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首部AI微短剧上线!AI未来会不会“吃掉”传统创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9 11:36

原创 火星人 短剧右先生

2月25号晚上,360的创始人周鸿祎的首部AI微短剧上线啦!足足60集,内容是穿越题材,这剧一上线,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在抖音上。刚上线6集,播放量就到138万,红衣大叔的魅力不小啊。

周鸿祎表示,与此前试水的广告短剧不同,该剧是影视明星参演的正规短剧。“我零报酬参演短剧是为了宣传纳米AI。”周鸿祎在采访中也坦言了,他这么做就是希望能鼓励短剧行业的人们,能大胆尝试用AI技术来推动剧情和制作。可以说,这种“亲身示范”式的推广,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但话说回来,影视行业的这些突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欢娱影视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杨乐的说法,AI早就进入了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了。无论是剧本的规划、拍摄的技术设备,还是后期制作,几乎都能看到AI的身影。这个趋势不可小觑,大家都知道,科技发展速度很快,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是AI“导演”坐镇,而人类演员反而成为“配角”呢?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未来2-3年,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影视行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变革。国内首部AIGC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导演——陈坤,竟然直言不讳地说:“未来2-3年,AI的能力一定能够追平甚至超过传统影视制作模式。”什么意思?也就是说,AI不再是个配角,它将可能成为主角,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传统的制作手法,搞个什么“AI取代导演”的剧情?搞不好,真的有可能!

未来剧作的“AI笔者”

你知道吗,AI已经开始给编剧们“指点江山”,或者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有编剧大佬表示,AI写剧本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编剧的水平——换句话说,要么你能写出顶级剧本,要么就要被机器淘汰。感受到了一丝冷意吧?

让我们从一位知名的制片人、编剧白一骢的自曝开始。他坦言自己正在“开着四个AI模型”来辅助写剧本。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让人难以置信?这不比传统“编剧+灵感”的创作模式简单多了嘛!白一骢还直言不讳地说:“取代编剧的不是AI,而是观众手中的选择权。”嗯,这句话有点道理,但听着也让人有点心酸。毕竟,现在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了,各种平台、各种剧本,眼花缭乱,你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淘汰出局。而AI写剧本,居然能做到“比多数人更好”——这话真的很刺耳,但好像也没什么反驳的空间了。

著名编剧汪海林居然用黑色幽默来讽刺这个行业现状。他准备写一个大爆笑的剧本,名字大概是“编剧为了不被取代,故意把剧本写得‘烂’”。他调侃道:“连烂都烂不过机器,才是悲剧。”这下子,真的是有点儿“悲从中来”了。

这一切并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可有强大科技的支持。据视频平台爱奇艺透露,他们早就开启了AI在影视创作上的大计。现在,爱奇艺已经开发出了不少AI工具——例如“剧本工坊”、“影像工坊”和“奇声配音系统”——这些工具对影视创作的推动可不小。特别是在剧本创作这一环节,AI可不是在“摸鱼”,它可是认真地为编剧们“出谋划策”。

它还接入了像DeepSeek这样的国产大模型,提升了对中文语境和中国文化的理解。AI已经开始学习和适应咱们的文化背景,真正做到了“接地气”。不得不说,国产大模型越来越牛了!

但要说最戏剧性的是,虽然AI在剧本创作方面越来越强大,但它还真不一定能够完全替代人类编剧的工作。因为AI毕竟是通过数据和算法来生成剧本的,它的思路和构思是建立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的。而人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AI可没法完全复制。编剧的灵魂,不只是写出一串文字,而是通过文字传递出的深层次情感和思考。AI或许能把框架写得完美,但它无法给每个角色赋予鲜活的灵魂——毕竟,感情这种东西,哪是机器能真正理解的?

