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圈一阵,爹娘不认”?疯狂粉丝形成的深层原因

发布时间:2024-12-17 12:41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粉丝的疯狂”背后 深层的原因。我们经常会在各大平台看到一些“因为狂热追星而失去理智的粉丝”,他们说话没有逻辑,不可理喻,只会一味地维护自己的偶像,甚至不惜攻击他人。我们可能会嘲笑他们,觉得他们没有脑袋。也可能曾被他们疯狂的攻击弄得不堪其扰。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这样的人,就会发现,他在平常可能就是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甚至普通得有些平凡的人。那个在网络上满口脏话,各种乱七八糟的话挂在嘴边的人,在外人眼中,甚至可能是一个品学兼优,有点懦弱的乖孩子。但只要你一开始评价他的偶像,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他会立刻变身,翻脸不认人,说话恶毒得让人开始怀疑人生。

但为什么会这样呢?追星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一个人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追星”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以及“脑残粉”的形成过程。

一.疯狂粉丝的典型特征

2.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今天的重点放在“失去了理智的疯狂粉丝”上。

他们一般极具攻击性,会有组织或无组织地去攻击与自己意见不符的其他人,对“不认可自己的偶像,说自己偶像坏话的人”采取辱骂、人身攻击、乃至人肉搜索等手段予以惩罚,甚至有因为在各个平台接连不断地辱骂,爆出当事人的隐私,逼得当事人跳楼自杀的案例。

他们还有一套典型的,惯用的话术,就像被一个专业的“脑残粉”老师集中培训过一样,说话间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个套路,非常僵化。有趣的是,歌手梁欢曾经发表过一篇《如何开启一段良性讨论》的文章,提出了9条“开启良性讨论的说话标准”,而疯狂粉丝的话语,几乎每一句都触犯了其中一条或多条标准。他们说的话,只会惹人生气,没有任何开启良性的讨论的可能。

1、不骂任何形式的脏话。

(脑残粉经常说脏话)

2、最初发表观点时可以吐槽、讽刺、搞笑,但进行讨论时不讽刺、不吐槽、不搞笑。

(呃……我还没见过脑残粉进行讨论,所以举不出例子,请见谅)

3、不做“动机揣测”。

“你想红想疯了。”

“你是在炒作。”

“你这么说不就是因为XXX吗?”

4、不使用“资格论”。

“你以为你是谁?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你行你上啊!”

“有本事你也XXX啊!”

“等你能XXX再来说吧。”

5、不“混淆概念”。

“XX唱功不好?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XX不够努力?你知道他的才华吗?”

“XX没有才华?你知道他活得多辛苦吗?”

6、不进行“身份定义”。

“你不爱国!”

“你是五毛吧!”

“你就是一个不懂装懂的门外汉。”

7、尽可能少的使用反问句,多使用陈述句。

8、宁可直接且优雅的退出讨论,也不使用“既然你都XXXX了,我跟你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个句式。

比如:

“既然你认为阿信唱功好,我跟你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既然你觉得Beyond是摇滚之神,我跟你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既然你都骂脏话了,我跟你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9、最重要的,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错误言论负责。

二.追星的内在逻辑(投射与价值感缺失)

3.说完了疯狂粉丝的典型行为,我们再来聊一聊,为何“追星”会有这样的力量,让一个普通人,变成失去理智,无法良性交流的脑残粉呢?

(接下来是比较硬核的分析了,所以在没有忘记之前,先给个三连吧!)

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追星”,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行为。从内在逻辑来讲,“追星”,是一个价值感缺失的人,通过“投射”,来获得自身价值感的行为。单听这个定义,可能会觉得很绕,那让我们来慢慢解释。

心理辅导师林文采曾经提出一个“心理营养”的理论。她认为,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几种很重要的心理营养,包括安全感、尊重、无条件接纳等等,才能获得良好的心理成长。如果缺失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缺失得越严重,长大的孩子就越容易有心理问题,更容易成为有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问题青年。其中,价值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营养。她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需要足够的赞美,夸奖和鼓励。如果得不到这些赞美和鼓励,或者更惨,一直被父母打压,批评和指责,就会导致这个孩子价值感缺失。她会很容易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不值得拥有好的东西。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喜欢,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喜欢自己,容易抑郁和自暴自弃。”

而恰好我们中国的家长喜欢实行“批评教育”,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朴素的教育观念。做对了事情很少有表扬,做错了事情却经常有批评和惩罚,导致我们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价值感缺失”。

而价值感缺失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会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想办法补足自己的价值感。其中,“投射”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投射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简单点说,就是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特质,并坚信自己身上没有,只有别人身上才有。

