷直播上对质。被网友戏称为互联网史上“第一约架”。
当时,王自如是初出茅庐的数码评测博主和创业者,罗永浩则凭借出色的口才和影响力在互联万圈名声大噪。
辩论现场,罗永浩痛批王自如喊着“客观、独立、第三方”得口号,实则被手机厂商包养,抨击他缺少职业道德,收了锤子科技的钱,却还要公开贬低锤子科技……不论智商、反应、口才还是储备知识,王自如都一败涂地。
而罗永浩在对战现场飙出的金句被网友品鉴至今:“你要是被包养了,就不要谈独立人格。”
03
嘲讽王自如,理解王自如,成为王自如
当全网对王自如口诛笔伐,认为他被罗永浩一语中的,放弃了当年的创业梦想和骨气时,一群35+的职场老鸟带着吃瓜的心情打开了这个视频,又五味杂陈地默默关上…
曾几何时,他们也如年轻时的王自如一样,怀揣远大的梦想踏入社会,却屡屡碰壁、陷入自我怀疑。
当“爱拼才会赢”的追求被现实狠狠碾压后,90%的人回头看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不得不放下理想主义的身段,为生存与发展问题低头折腰,过上了半推半就的人生。
在职场中见风使舵、阿谀奉承,重复着毫无价值的工作,他们终于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这群资深职场人,看到镜头前以老姿态大谈“职场生存哲学”的王自如,仿佛是看到了如今的自己,幻灭感袭上心头。
殊不知王自如也曾有过一段桀骜不驯、逐梦不屈的奋斗岁月——那是在香港出租屋里拆开人生第一台Mac,突发创业灵感的大男孩;是和一群伙伴在深圳平房里孵化ZEALER的先驱者;是绞尽脑汁要与彭林、那岩争夺手机评测头把交椅的测评人;是孜孜不倦搞评测工具创新、内容改革,给企业找活路的创业者。
谁的20岁不是满腔热血、仗剑走天涯呢?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面对经济下滑、大厂裁员、集体降薪等现实压力,职场人只能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做一个妥协和平衡。“活着”成为了更重要的准则。
很多95后、00后对于王自如展现出的一套人情世故、揣摩人心的职场陋习嗤之以鼻。职场不应该是通过个人的业绩积累,走上升职加薪的巅峰吗?
然而,普通人孟羽童企图通过努力成为董明珠接班人的爽文,也最终以离开格力化为乌有。
董明珠还在节目中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不要拿王自如跟以前的网红员工比,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些年,他对人生的认知是不在一个层面的。” 弦外之音,差的不止是人生认知,可能还有人情世故吧……
作为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年人,也曾吃够了职场关系的苦。但我仍旧不信职场厚黑学的制胜法则,并持续和“这种文化氛围”殊死对抗着。
我相信在大环境的波动下,依然可以通过个人突破找寻出路,并乐于为陷入泥潭的打工人分享一些小建议。
比如:在恶劣的职场现状中先停下来,打断恶性循环的链条;找寻工作中的新鲜感,学习新技能,为自己增加筹码,重新掌握主动权;优化工作方法,学会求助;一个行业不行了,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苟着,敢于选择和离开……相信每一点小的改变,都能在绝境中为你打开一扇门,而这些是职场厚黑不能帮到你的。
那么如何通过工作提升自己的心志,磨练自己的意志?如何享受工作的快乐,获得事业的成功,人格的精进,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呢?我想分享稻盛和夫《六项精进》里的黄金法则,这里有他在职场打拼多年沉淀的智慧、方法和境界,它曾帮助过我,也希望能渡劫你: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潮水的方向从来不在职场人自己手中,至于王自如的“职场生存哲学”是陋习还是保命法则,仁者见仁。而你我心中都有答案。
近期活动:
无论你想创造自己作品,还是准备做副业、自媒体、斜杠。读写都是最基础的底层能力。
这是我阅读写作将近20年,总结出来的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可以扫下方海报二维码,参加我发起的【阅读写作3天训练营】,已经到94期了。
在里边我会分享,我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所有底层读写心法,一站式打通从读到写的全过程,帮你不断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只需0.99元,11月20日开营。
扫码报名学习
1.《古典年度大课:人生如旷野,万事皆有解(演讲全文)》
2.《2023牢记:非必要不消费,非必要不辞职,非必要不负债》
3.《人生规划必读书单:我从5000本书里,挑了12本》
4.《6大副业天坑,一定要避开》
5.《失业率超20%:宁愿不工作,也不愿再做「狗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