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真的推动了内娱变革

发布时间:2025-05-09 17:36

最近朋友圈被《生命树》的开机照刷屏了,咱们平时追剧哪注意过这些幕后人员啊?

结果人家直接把导演王小明、联合导演李芳、总制片人张强、制片人陈丽的名字全给排上了演员表的位置。

这事儿让正午阳光又上了热搜,要我说,这可比某些明星的机场街拍有意思多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咱们平时看电视剧,片头曲播完直接就是"领衔主演:某某某",导演的名字要么藏在犄角旮旯,要么就干脆用"某某作品"一笔带过。去年某部号称投资五个亿的古装剧,片头字幕里导演名字的字体比赞助商商标小了三倍不止。相比之下,《生命树》这波操作简直像在行业里扔了个深水炸弹——开机照上导演和制片人的名字跟主演排排坐,每个人的介绍都清清楚楚,连联合导演这种平时藏在幕后的角色都拥有了姓名。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阵子跟剧组朋友吃饭时的闲聊。他说现在圈子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导演要是没拿过奖,制片人要是没爆款作品,片方恨不得把他们藏进保险箱。去年有个新导演的网剧爆了,结果观众扒了三天三夜才找到导演的微博。现在《生命树》反其道而行之,倒让观众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追的剧不是演员的独角戏,背后还站着这么多"隐形主角"。

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影视行业存在个怪现象:资本方宁愿花两千万请流量明星,也不愿意给幕后团队涨二十万工资。这就导致很多剧组出现"三无产品"——无知名导演、无资深制片、无靠谱编剧。去年某平台统计过,观众弃剧的原因里"剧情逻辑混乱"和"制作粗糙"加起来占了63%,但投资方还是更看重演员阵容。正午阳光这次把幕后团队推到台前,说不定能带起新风气。

不过也有人担心,这么搞会不会让剧组变成"名利场"?毕竟现在连总制片人都要跟着跑宣传了。但仔细想想,咱们买手机还看配置参数呢,追剧了解下制作班底不是天经地义?前年有部医疗剧被医生群体疯狂吐槽,后来网友发现编剧团队里连个医学顾问都没有。要是当时片方也敢把主创名单晒出来,估计观众能少踩不少雷。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最近观众口味的变化。某视频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年用户观看纪录片的人数同比上涨了40%,大家开始追求"真实感"和"专业度"。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生命树》的做法能引发共鸣——当观众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光鲜亮丽,自然想了解故事背后的创作者。就像我们去餐厅吃饭,现在不光看菜品摆盘,还要看厨师资质和食材来源。

但这事儿要真推广开,估计得动不少人的奶酪。想想看,要是每部剧都这么公开透明,那些靠刷脸混日子的"关系户"导演还怎么生存?那些只会复制粘贴的编剧团队还怎么接活?不过这对观众来说倒是好事,至少以后看剧能像查餐厅卫生等级一样,先看看制作班底够不够硬核。

有意思的是,《生命树》这波操作还意外带火了几个冷门职业。联合导演是干什么的?总制片人和制片人有什么区别?这些平时没人关注的岗位突然成了热门话题。我表妹昨天还问我:"原来剧组里还有'选角导演'这个职位?那他们是不是天天看演员资料看到眼花?"你看,这不就是最好的行业科普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透明化能坚持多久还要打个问号。早些年电影圈也搞过"片尾滚动全部工作人员名单"的倡议,结果现在除了奥斯卡系的作品,多数商业片还是该删就删。电视剧行业竞争更激烈,要是后续作品收视不佳,这"晒班底"的勇气还能不能保持住?但至少现在,我们看到了个好苗头。

最后说个真事。我邻居阿姨看完新闻跟我说:"以前总觉得电视剧是演员演出来的,现在才知道是这么多人搭起来的戏台子。"这话让我心头一颤,原来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的墙,可能就差这么一份坦诚的名单。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事儿?你们会在追剧前先查制作班底吗?或者觉得这就是个噱头?都来评论区唠唠呗!

网址:这部剧真的推动了内娱变革 http://c.mxgxt.com/news/view/1084404

相关内容

明星经济如何推动娱乐产业的新变革
娱乐圈最新动态,璀璨星光引领行业变革
娱乐圈最新动态,星光璀璨背后的变革与挑战
于正预言娱乐圈大革新:内娱明星普遍忽视剧本,新时代即将到来?
组织管理3∣如何通过组织变革来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全民聊热点#娱乐圈变革...@清晰回忆607的动态
明星片酬大跳水:市场变革下的生存...@娱乐妍景的动态
疫情推动零售行业重塑 数字化变革过程“非常剧烈”
零售业大变革:由多点DMALL看数字化推动用工模式巨变
【娱乐产业变革潮:明星下沉背...@蓝天下的电卡的动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