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美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计到 2026 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国产品牌的零售额将整体上反超国际品牌
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分析
在过去的 2023 年乃至 2024 年初,中国美妆市场迎来一波国货崛起的新浪潮。在与外资品牌同台竞技的过程中,国货美妆品牌数次赶超对手。
相关数据显示,在 2023 年双 11 全周期,珀莱雅首超欧莱雅,拿下天猫、抖音双平台的美妆 " 销冠 " 称号;上美集团旗下的韩束也创造了多个抖音现象级销售纪录,连续 5 个月蝉联抖音护肤类目 TOP1。
过去几年里," 国货美妆崛起 " 的呼声可谓是一年更比一年高,如今终于成为现实。事实上,国货美妆超越国际大牌的趋势,从各大美妆集团财报中也可以窥见一二。
龙年春节前,1 月 23 日晚,A 股美妆上市公司丸美股份披露了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3 年归母净利润 3 亿元至 3.3 亿元,同比增长 72% 至 89%。
专注于防晒产品的科思股份,发布业绩预告显示,预计 2023 年归母净利润 7.2 亿元至 7.6 亿元,同比增长 85.50% 至 95.80%;扣非净利润 7.03 亿元至 7.43 亿元,同比增长 85.80% 至 96.38%。
拥有御泥坊、薇风等多个自主护肤品牌的水羊股份,2023 年业绩也有不错表现。公司预计 2023 年归母净利润达 2.8 亿元至 3.2 亿元,同比增长 124% 至 156%;扣非净利润 2.6 亿元至 3.0 亿元,同比增长 169% 至 210%。
与此同时,部分国际美妆集团在华的营收增速却在下降。数据显示,2023 年 Q3,宝洁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 6%,欧莱雅北亚地区同比下降 4.8%,雅诗兰黛亚太地区净销售额下降 6%,资生堂中国销售额同比下滑 15.5%。
由此可见,国货美妆这些年,市场攻守易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本土品牌变得更加活跃,从原来的跟随者蜕变为领军者,不断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电商行业的成熟,本土新品牌有了更多可能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计到 2026 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国产品牌的零售额将整体上反超国际品牌,未来 5 年国货整体仍然会保持 10.7% 的复合增长率。换句话说,有实力的国产美妆品牌将迎来快速发展的 " 黄金期 "。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版美白化妆品市场行情分析及相关技术深度调研报告》分析:
抖音美妆的格局逐步多元化。其一,国货头部美妆大爆发。2023年,韩束以33.4亿的GMV登顶抖音美妆TOP1,此外,珀莱雅也在抖音迈过20亿门槛。其二,美容仪品牌强势突围。2022年及2023年,觅光、极萌等强势迈过10亿元,极萌2023年的GMV甚至接近20亿元。其三,抖音品牌实现量级跃升。2023年,黛安蒂和娇润泉两大抖音品牌(泛指在抖音成长起来的品牌)纷纷突破10亿,成为抖音10亿俱乐部的新晋成员。
近20年来,美妆销售主力渠道已从线下转移至线上。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美妆及个护行业电商渠道销售占比从2012年的9.90%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42.30%,已发展成为占比最高的单一销售渠道。传统便利店、商超渠道销售占比从2012年的37.50%降低至2022年的18.80%。
渠道变革之下,头部品牌的座次排序也有了不小的变动。以彩妆品类为例,2008年至2022年,彩妆在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从2%跃升至54%。故而,2018年之前,从线下成长起来的卡姿兰、玛丽黛佳,一直是国货彩妆的领头羊;2019年及之后,依托于线上渠道成长起来的完美日记、花西子顺利“接棒”。值得一提的是,转型成功的卡姿兰,目前仍位列国货彩妆第一阵营。
我国美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月-12月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金额为458亿元,同比增长22.8%。目前多数品牌将出海目的地聚焦于发展潜力较大的东南亚,以及文化相容度较高的日本、韩国等国。
事实上,护肤品牌对出海探索较早。早在上世纪80年代,片仔癀化妆品的珍珠膏就已远销海外,经典国货中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于2008年登陆法国丝芙兰,御泥坊也在2013年通过跨境电商探索东南亚市场。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参考东南亚主要国家的经济数据,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多国均处于快速发展期,人均GDP处于中国10余年前的水平,线上化率仅为20%左右,后续有望逐步经历经济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以及电商渗透带来的渠道红利期,看好国货品牌未来在东南亚、日韩等市场进行品牌拓展及文化输出。
随着ChatGPT成功上市,科技浪潮正席卷全球。记者留意到,化妆品企业也在不断融入AI技术,旨在提升产品创新与体验,力争未来更多的消费市场。今年1月,上海林奈氏化妆品公司就推出了首个在线AI定制护肤检测工具,试图为用户带来更个性化与精准化的护肤体验。据了解这项AI定制检测系统还融合了个人地域、生活方式与环境等多维度因素,为用户实现结果导向的护肤方案。业内透露,此类人工智能背后将能深耕皮肤数据模型,能以用户真正需求驱动,反向推动护肤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对拓展未知的市场有着积极意义。
想要了解更多美白化妆品市场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版美白化妆品市场行情分析及相关技术深度调研报告》。
网址:我国美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计到 2026 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国产品牌的零售额将整体上反超国际品牌 http://c.mxgxt.com/news/view/1122562
相关内容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18年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的12大发展趋势!
彩妆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机遇深度调研分析2024
2024中国美妆行业市场洞察:国际大牌陷入困境,国货美妆逆势上扬
202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 国际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2024,化妆品行业趋势大预言
美妆产业趋势蓝皮书:化妆品国货品牌迎出海热
美妆行业的困境与机遇:消费趋势下的品牌变革
2021中国化妆品年会即将开幕,58位大咖瞭望2022美妆产业
颜值经济的崛起,化妆品正朝着“必需品”迈进,解读化妆品行业7大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