虽然这个词比较陌生,但却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都会做的事情。

比如,我们时常会把自己的负面特质投射出去,来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就像我们可能有点儿自私,但觉得自私这个品质很不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自私。于是就会把“自私”投射到别人身上,去找一个更自私的人,通过不断地鄙视和批判他,来假装我们是一个一点都不自私的人。这是常见的负面投射。

而我们不但会投射负面特质,其实也会投射正面特质。

一个价值感缺失的人,不相信自己有价值。就会把“价值”投射出去。他会在外面找一个自己认为充满价值的物品,事情,或者是人。然后把价值感都投射到他的身上。

那个被投射的那个东西,在他眼中,会立刻变得闪闪发亮,璀璨夺目,充满了价值。好像自己靠近了它,自己也能变得有价值了起来。如果投射的是一个物品,他就会费尽心思搜集、获得这个物品;如果是一件事情,他就会为这件事情奉献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那是个人,他就会爱上这个人,不断地渴望和追求他;如果那是一个明星,那,这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追星活动的开始。

《GQ报道:每个帝国都有它的秘密——鹿晗的粉丝帝国》中,提到有个粉丝说:“你没进过饭圈你不懂。如果你的偶像有件特别厉害的事情,那事情就是挂在你自己身上的一个光环,你会觉得你在和他一起成长。”

偶像这个词,原意就是指宗教或迷信的人敬奉的用泥、木头雕塑出来的神像。人们自己把神像塑造出来,为它涂脂抹粉,然后把它当作神,疯狂的相信它,崇拜它。

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它,和你相信它是什么。

而现代的明星,其实就是偶像,他们和捏造出来的神像很相似。由人们自己塑造,获得人们疯狂地爱慕和崇拜。而他们本身,是泥制还是木制还是石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为他们赋予的价值感,赋予的“神的光环”。

三.疯狂粉丝具有攻击性的个人因素

4.好啦,说完了价值感缺失,说完了投射,现在我们来说说,所谓的“脑残粉”,为什么会那么具有攻击性。

让我们来想象一个画面,一个人造好了偶像,造好了给偶像遮风挡雨的庙堂大殿,正在上香下拜的时候,来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旁观的,客观的人。他要来讨论一下,神到底存不存在。这个偶像真的能代表神吗?还是只是一堆无聊的泥土?

这个时候,制造偶像的人,他的反应会是什么?

他已经把价值感,投射到了偶像身上。当一个人已经投射了价值感的时候,对他来说,那个投射的东西就相当于价值感本身。如果攻击偶像,就等同于攻击他的价值感,攻击他的信仰。攻击他投射在偶像身上的那些正义,纯洁,善良,美丽等等美好的品质。

这难道还不值得拼尽全力去守护吗?

这时,他要保护的,不是这个简陋的,对旁人毫无价值的神像。而是内心里他一直缺失,一直渴望获得,眼看着就要从偶像身上汲取到了的价值感。

因此,他容不下任何一点攻击。

一个人的价值感越缺失,追星的时候就越容易丧失理智。

他会拒绝理解反对者,质疑者说的话。因为理解一个观点的时候,要先尝试,局部地相信它。但一点点地相信,都会让他辛苦造起来的偶像直接破碎!让他重新跌回没有价值感的深渊。

于是,他会使用阴谋论、诛心论,认为怀疑自己偶像的人都是邪恶的,别有用心,居心叵测的。这样,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些观点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跟一个被激怒的脑残粉理论,通常都会发现他们完全无法沟通。

因为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跟你讲道理,只是在不顾一切地证明你是错的。

(你说小鲜肉演技不好,他们说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你行你上啊,你买票了吗,他花你家钱了吗?你了解他吗?知道他有多努力吗?我看你就是嫉妒,就是炒作,就是黑,没有审美眼光,不爱看就别看,谁求着你看了?)

你在试图讲理,但发现他们根本没有道理可讲,恨不得把所有逻辑谬误和常识错误都犯个遍才开心。

你以为你在讨论这个事,这本书,这个剧,这个人的演技到底好不好。而在粉丝看来,你就是在攻击他们的神像。

你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激动,他们也不理解你怎么就看不到,欣赏不了这个偶像有多好。

(脑残吗?是的。

不合理吗?却又未必是这样。)

四.疯狂粉丝具有攻击性的社会因素

5.我们的粉丝经济之所以可以这么蓬勃地发展,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孕育粉丝的广大的良好的土壤。除了普遍的“价值感缺失”之外,还有社会的因素。

