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影工业元素(二):美国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

发布时间:2025-05-07 14:08

个人资料

电影制片人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632 关注人气:17 获赠金笔:0支 赠出金笔:0支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大

现代电影工业元素(二):美国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

(2008-03-12 07:48:32)

标签:

现代电影工业

美国好莱坞

大制片厂制度

电影制片人

中国制片人协会

娱乐

一、美国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标准化操作和为一个确立的市场系统化生产影片的需
要,托马斯·哈伯·英斯曾于1913年就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电影的生产管理上,并建立了类似工厂流水线的制片生产模式。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后来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制片厂体系的原型。
    在好莱坞的鼎盛时期,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1、 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
在托马斯·哈伯·英斯的方法中,制片分为三个阶段:
a、准备阶段(前期制作)
首先由编剧部门按照制片人所选择的故事写出文学剧本,导演部门写分镜头剧本,并送制片人审核。
b、拍摄阶段
在制片人的监督下由导演执行制作。
c、组合阶段(后期制作)
由剪辑师去完成。
    这种集成体系在三、四十年代的分工变得更加精细,制片厂设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术、洗印、录音和剪辑等,各类部门和各种专业人员,他们互相制约,各司其职。甚至,在各部门的分工中还有具体的划分,例如:编剧分为“情节编剧”、“噱头编剧”、“对话编剧”等。如此精细的分工的目的就是要使一个完美的故事在摄影机前树立起来。

2、电影模式化生产中的制片人
    在好莱坞电影工业管理制度如此精细的分工下,就必须有一个人来进行总体管理,这就产生了制片人以及制片人制度。
    电影生产制作权在制片人控制下的同时,所有人员都只是电影产品制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没有任何人可以声称对影片拥有唯一署名权,只有制片人才是影片的主人,从导演到演员仅仅是以周或者小时来计算薪水的雇员,在其中导演的风格往往消融于制片厂的风格之中,使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能。
    制片人把制作影片的所有权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制片人同时可以发现和占有明星,可以为自己的明星大作宣传广告,使其成为一种社会崇拜的偶像,但他同时也可以毁掉明星,使其在一夜之间坠落下来。吹捧明星其实使制片人工作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使公司赚得票房、获得利益。

3、电影模式化生产中的制片厂制度
    美国电影实际上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之前十几年。电影器械的发明者之一爱迪生拥有的电影专利公司曾一度独霸着美国电影的生产和销售,但是市场的需求量之大使许多独立制片公司纷纷成立,在好莱坞争得一席之地,使好莱坞成为美国电影工业和世界电影制作的重镇。
    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复杂化促使电影制作日趋得专业现象化决定电影制作生产采取工厂的流水线方式,这就产生了制片厂制度。
    制片厂体系保证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在最大程度上被发挥,影片的制作绝对以收回投资、获取盈利为前提,将电影制作看成为一项商品制作过程,以及之后的商品销售过程,这是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核心。 

网址:现代电影工业元素(二):美国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 http://c.mxgxt.com/news/view/1035423

相关内容

现代电影工业元素(二):美国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
第二章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由来
现代电影工业元素(四):中国电影产业链中的明星制
形像与资本好莱坞电影工业明星制剖析
形像与资本好莱坞电影工业明星制剖析.pdf
作为好莱坞产业基础的制片厂制度具有如下()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要素。
她是杰克逊的好莱坞女神,他们把巅峰岁月留给了大制片厂时代
好莱坞的明星制度
好莱坞女星戴安·琳恩大尺度限制级电影(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