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5个危机

发布时间:2025-05-07 06:12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对应的需要,也有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危机。

如果解决好了这个危机,孩子可以很好地进入下一阶段,如果解决不好,则会对未来有很大影响。

今天要讲的这些危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来自于他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就来解读一下每个孩子在婴儿期、学步期、学前期、儿童期和青少年这早期5个阶段,都会遇到的5个危机:

第一个危机是: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

出现在婴儿期,也就是1岁半之前。


“信任”是指孩子和养育孩子的人之间,形成的安全依恋关系。孩子信任大人,把大人当成一个“安全基地”,有了这个基底,他可以勇敢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而一旦没有形成安全依恋,就会产生“不信任”的危机,孩子的探索性就会大大地减弱。

提到安全依恋,不得不说一段历史。在上个世纪的美国,有一个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叫做华生,他出版了一本书,叫《婴儿与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但他的理论却一点都没有体现出关怀,他说:人完全受环境影响,可以不管孩子的精神需要而像机器一样训练孩子。

这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理论在当时的美国可是非常风靡,很多人按照华生的指导来养育孩子。比如,“哭声免疫法”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哭声免疫法”简单地来说,就是按“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条件反射的方法来训练孩子。

经过了整整一代人的实践,才发现,严格按着这种方法养育长大的孩子,很多都出现了问题,很多孩子到了成人期会有睡眠障碍,严重的还会精神分裂。

华生本人也是自己教育理论的受害者,经过他严格训练的儿子自杀,女儿多次自杀未遂。而且这种悲剧也延续到第三代,孙辈里也有很多人出了问题。

经过了这样的教训,这种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做法,才渐渐被更人性化的“亲密育儿”取代。华生也成为了美国人最讨厌的心理学家。

可是,可能是因为信息的滞后,现在很多国内的父母还在使用“哭声免疫法”。也有很多明星曾使用过这种方法,比如演《我的前半生》的马伊琍,就说过后悔曾用“哭声免疫法”训练小爱马,后来母亲的本能发现这种方法不可取,才及时停止了。

那么,怎么培养安全依恋呢?简单来说,在孩子1岁以前尽量固定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照顾,对孩子的需要要及时反馈,尽量无条件满足他的需要。放心,你是不会宠坏一个小婴儿的,你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好地方,让他的人生拥有一个美好的开端。1岁之后的孩子,才开始考虑慢慢立规矩,比如关于安全方面有危险的要坚定地说“不可以”。但仍然要对孩子感受和需求敏感,重视他们,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妈妈是值得信任的。

而且这个时期,是培养亲密关系的关键期,父母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因为错过了这个依恋期,就很难再培养亲密关系。

第二个危机是:自主性与羞怯、怀疑的冲突

出现在学步期,也就是1岁半到3岁间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说“不”!。第一个反抗期出现了,我们通常叫这个时期是terrible two “可怕的两岁”。

我的大女儿莎莎2岁多的时候,如果你帮她把衣服穿上了,不行,脱了自己重新穿;进电梯你按了楼层按键,不行,出去再进来自己重新按;你帮她打好了洗澡水,不行,倒了自己重新打。

其实这就是孩子“自主性”的体现。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很多事了。

可是有时候,孩子的能力跟不上理想,当孩子比如没有能完成一些比较难的运动,比如抓球、扔球,就会产生挫败感,对自己产生羞怯与怀疑。

作为父母,要怎样去帮助孩子化解这个时期的危机呢?

首先,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即使这样花更长的时间,但这样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比如,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穿衣服、吃饭、倒垃圾、收拾玩具。

第二,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去完成一些复杂动作,如果动作比较难,把它做分解,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骤,当孩子完成了之后,他的自主性能得到提高。比如扔球,先训练孩子的手部的力量,先能抓握球;然后,再叫孩子扔球,先不要求扔高,只要能扔出去就可以。最后,再慢慢增加难度。每一个步骤都单独花时间训练,结合起来,整体动作就能完成了。

还要提出一点,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都会开始进行大小便训练,但如果孩子还没有准备好,而父母又逼迫地太紧,容易让孩子产生内心的矛盾,严重了还会产生强迫症。所以,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孩子的节奏都不一样,不必和别的孩子做比较。

第三个危机叫是: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出现在学前期,也就是3-6岁


如果你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是不是发现他们特别喜欢问“为什么”,他们可能问天空是什么颜色的?长头发的目的是什么?婴儿是从哪来的?他们还会问我为什么不能和爸爸妈妈结婚?为什么女孩子不能站着小便?

他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但也是一个磨人又调皮的小家伙,总是有特别多的理由和要求,常常喜欢去挑战父母的底线。

其实孩子是在用自己手和脑袋,去寻找这个世界的的规律,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会形成自我概念,获得“认同感,”包括性别的认同和道德发展认同。他们会开始将父母及社会的标准和价值作为自己的标准和价值。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非常地重要,这个阶段的“主动性”发展得越好,孩子未来在社会中所取得成就越高。

怎样才能让孩子这个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能让主动性克服内疚感呢?

关键是让孩子获得自尊,因为自尊的孩子更能够勇敢而积极去探索这个世界,而不是因为内疚而退缩。

的三个来源:

1.被喜欢、支持、称赞。

2.特定的归属感和能力

3.自我与他人的比较以及理想自我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能足够地支持孩子,对孩子的想象力给予肯定;对孩子需要的东西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并且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孩子的自尊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发展。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如果出现了一些行为上的问题该怎样纠正呢?这个时期又叫做游戏期,游戏就是孩子的语言,孩子从中学习到很多。介绍一本书《游戏力》给大家,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博士写的,里面讲了很多非常实用的亲子游戏,孩子的很多烦恼、恐惧、坏习惯其实都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化解。以后有机会我可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本书。

第四个危机是: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出现在儿童时期,也就是6-12岁


网址: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5个危机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8445

相关内容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缓解与教师的紧张关系?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我的名字叫啊吨》:帮助孩子面对成长中的三个问题
四个秘诀,帮助家长和孩子有效沟通
黄杰教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艺人危机公关手段解析如何在危机中维护自己的形象
明星家庭危机如何处理?父母必看
2018长沙:如何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这5招帮您解决亲子烦恼
帮助明星摆脱公关危机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在课后服务中优化留守儿童的成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