以后编剧不再是单纯地“码字”或者“写情节”,而是要成为一个“AI协同创作”的专家。你必须懂得如何使用AI工具,如何调整AI的创作方向,甚至在AI给你一个大纲之后,你要亲自去打磨和升华,加入更多的人性和情感。总之,编剧的任务将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元,谁能掌握这种“AI+创作”的方式,谁就能在未来的影视行业中占得先机。

以前我们只知道,写剧本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甚至有些编剧一夜之间都能熬出几千字。但现在呢?AI一个小时就能给你写出一整集剧本。这种速度和效率,你是不是能想象到未来的“剧本工厂”里,数百个AI模型同时在高速运转,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剧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些剧本,可能比那些“原创”剧本还要精准——因为AI能够根据大数据分析出观众的口味和需求,生成更加“市场化”的剧本内容。

既然AI能够快速生成剧本,那内容的“质量”会如何保障?观众可不是傻子。他们能感知到一部剧是否有“深度”,是否有“情感”,是否能触动心灵。机械式的剧本,不论多么符合市场需求,也可能会因为缺乏灵魂而被观众“一眼看穿”。这就像你去吃火锅,虽然每次火锅店都会给你配上一大堆“标准化”配料,但如果没有一锅好汤,那吃下去的也就是一锅“死味”。

所以,在这个AI快速发展的时代,编剧们可能不再单纯是“写剧本”的角色,而是要成为“创意+AI”的融合者。

AI影视革命:未来可能占领半壁江山?

在影视制作中,声音是塑造氛围和情感的关键元素。要是说过去,你得花很多时间去录音、调音,甚至需要一堆专业的声音设计师在现场操刀,但现在,AI可以做出个性化的配音、音效,甚至是全新的音景!AI在声音处理上已经能让你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黑科技”力量,甚至连配音演员都开始有点儿焦虑了——这是要被AI给“吃掉”的节奏吗?

例如,海螺AI通过其语音合成工具“海螺语音”,为创作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具体来看,海螺语音基于MiniMax自研的T2A-01系列语音模型,能够生成高质量、自然流畅的语音,该工具支持多种语言和多种情绪,使生成的语音更具情感表现力。

彭韬(海螺AI总编辑、副总裁)表示,从最开始理解人类指令,到能用简单的自然语言交流,再到声音、图像等多模态的生成,最后,AI已经突破到了可以参与视频创作的阶段!而且他还预测,今年可能就是“AI+影视”的爆发年。

AI的声音合成技术不仅限于影视领域哦,做有声书、播客、广告配音等都可以用它来“加速生产”。你知道,现在有很多创作者想做一部短视频,结果就为了配音跑了几百公里找专业配音演员,结果可能还是没找到自己想要的声音,太麻烦了吧?有了AI,就可以一键搞定。想做个有趣的广告配音?没问题!想给你的YouTube视频配个酷炫的声音特效?AI分分钟搞定,根本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去“找人合作”了。

AI声音的“定制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允许用户自由调节语音的语速、音高、情绪等方面的细节。比如说,你想要让角色说话慢一点,带有些温柔感情,或者语气突然高昂一点,急促一点,AI统统能满足!甚至,AI声音合成的质量已经足够高,足以让听众根本分不清是人声还是AI生成的。这就像是过去我们在电影里看到那种“幕后配音”,以为是人类演员的口音、语气,结果居然是AI给合成的。

而且AI的“听觉”世界还不止这些。它可以根据视频画面的内容自动调整音频效果,这就很强大了。就像你拍一个战争场面,AI就可以根据镜头中枪声、爆炸声的大小来自动调整音量、音效,以保证画面和声音的完美契合。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再聊聊AI对影视行业的深刻影响,特别是短剧这一块。在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看来,生成式AI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在短剧领域。短剧一般篇幅较短、节奏较快、故事线简单明了,非常适合AI快速生成和定制。两三年内,用AI直接生成以AI角色为基础的AI短剧,显然比生成长剧要更为可行。他的预测也蛮大胆的——未来几年,生成式AI在短剧领域可能会占到市场的“半壁江山”。听起来有点疯狂,但不妨想想,如果你是导演或者编剧,是不是很羡慕AI的“效率”?甚至你可以把AI当作是你的“编剧助手”,快速生成剧本,甚至让角色的声音和情感完美贴合。