《“鹿晗”粉丝狂热与娱乐宗教化》提到,我们国家没有强大的宗教传统,社会快速发展中,原有的观念和信仰在快速崩塌。封建大家庭式的宗族观念也不断瓦解。

大家不认同旧有的信仰,甚至在代沟巨大的情况下,也不愿意认同自己原生家庭。但依旧有社会身份的需求,依旧希望自己能处在一个集体之中,为集体荣誉而奋斗,以集体成员的身份而骄傲。

于是“传统的宗教和政治组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减弱后,各种亚文化成了替代产物。这时,只要一种文化生产有足够的情感感召力和高度社群化,宗教化就是结果。”

粉丝们组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小团体。一个个粉圈出现了,信仰着各式各样的偶像。这些新团体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规范,有了自己的影响力。并开始了脑残粉的养成。

《乌合之众》中说:“一旦民众开始迷信一个人,常常会攀比谁更迷信”,再加上价值感缺失的人,本来就容易狂热。他们很快在内部攀比了起来,谁买的唱片更多,谁能投更多票,谁又能彻夜守在机场发回第一手的照片。

甚至有些公司,会操纵这种攀比。用于提升粉丝的凝聚力,并逼迫粉丝为各种活动,代言掏钱买单。有些更恶劣的,会操纵粉丝们互相攻击。因为社会学早就告诉我们,让一群人团结的最好方法,就是给他们一个敌人。

就像许多黑社会组织的加入条件:为这个组织杀个人。他们知道,只要你为这个组织杀过人,见过血,你的忠诚度就能持续很久。

而在网络时代,它变成了不见血的言语暴力。不要你掏钱,不用你耗脑。只要你一致对外,我们一起骂个人,我们就是一家人。一起肆无忌惮地攻击那些“损害我们偶像的声誉的人”,能带来团体内部的团结,和个人对团体的忠诚。

而对于粉丝来说,恶毒的言语能换来组织的认同,这,也许是个好买卖。

这么一系列的操作下来,粉丝们的言论和行为,便越来越疯狂。

再加上身处群体之中,人们很容易丢掉理性和谨慎。同伴不断互相鼓励,互相验证。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是对的啊,绝对正确啊,这就是为了维护我们心中最纯洁最善良的他啊。

脑残粉们开始慢慢相信,在这些小圈子里,听到的规则和教条,就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相信了那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都是来自于那些别有用心的坏人。相信了这个世界都应该按照他们那套规矩来运转。理智,就这么慢慢的掉光了。

这个时候,他们一旦走出来,跟圈外的人发生冲突,就会有一粉顶十黑甚至顶百黑千黑万黑的效果。

以上,就是脑残粉形成的全过程。

6.综上所述,脑残粉的形成,背后是有很复杂的个人和社会原因的。而他们的所作所为,那些令人反感的攻击行为,只是表面的现象而已。

其实讨论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非常有趣,包括这期说到的“脑残粉”的话题,以及今后可能会谈论的女权,pua和情感暴力。但它们经常只是非常表层的现象。

因此我时不时会有一种隐隐的担忧。

(就好像,我们住在一个小村子里,四季温暖如春。突然有一天,村子里唯一的一口井结冰了。有的人对这口井的结冰非常生气,不断坐在井边辱骂着里边的冰块。有些人对这口井议论纷纷,互相探讨着冰块的形状,颜色和质地。也有人独辟蹊径,开始学会挖掘冰块,加热融化成水,卖给口渴的村民,以此赚取大笔利益。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那口井和里面的冰块,一时周围各种喧嚣和议论。但诡异的是,在关于这口井的议论中,没有一个人提到,我们身边不断下降的温度,以及我们该如何度过一个从未面临过的漫长的冬天。)

(我开玩笑的。现在全球变暖,哪还有什么漫长的冬天)

如果你对我的视频有什么建议,或者希望我接下来聊什么话题,欢迎在评论里告诉我,我们下次再见~

……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过雨红素

网址:“入圈一阵,爹娘不认”?疯狂粉丝形成的深层原因 http://c.mxgxt.com/news/view/252226

相关内容

明星粉丝哪家强?鹿晗粉丝疯狂,赵丽颖粉丝要逆天
疯狂粉丝团: 追星族的狂欢与虚无
古代“追星”:历史上的疯狂粉丝与偶像狂热
粉丝疯狂盲目的爱让明星迷失自我 记者调查畸形“饭圈”文化
亿元买楼粉丝破亿,一文揭秘“疯狂小杨哥”成功密码
疯狂粉丝团
追星粉丝疯狂到几时
“疯狂粉丝”频繁骚扰明星 专家:他们大多生活受挫
权志龙回归:揭秘巨星心理密码,粉丝狂欢背后的深层心理动因
刘德华床下惊现粉丝,揭秘娱乐圈粉丝追星疯狂行为背后的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