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的评委都是些什么人呢?又为什么请他们来评审呢?
关注《中国好声音》已经进入到战队赛了,往年一直被观众们质疑的评委们又登场了。这回节目中并没有说明评委们的身份,乍一看评委们的牌子上都写着个人的名字,难道都是独立的音乐人吗?
但有一点请注意,是乍一看牌子上写着的都是人名。不过要是抓住时机按下暂停键的话,便会发现中间还是掺杂着一些媒体代表。有的能看清,比如说微博、鹅厂、文汇报等等。还有一些因为镜头的关系,看不清到底是哪家媒体,但是牌子上写着的绝对不是人名。
可能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节目组为什么一定要邀请媒体来担任评委呢?这个问题可以是《中国好声音》的顽疾了,毕竟各家媒体的代表不见的是多么的懂音乐。比如说另一档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新说唱》的某位女评委,直接当着镜头说之前没有接触过说唱。既然所有人都知道外行人点评内行人会产生争议,为什么《中国好声音》节目组依然不愿意去改变呢?
记得央视之前也有一定选拔歌手的节目叫《青歌赛》,从专业性的角度上来说,《青歌赛》是绝对公正公平的。不过《中国好声音》跟《青歌赛》有着本质性的区别,《青歌赛》的专业性比较强一些,而《中国好声音》则更注重商业价值。为了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节目组必须要跟各家媒体平台进行合作,甚至让这些媒体参与到节目当中。显然让各家媒体代表担任评委,是最好的参与方式了。
为什么说担任评委是最好的参与方式,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拿鹅厂来说,鹅厂旗下有多个网络音乐的平台。《中国好声音》通过跟鹅厂的合作,可以让《中国好声音》选手的歌在这些平台上被更多的人听到,说白了就是《中国好声音》需要这些平台把《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及其选手的歌曲推广给大众。既然需要平台来进行推广,那么平台就有权选择到底推荐哪些歌曲。或许媒体代表不是特别的懂音乐,但一定很了解大众最喜欢什么样的歌曲,因为这个是他们的专业领域。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去年的《中国新说唱》,某期节目也请来多个音乐媒体平台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选歌的标准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的。
虽然《中国好声音》一届不如一届,但是相对《青歌赛》来说,《中国好声音》的参赛选手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所以说《中国好声音》的评委中是少不了各家媒体代表的,因为不论是《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还是参加比赛的选手,都要通过这些媒体让更多的观众认识自己。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发布于: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