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丞丞发付费照片一夜赚 480 万?数据有点假,但粉丝经济是真的
范丞丞,范冰冰的弟弟,《偶像练习生》选手,4 月 26 日在微博发了张付费照片。本来明星发个自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这却在今天传了开来:
「60 块才能看原图,结果有 8 万人支付,一早起来赚了 480 万」。
480 万,接近北京一套房,发张自拍就能赚到,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首先需要说清的是,60 块并不是查看单张图的费用,而是开通半年 V+ 会员的费用,开通后可查看该博主的所有付费内容。其次,经爱范儿求证,微博官方向爱范儿表示博主的专属会员数据是不公开的,因此图中数据也完全不具备可信度。
尽管这张流传的网图的说法明显过于夸张,但从其他数据我们还是能窥得微博粉丝经济一斑。
截至发稿前,范丞丞的这条微博转发量超过百万,评论区前排都是「这点不算什么,不破费」。在 4.19-4.25 的微博明星周活动期间,16 位明星 V+ 粉丝群里总互动量达 337 万次。
内容付费,是为知识付费还是为偶像付费
微博的 V+ 会员有点类似早年的小密圈(现改名为知识星球),开通某博主的专属会员后即可查看对方的独家付费内容,还能加入 V+ 群参与讨论互动等,算是内容付费的一种形式。
内容付费是这几年互联网的一个大趋势,类似的关键词还有知识付费、知识经济、知识变现……其实往广了说,报纸杂志也算内容付费,而付费互联网产品最早开始火起来还是在 2016 年。分答、在行、值乎、知乎 live 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2016 年也被人们称为「知识变现元年」。
后来又出现小密圈(知识星球),更重视社区分享和讨论。最近一年存在感刷得最足的则是爆款网课,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模型,标题大体为《7 天摆脱拖延症》类型。今年 2 月份《三联生活周刊》68 元年卡活动刷屏,又给出了另一种纸媒杂志与互联网产品结合的新模式。
一条条梳理下来看,早期的互联网内容付费还是侧重于行业大咖的经验分享,如今最常见的「知识付费」依然是经验分享,只是推广重点由主讲人本身变成了课程本身的刚需和紧迫——即大家常说的贩卖焦虑。
在内容提供者权威不足,无法给用户足够信心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贩卖焦虑来促使购买行为的实现。但这依然无法解决用户的疑虑——我怎么知道文案背后的内容是不是真的有干货?
另一方面,网课质量参差不齐,贩卖焦虑招数被用滥,也导致网课的声誉变得更差,吸引力度进一步降低。
然而,在某些网课把「知识付费」这个词玩臭的同时,三联的年卡还是卖得很好,高晓松的付费音频播放量依然很高,大 V 的专属会员看独家内容看得美滋滋。尽管三联不是个人主体,购买其年卡的用户也是从三联本身的公信力出发,在相信三联不会让自己失望的这种心理预设前提下支付购买。
说白了,安心且活得好的付费产品,本质上依然是粉丝经济。
什么人的粉丝钱最好赚?当然是明星,且主要是流量明星。
交 60 块钱就能看半年新垣结衣的独家美照,而且是其他情敌都没法看的高清无码大图,你交不交?60 块钱说少也不算少,但比起写真集的价格已经可以算是白菜价。
就像其他产品一样,起源领域可能是专业向,最后流量最多、商业化最成熟、活得最好的,还是娱乐八卦。不管你喜不喜欢,看不看得上这些流量小生,人家赚钱的能耐就是强。
对平台来说,做成一个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很重要,这是帮助企业健康运转的一个要素。在商业化方面,微博坦诚到被评价「不要脸」,但不得不承认,微博也的确为他们的大 V 找到了许多赚钱的方法,从接广告到网店导流,微博从不遮遮掩掩。而现在的专属会员、知识星球等产品也给了专业领域的大 V 另一种变现方式,保持创作优质内容,建立粉丝影响力之后,就能做属于自己的社群和独家内容分享了。
流量明星的号召力固然更强,但我仍然希望,坚持做优质内容的创作者和平台能够找到更多变现的路。
题图为范丞丞
网址:范丞丞发付费照片一夜赚 480 万?数据有点假,但粉丝经济是真的 http://c.mxgxt.com/news/view/228803
相关内容
8万粉丝花480万买明星照片 粉丝经济成圈钱游戏?小鲜肉赚钱真方便,那个60元解锁一张付费照片的男明星怎样了?
粉丝经济=卖情怀?流量时代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
“声音”粉丝经济崛起 下一个粉丝付费蓝海在音频
粉丝经济成圈钱游戏:平台借明星营销边界在哪?
粉丝经济成了圈钱游戏 平台借明星营销边界在哪?
粉丝经济或成圈钱游戏:平台借明星营销边界在哪?
粉丝文化启示录:范丞丞的脱粉事件与明星形象塑造
明星也搞内容付费?今天我们聊聊粉丝经济那些事儿
范丞丞模仿粉丝引发热议,动漫二次元圈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