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verse「剝削」粉絲+唱片公司的手段又升級了!12月1日起強制施行新會員收費制度
(封面圖源:HYBE、Weverse)
HYBE運營的全球粉絲平臺Weverse將於12月1日推出一項新的付費服務,因其對唱片公司和粉絲的剝削行為而受到批評。 據悉,為了推出這項新的「數位會員」服務,HYBE幾乎強制要求130多家唱片公司參與。
根據《韓國先驅報》10月7日從共同民主黨議員李政文辦公室獨家獲得的電子郵件顯示,Weverse於9月26日通知130家合作的廠牌公司,從12月1日起強制實施名為「數位會員」的訂閱服務。 該服務主要通過Weverse向粉絲提供獨家數碼內容福利,適用於所有藝人的社區,採用按月訂閱的方式。
此項服務與現有的付費會員服務並無明顯差別,卻追求對Weverse有利的收益分配,這令入駐Weverse的唱片公司感到壓力。 許多唱片公司認為現有的會員服務已經足夠。 (圖源:Weverse)
目前,Weverse通過每年3萬(韓幣,下同)的付費會員服務,向粉絲提供演出及活動門票優先購買資格、專屬藝人內容等福利。 此次新增的數位會員福利包括移除廣告影片、離線保存VOD、影片觀看附加功能(如聲音增強、AI畫質提升、色彩優化)以及數位會員專屬標識等功能。 新的訂閱服務分為月費2,700、3,900、5,400三種類型,訂閱者可根據費用享受不同的權益。
據匿名消息人士透露,數位會員的收益結構是根據訂閱者人數分配,入駐的唱片公司將獲得40%至70%的收益,這一模式適用於所有唱片公司和藝人。 部份唱片公司對此表示不滿,尤其是中小型唱片公司批評Weverse的高額傭金,認為其「商業化利用」了粉絲的忠誠。 (圖源:Weverse)
雖然大型唱片公司如YG娛樂和SM娛樂在此次收益分配中也適用相同的規則,但由於這些公司擁有龐大的粉絲基礎,即使提供相同的內容,也可以創造更多的收益。 相反,小型唱片公司則可能因為數位會員帶來的收益有限,面臨投入資源與獲得收益不成比例的困境。
截至6月,HYBE旗下的全球粉絲平臺Weverse擁有每月超過1000萬名活躍使用者。作為粉絲行銷和商務工作中的核心平臺,Weverse在粉絲經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與Weverse唯一的競爭對手SM娛樂旗下的Bubble相比,後者僅擁有約200萬付費使用者。 (圖源:Weverse)
韓國共同民主黨議員李政文指出:「HYBE的Weverse是一個無可替代的獨佔性平臺,負責藝人的直播內容播放、商品銷售和社群運營等。入駐Weverse的唱片公司在沒有Weverse的情況下,幾乎無法進行粉絲行銷。」他還強調,「HYBE和Weverse在K-pop在線商務和社區平台上確立了壟斷地位,公平貿易委員會應對此類新型壟斷行為進行徹底調查,並檢查是否存在對入駐公司不公平的行為。」
部份K-pop粉絲對新推出的付費會員服務也表達了不滿。一位25歲的粉絲朴某表示:「在使用Weverse的粉絲中,常常開玩笑說,花錢購買會員服務,最終唯一能用的福利就是演唱會預售。而如果演唱會不頻繁舉辦,這個福利根本用不上。」他質疑新會員福利能否給粉絲帶來實質性的價值。
Tracy@KSD / 非得本站書面同意 請勿抄襲、轉載、改寫或引述本站內容。如有違者,本站將予以追究
標籤 : HYBE相關新聞
閔熙珍事件一周年!NewJeans成「擋箭牌」獨自承受後果?閔熙珍失蹤引熱議 HYBE女團齊聚一堂,感動合照曝光!人氣女團LE SSERAFIM、ILLIT、KATSEYE同框啦~ NewJeans解約案今日開庭,堅持綁定閔熙珍、和解失敗!法官:「從未見過這種案例,容我思考」网址:Weverse「剝削」粉絲+唱片公司的手段又升級了!12月1日起強制施行新會員收費制度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8593
相关内容
粉絲、明星、經紀的權力之爭:正主非主 消費者也不是上帝粉絲文化的多維度審視
粉絲經濟潛力巨大 考驗明星言語品行
網絡自制綜藝節目開啟全民制作新模式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從人設到CP:青年文化新周期與明星制度的迭代
孫海洋兒子養父母被採取強制措施!應如何追責?算不算收養?法律專家們這樣説
網絡自制綜藝節目開啟全民制作新模式【2】
起底快手頭部網紅“二驢”:4800萬粉絲主播直播生涯走向終點
蘇大強表情包版權引爭議 明星表情包商用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