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观察:明星直播带货,销售?营销?还是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倪自放
近日,有商家爆料了明星直播带货数据造假的内幕,涉及小沈阳、叶一茜及财经作家吴晓波。
9日,有文章爆料称自己公司跟叶一茜合作直播带货,客单价是200多元,叶一茜卖出去的总金额不到2000元,而当时直播间显示的在线观看人数近90万。
而第三方数据平台小葫芦大数据检测显示,叶一茜在淘宝平台的12场直播中,场均总销售额为136.2万元,场均总PV(页面刷新量)163.2万。
9日晚上,#叶一茜# 发长文回应争议,表示所有东西都是亲自尝试后才推荐,相关茶具品牌出现争议后自己积极沟通协商,并且直播公司退还了全额合作费用,但对方还是不满意,未来会带领团队选品策略提升优化,以真心回馈大家。
某商家请小沈阳卖货效果不理想,“小沈阳卖的那款白酒,下单了20多单,第二天退了16单。最后对方退回了1.5万元坑位费。”他透露。
有商家爆料,业内为了营造明星直播销量大好的假象惯用的手法:“就是刷单,然后第二天退货。”
7月10日一早,吴晓波发布《十五罐》的文章,对于这个标题,吴晓波在文章中说,“网上出现了一个截屏:一家乳业公司在我的直播上只售出了15罐三段奶粉。”
而这个“15罐”对应的直播数字,吴晓波也给出了公开的直播数据,“根据优达人、知瓜和小葫芦等第三方平台的统计,观看人次830万、最高同时在线4万,客单价695元,交易金额2200多万元(后来发的战报,把定金换算成商品售价,“引导交易额”成了5000多万元)。”
吴晓波在文章中说,为了这次直播,各方做了充分准备,为了做出“首发”的调性,890投入上百万元专门搭建了一个场景化的直播空间。在流量资源上,淘宝直播很重视这场首秀,给予了流量上的最大支持。新浪微博成为联合出品方,进行了千万级曝光。890公司还投放了上海、杭州等七个城市的机场、高铁站和写字楼广告。
但是,还是翻车了。
吴晓波反思翻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的表现,二是选品逻辑。
但吴晓波在文章中坚信,“直播不是一次孤立的卖货行动,它应该是企业互联网营销中的一环,其最终的成效取决于企业组织能力的重构和提升。企业通过直播,可以比广告流量投放模式获得更低成本和精准的用户,然后通过复购率的提升,再造消费者关系,最终成为基础于用户大数据前提下的营销标配。”
第三方数据平台小葫芦大数据监测显示,艺人张庭在7月4日的一场直播中,其销售的一款面膜观众购买率达到了130.4%。这一数据存在刷单造假的嫌疑,因此被系统外显提示为“数据异常,本商品可能被直播间观众批量购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调阅小葫芦大数据,在网红呗呗兔7月9日17时的一场直播中,出现了购买率达238%的奇葩数字,也被显示为“销售异常”。
购买率超过100%,说明在商品上架后的短短五分钟时间里,其实际订单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在线观看人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针对直播行业的乱象,6月24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布国内首份《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对直播电商中的各种行为都作出了了全面的规范。《规范》从7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行。
《规范》中规定,营销主体不得利用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篡改交易数据和用户的评价信息;不可以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欺骗、误导消费者。在网络直播营销中发布商业广告的,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各项规定。
但是,上述规范尚未提出明确的惩罚机制。
在这波对明星带货直播的质疑声音中,早有声音说,“一开始他们告诉你明星直播能卖货,现在他们告诉你,明星直播至少是营销,有广告效应。”那么,明星直播带货到底是销售,还是品牌宣传,或者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营销活动,甚至,是一个名不符实的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壹点观察:明星直播带货,销售?营销?还是坑?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9427
相关内容
抖音11小时直播带货,大V“四川观察”138万销售额却不敌坑位费坑位费3万销量0,明星直播带货都有哪些坑?
明星带货的旋风与漩涡:20万坑位费 销售额8千
调查|明星带货的旋风与漩涡:20万坑位费 销售额8千
明星直播带货结果0销量 百余商家百万“坑位费”找谁讨
调查明星带货的旋风与漩涡:20万坑位费 销售额8千
直播带货:明星效应与销售明星化的崛起
明星效应与直播带货:杨子案例为品牌营销敲响警钟
直播带货大全(平台选择、合作模式、直播准备、避坑清单、营销策略等)
从品牌营销看网红视频直播带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