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研究(12):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5-05-16 10:11

发表日期:2011-06-21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对天津市两所中学在校生的三个初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和两个高中年级(高一、高二)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为83.0%。调查发现,中学生偶像崇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

1.崇拜现象的普遍性

在问及“现在你是否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时”,有233人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约占样本总体的93.6%,仅有16人回答“否”。中学生崇拜偶像如此“踊跃”,主要原因在于偶像崇拜对于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自我确认的需要。在访谈中,许多中学生表示“想成为像偶像一样的人”,“通过接触偶像,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偶像可以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第二,补偿心理的作用。一位访谈对象所说:“偶像可以给我情感上的依托,我可以对他(她)笑,对他(她)哭,把自己心中的小秘密透露给他(她)……(偶像)和我一同分享喜怒哀乐……”第三,精神寄托的载体。“偶像是我生活的寄托,收集他的有关资料是我每天唯一的乐趣”,“每天放学后听听他的歌,紧张了一天的神经顿时轻松下来……”

2.崇拜偶像的类型

中学生列举出的偶像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归为八类:影视歌明星、著名人士、体育明星、父母、同学、教师、自己、其他。其中,“著名人士”指对社会历史发展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按照崇拜比例排序依次为影视歌明星(48.1%)、著名人士(23.6%、体育明星(16.3%)、父母(6%)、同学(2.1%)、教师(1.3%)、自己(1.3%)、其他(1.3%),在这些崇拜类型中,影视歌明星占了近二分之一。

3.崇拜的盲目性

调查问卷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概括出偶像崇拜的非理智性特征和理智性特征共六个因子。其中,非理智性特征包括:完全认同(对偶像的言论和行为给予无条件的支持)、迷恋(在情感上对偶像极为依赖,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行为投入(花费较多的金钱和精力去从事支持或与偶像有关的活动);理智性特征包括:选择认同(正视偶像的缺点和不足,可以容忍别人对偶像的批评和非议)、情感控制(能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对偶像的感情)、行为节制(较为有效地控制追求偶像的行为,使之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计算因子均分,六个因子依得分高低依次为:行为节制(4.04)、完全认同(3.87)、选择认同(3.77)、迷恋(3.21)、情感控制(2.41)、行为投入(2.26)。这表明,从总体上中学生对偶像崇拜的非理智性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上(完全认同均分>选择认同均分;迷恋均分>情感控制均分),在行为上则表现的比较理智(行为节制均分>行为投入均分)。而且,行为的理智性对中学生的影响力大于他们对偶像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依恋(行为节制分数最高)。

4.崇拜与模仿

中学生对偶像的模仿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外在模仿和内在模仿,其中外在模仿是指对偶像外在特征(如形象打扮、行为举止、言语等)的学习,内在模仿则是个体对偶像内在特征(如精神、品质等)的学习。通过计算两种模仿形式的因子均分发现,比起外在模仿(2.31),中学生更多地选择学习偶像的内在特征(3.90),即对偶像精神和品质的借鉴和模仿,这反映出中学生在模仿偶像时并非完全盲目追求“时尚”,他们在意识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告别了表面化、低层次的感性模仿,而向深层次的理性敬仰和学习发展。

中学生模仿的内容与偶像的类型有关,以崇拜人数较多的影视歌名星、著名人士、体育明星三者为例:外在模仿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影视歌明星(2.47)、体育明星(2.31)、著名人士(2.16);内在模仿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著名人士(4.16)、体育明星(4.02)、影视歌明星(3.69),可见,对于不同类型的偶像,中学生学习其特征的偏重也有所不同,外在模仿对象更多的是选择影视歌名星,而内在模仿对象最主要的则是著名人士。

5.偶像崇拜的差异

女生崇拜“影视歌明星”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崇拜“著名人士”的人数显著高于女生,表明在偶像崇拜上,女生更带有感性色彩——这与其感情细腻、易感性强等特点有关,而男生则表现得更为理性。

从年级来看,崇拜“著名人士”和“体育明星”的人数基本上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崇拜“影视歌明星”的人数则大致随年级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初三年级例外),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中学生对于偶像的选择表现出从“消费型偶像”向“生产型偶像”转化的趋势,但这种趋势的变化程度并不十分明显,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从总体上说,各年级崇拜“影视歌明星”的人数多于崇拜其他偶像的人数。

注:摘编自李强等撰写的《中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调查》,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责任编辑:赵霞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供稿)

网址:榜样教育研究(12):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特点 http://c.mxgxt.com/news/view/1225933

相关内容

少年儿童榜样教育中的偶像崇拜问题研究
少年儿童更崇拜什么样的人——访“中小学生偶像文化与榜样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
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引导研究
榜样教育研究(2):榜样与偶像的概念区别
高年级小学生偶像崇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体育明星崇拜对聋生榜样教育的启示.pdf
研究生偶像崇拜的五大关键词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高中生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的体育教育政策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