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东南财金
黄油年糕卖爆了,从去年火到今年。这款新晋网红以“表皮酥脆、内里拉丝”的独特口感,席卷烘焙市场,并多次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有人称其“好吃得让人欲罢不能”,也有人调侃为“全民减肥绊脚石”。

黄油年糕卖爆了
3月24日,记者走访看到,无论是连锁烘焙品牌还是宁波本土烘焙店,黄油年糕都已经成为单品“新晋顶流”。
在海曙鼓楼的泸溪河,刚出炉的烤得焦黄的黄油年糕整整铺满一层,被摆在最醒目的位置。记者驻足5分钟,就来了好几拨顾客,基本都会带上黄油年糕。
该店店员告诉记者——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人特意来买黄油年糕。周末高峰期,我们单店单日就能售出300多盒,按每盒6枚,折合每日售出近2000个黄油年糕。
泸溪河在微信公众号上透露,其黄油年糕上市43天售出2000万个,平均每日售出近50万个。
而在相距不到50米的乾隆酥院门店,黄油年糕也是近段时间的“销售明星”。
据该门店员工介绍,黄油年糕从去年年底开始火起来,近段时间热度越来越高。
我们最新推出了宁波特色的苔条黄油年糕,卖得也很不错。


宁波本土烘焙品牌欧文也推出了黄油年糕。在泸溪河鼓楼门店对面的欧文,记者看到,黄油年糕也被放在C位。
“这段时间好多人来问黄油年糕,我们3月刚上新,基本每天都售空。”该门店店员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好利来、泸溪河、鲍师傅、吉姆大师傅等多家连锁烘焙品牌,以及宁波本土的象山酥院、Hakko等,均已推出黄油年糕,售价9.9元/盒至16.9元/盒不等,每盒4个至6个。
在社交媒体平台也随处可见黄油年糕的测评笔记和制作教程,譬如,“十分钟在家复刻黄油年糕”“空气炸锅版黄油年糕来了”等,甚至还出现“复热教程”“冷藏吃法”的吃货教学,将其称为“江浙沪传统年糕的西式创新版本”。
黄油年糕为什么让宁波吃货们如此“欲罢不能”?
这与其制作原料和方法不无关系。据介绍,其主要原料是糯米粉、黄油、糖等,制作方法是烤熟而非炸熟,特点是“皮酥里糯”。制作时,通常在糯米团上刷一层黄油,出炉后再刷一层黄油进行复烤,是典型的“糖油混合物”。
黄油年糕已持续火了小半年,其热度能否延续值得关注。
黄油年糕在宁波的接受度较高,这与我们爱吃年糕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既是传统美食的创新,也契合年轻消费者对口感和社交分享的需求。
对此,宁波甬邦餐饮联合会秘书长水锡峰称——
从起司蛋糕、肉松小贝、脏脏包,到千层蛋糕、奶贝、麻薯,再到今年的黄油年糕,烘焙行业每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款现象级产品。从此前市场表现来看,这些网红烘焙产品热销期往往不超过两年。
健康隐患不小
不过,黄油年糕也被形容为“全民减肥绊脚石”,不当食用甚至易引发消化不良等症状,隐藏着不小健康隐患。
近日,家住北仑区的张女士就因此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前往新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当时短时间内吃下大量黄油年糕后,胃部胀得厉害,胸口也闷闷的,接连吐了五六次,呕吐物中还带有黄油味。
对此,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杨茜医生表示,黄油年糕属于高碳水、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烘焙产品,其热量高、营养密度低。
糯米的升糖指数本就较高,易使血糖骤升,再加上糖、炼乳、芝士等配料,热量更是暴涨。作为典型的“糖+脂肪”的组合,黄油年糕是妥妥的“热量炸弹”。
杨医生提醒,摄入过多黄油年糕易引发血糖波动,增加体重。另外,由于其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也易加重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对于需要控制血糖、血脂、体重的肥胖和“三高”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
糯米黏性高,冷却后抗性淀粉增加,难以消化,消化功能较差的人,如老年人、儿童、胃肠道术后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食用后可能出现腹胀、反酸、消化不良,食用时应细嚼慢咽,并注意减少食用。
食用黄油年糕时,杨医生建议——
首先,要控制摄入量,一次1个,一周不超过2次,同时减少正餐主食摄入,搭配蔬菜或蛋白质食物一起摄入,以平衡餐后血糖反应;
其次,优先选择低糖(代糖)或添加膳食纤维(燕麦、奇亚籽等)的版本,自制时也要减少黄油、糖的用量。
此外,需避免冷食,因为温热状态更易消化,减少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