爱奇艺AI内容科技创意指导王庆丰介绍,透露,爱奇艺的影像工坊已经支持了多项AI驱动的场景和角色设计服务,并且一季度出图量超过了3万张!爱奇艺的“奇声”平台,更是能提供多角色、多语言配音的服务,让专业配音演员的创作能力被发挥到极致!在这种AI配音的支持下,影视制作的声音部分不再是短缺的资源,而是一个可以灵活调配、快速生成的元素,极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和质量。

一键生成,剧本、演员、画风随心所欲

在传统的影视制作中,拍一个两分钟的短片,那得多繁琐?找场地、摆设备、找演员、选服装、找群演,再调光、做道具、还得定特效,最后你也不一定能拍出你心中想要的画面。等所有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拍个2分钟的视频,可能要花掉你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而且,这么一整套下来,整个团队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你能想象这段视频是AI做的吗?而且制作成本远远低于传统动画,AI技术正推动动漫行业进入一场核爆级变革。

相关内容:而AI的工作流程就是文生图,图生视频。你给AI一个简单的创意,或者几句话,甚至一张图,AI就能根据你输入的内容生成相应的画面,再用“魔法”把这些图像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视频!

2024年,可灵AI率先成为全球首个用户可用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产品运营专家王若暄介绍,可灵AI能够生成长达2分钟、30fps的1080p高分辨率视频,支持多种宽高比,满足不同创作需求。其采用的3D时空联合注意力机制,能够更好地建模复杂时空运动,生成符合物理规律且动作幅度较大的视频内容。

看看《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这部国内首部AIGC短剧,整个制作团队才10多人。以前拍这种带有玄幻题材的作品,起码得上百人、几百人的大制作团队。差不多是10倍的工作量,就这样,小团队通过AI的加持,完成了这项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突破了传统制作成本的上限。

咱们现在看到的,也许是影视行业正在迎来一次“技术解放”。AI不会让我们创作失去灵魂,反而让我们创作变得更有可能。那些以前只能在大公司和大制作中看到的特效,现在可以在小团队和短视频中实现。未来你坐在家里,随便输入一段剧情,选一个画风,AI帮你生成视频,你就成了自己的导演、编剧和制片人。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有点“虚幻”,但是实际上,这个未来已经不是那么遥远了。随着AI技术不断迭代,像可灵AI这样的工具将会越来越普及,让每一个有创意的人都能参与到电影和视频的制作中来。

白一骢说:“当番茄+豆包+即梦,一键生成视频,观众自选演员、画风定制内容时,我们行业就完蛋了。”白一骢这句话也不无道理。AI的快速进步,可能会导致传统创作人员的某些工作岗位逐渐被取代,特别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AI的加入也许将带来一场创作力量的“大解放”。原本依赖庞大制作团队的影视制作,现在可以由一个小团队甚至是一个人来完成。这就意味着,很多独立创作者、微型团队,甚至是普通用户,都能通过AI来制作自己的短剧,开创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如果你有创意、有故事,就能用AI直接把它拍出来,这就给了很多非专业创作者一个机会,能在传统影视行业之外找出一片天。

原标题:《周鸿祎首部AI微短剧上线!AI未来会不会“吃掉”传统创作者?》

阅读原文

网址:周鸿祎首部AI微短剧上线!AI未来会不会“吃掉”传统创作者? http://c.mxgxt.com/news/view/1282135

相关内容

开拍首部AI短剧,周鸿祎为何这么上头?
“锁喉”风波:周鸿祎AI短剧的反转与背后隐情
周鸿祎:ALL IN AI
360红衣大叔周鸿祎,演短剧了,首部短剧不做霸总演黑客
周鸿祎为AI新短剧征集女一号:扮演的角色是女皇帝,身高170cm以上
周鸿祎参演!“AI+影视”,即将爆发?
周鸿祎突然离婚,要AI不要爱?董秘回应来了
对话周鸿祎:和Sora的差距一两年就能赶上,企业首先要建立AI信仰
“360创始人”周鸿祎亲自参演“短剧”,27号发布会首次亮相!
周鸿祎:AI给了年轻人比互联网更大的创业机会,关注六大应用方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