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引领比亚迪崛起的密码
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入股比亚迪,投资总额约18亿港元,占其配售后10%的股份比例,这是巴菲特首次对中国民营企业进行长期战略投资,他也成为比亚迪最大的海外股东。
而巴菲特一开始是想投入5亿美元,但王传福认为这笔投资金额所占的股权比重过大,与公司自身的投资发展计划不相符,便拒绝了他。在经过与王传福的进一步协商后,巴菲特同意把投资金额降到2.3亿美元,双方最终达成了投资及股权认购协议。
能让“股神”巴菲特接受如此降幅的投资金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巴菲特对王传福的欣赏和信任:
巴菲特的挚友芒格,曾对《财富》杂志记者这样描述王传福:“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而巴菲特本人也曾表示,王传福是他最欣赏的4位CEO之一。
在芒格的极力推介下,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总裁索科尔,前往比亚迪深圳总部参观考察。王传福带着索科尔参观了比亚迪工厂,当介绍到该厂的蓄电池采用的是可循环材料时,王传福当即倒了一杯电解液,当着索科尔的面一饮而尽,证明蓄电池的电解液的无毒和可循环使用。
2.比亚迪的发展潜力:
2009年的比亚迪和2018年的比亚迪,业务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三线品牌的燃油汽车制造和手机组装为主的公司,到电动车和电池收入占比接近50%的新能源巨头,比亚迪在重资产新能源车的道路上一路狂奔。2009年,比亚迪就已经具备了一些突出的竞争优势,让巴菲特发现了比亚迪的竞争优势,比如说效率与成本优势(电池技术与成本等),良好的管理模式,正直诚信的CEO,巨大的市场前景等等。
3.投资额度的差异反映了投资定位的不同:
对比亚迪的投资额只有2.5亿美元左右,而对伯林顿铁路和IBM的投资额则高达260亿(首次之后又增持过)和107亿美元,显然对它们在投资中的定位是截然不同的——比亚迪是高不确定性又高弹性的突击队员,IBM和伯林顿铁路则是相当合算和高确定性的主力部队。
王传福说:"我们中国人不笨,也不懒,我们的产业不比外国差,甚至更好。"用扎实的品质,传承真正的中国制造精神,匠心打造产品,他坚信这可以赢得未来。
比亚迪的崛起与王传福的领导风格密不可分,以下是两者之间的关系:
1.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王传福在比亚迪成立之初,就看准了电池行业的发展潜力,毅然投身其中。他不仅带领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使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这种战略眼光使得比亚迪始终能够把握市场趋势,引领行业发展。
2.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
王传福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他带领比亚迪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从刀片电池到DM-i超级混动技术,比亚迪的技术创新为其产品赢得了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王传福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使得比亚迪在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务实的企业文化:王传福倡导务实的企业文化,注重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他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这种务实的作风使得比亚迪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3.强大的执行力。
王传福是一位极具执行力的领导者,他能够将战略规划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比亚迪的发展过程中,王传福带领团队克服了诸多困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他的强大执行力使得比亚迪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
4.勇于担当的精神
王传福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始终勇于担当,带领比亚迪迎难而上。例如,在2019年比亚迪面临“至暗时刻”时,王传福坚定地表示要继续走插混路线,即使走错了也认了。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使得比亚迪能够在困境中坚定信心,实现逆袭。
总之,王传福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独到的战略眼光、坚定的创新精神和无畏的担当勇气,带领比亚迪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长为行业巨头。他的成功经验不仅为比亚迪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树立了典范。相信在王传福的引领下,比亚迪未来将继续书写辉煌,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进步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网址:王传福:引领比亚迪崛起的密码 http://c.mxgxt.com/news/view/977512
相关内容
解码王传福 比亚迪算术:机器+人=机器人?王传福与他的比亚迪
揭秘比亚迪智能化,王传福前瞻布局引领行业新风向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中国首富王传福简
王传福如何推动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郭台铭瞧不上比亚迪?看郭台铭与王传福的恩怨情仇
比亚迪股东大会:王传福再谈技术为王
比亚迪总裁是谁,王传福是怎么一步一个脚印创办的比亚迪?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的8...
王传福:比亚迪经验对中国制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