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101》背后的庞大的偶像经济市场

发布时间:2025-05-12 11:49

最近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一半世界杯,一半《创造101》。

如果说世界杯是男人的话题,那么《创造101》就是男女的共同话题。

《创造101》火到什么程度?

通过网友投票点赞,由点赞数最高的11名女生组成中国女团“火箭少女101”。孟美岐C位,与吴宣仪、杨超越、段奥娟、Yamy、李紫婷、赖美云、Sunnee(杨芸晴)、紫宁、傅菁、徐梦洁一起顺利成团。其中前11名的点赞数总和超过了13亿次。

从节目第一期到日前的收官战,《创造101》一路话题不断。目前总播放量达48.6亿,微博话题#创造101#的阅读量达104.5亿,微博热搜词条达725条,人气选手杨超越、王菊、李子璇等占据各大公众号及微博热点话题榜的前列……话题远超同款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

现在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明日之子》、《快乐男声》、《超级女声》、《中国有嘻哈》等等,现在娱乐圈炙手可热的明星很多都是选秀出身,现在国内不断引进韩国的选秀形式加上中国偶像的标签,推出一波又一波的偶像。

节目在换,数据在变,不变的是大众对偶像居高不下的关注和热情。这些“造星”节目成功推出一批又一批流量明星,它们引发的全民热度,让不少人觉得,一个新的娱乐时代来了。

而把他们推向闪耀顶峰位置的,就是最普通的娱乐大众网友。在偶像界,“偶像+粉丝投票”是个经久不衰的推介方式,配上现在的网络平台,爆发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可以说是现在不断发展的网络平台让他们有了红的机会。

也就是说,网络偶像赢利的关键在于平台,而不是偶像团体本身,平台是团队的创造者、策划者,也是收益者。

研究机构预计,到2020年,偶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步入发展快车道,中国偶像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偶像经济的背后,粉丝爆发的力量惊人,而明星偶像赚的钱都是粉丝们的钱。以《创造101》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决赛之夜前夕,各家粉丝的众筹总额超过3000万,这些钱都用来为偶像应援。

《明日之子》与《创造101》是由腾讯视频出品,《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以及《热血街舞团》出自爱奇艺,,今年另一档热门综艺《这!就是街舞》出自优酷……为何这些主流视频平台都在偶像网综方面发力?还不是因为瞄准了“偶像经济”背后巨大的红利市场。

不止这些视频平台还有社交平台和现在异常火热的短视频平台都是看准了其背后钱。

这些网络平台推出偶像团体,是为了增加自身流量,最终增加广告、会员费等收益。如果平台想要获得持续性的流量,就势必要不断推新。不管这样的推新,是推出新的偶像,还是在已有的偶像团体里进行新旧人员更替。当然,这样的推新,看重“快钱”却忽视偶像团队的长期养成,最终会冲淡受众对原有偶像的关注度。

10多年前那些获得高票的电视台选秀选手,如今有多少还活跃在舞台上?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推新”进行过几次后,受众很容易审美疲劳,这也是当年火爆一时的电视台选秀节目,如今大多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日韩的偶像团体的“寿命”普遍比中国的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注重偶像产出的质量,而中国只注重偶像产出的市场经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内想要当偶像的女生男生选择在日韩国家进行培训,因为在那里他们才能学到提高自身价值的东西,而不是靠颜值、搞笑来获取观众一时的欢心。

网址:《创造101》背后的庞大的偶像经济市场 http://c.mxgxt.com/news/view/1142836

相关内容

创造101背后是千亿规模偶像经济 庞大市场显露无疑
除了杨超越,正在被创造的还有千亿偶像经济
《创造101》背后的偶像养成机制:开启“粉丝权力”新时代
《偶像练习生》后是《创造101》 “流量明星”的生意该怎么做?
从《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看互联网时代娱乐经纪模式
从《偶像练习生》到《创造101》,你为什么要“pick”偶像养成类节目?
《创造101》背后的经纪公司谁最有背景?一张图告诉你真相
如何比较《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导师阵容?
追星族的偶像经济:偶像经济真的靠谱吗?
《偶练》到《101》:被误解的“偶像”选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