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从教科书消失的英雄,他的故事为何不再被宣传?
赖宁的精神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历史符号。1988年,在一次火灾中,赖宁年仅15岁就以英雄的姿态牺牲了。此后,他被连续表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小主席”、“英雄少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等荣誉,并被誉为“感动中国人物”和“最美奋斗者”。他的事迹被写进教科书,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激励着无数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赖宁的形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他的事迹不再被提及,照片也从校园墙上消失。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赖宁的母亲始终不在意社会对儿子的态度,她心中的赖宁永远是个好孩子,而赖宁的父亲则在不断地调动工作岗位,唯一让他沾光的事情就是为了女儿转学时的一次特殊安排。这些反常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一个年轻人的壮举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就是赖宁。赖宁的父母如今也已步入老年,尽管有了一个女儿,但他们却要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悲痛。赖彬已经成家立业,2009年,他迎来了一个女儿,全家如今很少回到石棉,那个让人伤心的地方。赖宁从小展现出非凡的优秀品质,学业出色,怀着崇高的志向。他的理想是成为像李四光那样对国家有用的科学家。
立下志向后,赖宁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年年获得“三好学生”荣誉,在阅读、书法、绘画等领域屡获比赛奖项。此外,赖宁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深受师生喜爱。后来,他自愿放弃保送,凭借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中学石棉中学。虽然年纪尚幼,却忧国忧民,关心社会。
10岁时,他就给当地相关部门写信,呼吁严厉打击大渡河严重的非法捕捞行为,涉及生态等问题。在上小学的时候,赖宁曾主动参与山区灭火工作达3次。他所做的好事不留名,低调行事,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直到林业部门给学校写信表扬,大家才得知。1988年3月13日下午,石棉县海子山发生了严重的火灾。风助长了火势,火海瞬间吞噬了海子山,情况十分危急。
赖宁写完作业后到楼下玩耍,看到巨大的火势后,便迅速冲向火灾现场。面对高达二三十米的火焰,赖宁毫不畏惧,冲入火海进行灭火。傍晚时分,救火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现场指挥的领导命令人们将赖宁等孩子强行用汽车送下山。火势却越来越猛,火灾情况更加危急。赖宁虽被多次送走,却每次都返回火场。
最终,山火被成功扑灭,森林、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以保住,而赖宁却牺牲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依然保持着奋力扑火的姿势。他的右臂紧紧搂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爬的姿势。对于这一事件,各方都有不同的看法,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赖宁的英勇牺牲曾经被青少年所敬仰,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典范。
然而,随着《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实施,一些专家开始就“赖宁精神”是否适时展开讨论,引发了社会的热议。根据该条例规定,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活动,同时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改为“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专家们解释称,这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视,摒弃了过去不切实际的“见义勇为”道德观念,恢复了青少年教育中的理性和务实精神。有专家认为,不应该让青少年学习赖宁那种“为了见义勇为而牺牲生命”的行为。因此,赖宁的事迹从教科书中被移除,校园中的照片也纷纷撤下。
然而也有人认为,尽管淡化了赖宁的形象,但培养孩子们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仍然应该受到重视,因为这是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赖宁精神中的利他核心永不过时。对于质疑,一些专家回应称,淡化赖宁并不是否定他的精神,而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不让他们模仿“以生命为代价的见义勇为”。总之,赖宁这位少年英雄永远是我们学习的表率。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小英雄,他们都是在险恶环境中历练成长的。时代需要英雄的出现,国家才能强大有希望。
网址:赖宁:从教科书消失的英雄,他的故事为何不再被宣传? http://c.mxgxt.com/news/view/993134
相关内容
小英雄赖宁为何被教材移除,照片也被摘下?专家:对学生影响太大为何要将霍去病从历史教科书中删除?专家:他称不上是民族英雄
卫青、霍去病,从历史教科书里消失了
再现历史英雄的传奇故事
明星进教材不能以讹传讹 辅助读物不是教科书
讲不出再见!传奇巨星,悄然落幕!盘点他与科比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中国机长”刘传健:34分钟的英雄壮举后,为何半年未再翱翔蓝天
小宇的传奇故事从英雄到无情无义,再到深情厚意
英雄联盟英雄前世今生大盘点 从乌迪尔到瑞兹 他们的传奇人生
赖益烨:从超级草根到篮球绝杀英雄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