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粉丝经济的潜力,「星小班」抓住粉丝后援站做超级应援平台
《中国粉丝报告》显示,2016年底中国粉丝群体的数量约为5亿人;《中国粉丝追星大数据》显示,追星粉丝中有36%的人每月花费100-500元用于追星。由此可以推算,这个市场至少为百亿规模。
粉丝经济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潜能,这一点在最近大火的综艺《偶像练习生》中更为直观:据明星资本论统计,自3月中进入决赛以来,仅是在粉丝应援平台Owhat上,前20名的练习生粉丝就集资了超过1300万。
围绕追星粉丝的需求,行业里也出现了各类应援APP:上文提到的主打集资众筹的Owhat,还有内容社区饭米粒、Easy Idol、超级星饭团、爱豆等。
今天要介绍的「星小班」则从应援资源切入,为粉丝后援站提供一站式的应援服务。创始人兼CEO郑明贵向36氪介绍,「星小班」已建立了标准化的资源系统,整合的资源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涵盖了LED、公交、地铁、电影院等多个品类。
此外,「星小班」也开始针对粉丝用户,开发了一键全网打榜、明星动态跟踪、粉圈互动等功能。郑明贵表示,“一键全网打榜”是追星产品中的首创,这也是「星小班」的技术壁垒之一。
「星小班」APP
目前追星产品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工具属性太强,粉丝黏性不高,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受限。对此,「星小班」有以下几个考虑:
首先,「星小班」把服务对象聚焦为粉丝后援站。郑明贵表示,市场各方的痛点在于,明星方的粉丝动员能力不强,粉丝有消费冲动但没有出口。而「星小班」抓住后援站小B作为中转枢纽,形成一个高效的粉丝动员机制,能快速组织粉丝资源;
其次,为了撬动小B,前期「星小班」从一站式资源库切入,之后与经纪公司、内容制作方、宣发公司达成合作,为粉丝提供直接的明星福利,从而建立包含粉丝、后援站小B、商家、明星经纪团队等多方的完整生态,进一步加强后援站的黏性;
最后,「星小班」尝试用游戏的思维打造产品,把粉丝打榜、投票、线下应援等追星行为用贡献值量化,再将明星采访权、探班权等福利给予“高贡献的铁杆粉”,形成一个第三方的虚拟粉丝俱乐部。
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每个粉丝进入「星小班」App,最多只能选择关注3个明星,过程中用户可以像转换服务器一样切换明星动态。郑明贵解释,这个设置的目的在于筛选付费意愿极强的铁杆粉丝,「星小班」既然定位细分垂直市场,那么更关注的应该是用户价值而非数量。
在盈利模式上,收入来源主要是应援资源库和虚拟道具。据郑明贵介绍,粉丝的消费动力比想象中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虚拟物品部分的收入表现出了很大的潜力。下一阶段,「星小班」将针对品牌方、明星经纪公司、电影制片方等B端商家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根据团队提供的信息,从2016年成立至今,「星小班」App共有近50万注册用户,近几个月增长迅速,仅2月份就新增了24万用户。半年来,「星小班」累计营收几十万,其中3月实现了两倍增长。此外,「星小班」也在建立自己的娱乐圈资源,目前合作的传媒工作室有50多个,包含绝大部分的主流经纪公司和内容公司。
团队方面,现在共有8人,base上海。创始人兼CEO郑明贵有4年互联网工作经验,曾担任《魔域》项目产品经理;技术团队主要来自91助手;运营成员均来自追星粉丝圈,运营负责人刘宁有4年娱乐传媒公司任职经历,是狂热的娱乐圈爱好者,八年追星经历,曾担任张艺兴的贴吧后援团的核心成员,熟悉饭圈以及粉丝应援模式。
此前,公司曾获得来自个人的70万元种子轮,以及英格玛人力资源技术基金的250万元天使轮融资。目前公司正在寻求8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网址:看好粉丝经济的潜力,「星小班」抓住粉丝后援站做超级应援平台 http://c.mxgxt.com/news/view/1135223
相关内容
「火热」的粉丝经济,「尴尬」的粉丝平台85后资深“站姐”揭秘明星背后的粉丝应援故事
揭秘!鹿晗应援棒背后的粉丝经济
如何经营好一个明星粉丝的后援会站子?
数据造假再升级,粉丝平台为流量明星们做了多少?
偶像经济背景下粉丝应援行为研究
粉丝应援,何为原罪?
偶像活动粉丝应援,盘点4种粉丝“逆天”应援方式
《2024年 偶像经济背景下粉丝应援行为研究》范文
粉丝后援会和明星很熟,明星的后援会长和明星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