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与黄家驹相识,加入Beyond乐队后,他一生的命运轨迹就此改变

发布时间:2024-12-18 09:33

摇滚,一种音乐,一种态度,一种人生。表里不一满身俗味的人,一定无法精准诠释摇滚的意义,因为不真不诚。只有言谈和行动高度一致,性格和作品融为一体,看尽世态炎凉却依然以一身肝胆去拼命的人,才配称摇滚。由内到外的摇滚,黄家驹做到了,他的音乐知音黄贯中也做到了。

关于识人,冯骥才有一言很有道理,世间最难读懂的书其实是人。

的确,如何才能深度了解一个人?又该以何种标准去了解?衣着发型?化妆技巧?谈吐气质?行动做派?性格特征?社会贡献?还是思想层次……外在和内在的指标那么多,让人觉得无从下手,不仅不易操作,而且有时还会误判,出现误判的根源就在于,不够或无法透彻了解对方。

面对生活中的人倒还好,至少可以通过彼此的交集去细细品味,如果是一位距离很远的明星艺人,那就更难了,因为我们不可能和对方长期相处,仅靠一些外在指标显然构不成有力参考,如果恰好这位明星又是一个沉默派,那了解起来简直是难上加难,于是误判也会更加严重。

Beyond乐队的黄贯中就是个容易被误判的例子。

作为队长和主创核心,家驹性格外向,作品接地气受欢迎,还特别擅长语言表达,相对比较容易了解。黄贯中就不同了,不仅不太爱说话,还不喜欢解释,在弹吉他之余,顶多摆几下酷造型,写的歌又有点暴,因此很多歌迷对他不甚了了。那些对黄贯中的误解和偏见,相信你也在网上见过不少。

那么真实的黄贯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走哪条路,冥冥中早有安排

1964年3月31日,黄贯中出生于香港。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早他两年也来到了这个岛上,20年后,他要和这个人携手去铸就传奇,并一路经历无限荣光、成吨非议和生离死别。

还在襁褓里的黄贯中就对音律有灵敏的感知,听到音乐便会手舞足蹈起来。

稍大一些后,每当父亲播放帕蒂·佩姬、多丽丝·戴等人的老歌时,他也在一旁静静聆听。不知不觉间,音乐启蒙悄然完成。

小学时,没有多余的钱购买唱片,顶多是找人帮忙录一些录音来听。这一时期,电台是黄贯中生活里的大宝藏,那里播放的各类精彩音乐令他眼界大开。直到六年级,他才买到了人生第一张唱片,卡朋特乐队在英国表演的现场录音。

被吉他的声音勾住魂魄时,黄贯中却连把像样的吉他都买不起,攒了很久钱之后,这才入手了一把二手木吉他。在初中同学黄颖贤的影响下,很快度过了新手期。这时他也意识到,这辈子怕是放不下吉他了,于是一边苦练琴技,一边试着找人磨合组队。

音乐就像一把魔手,不停地向人发出召唤。为了能对着曲谱自弹自唱,为了让各种弹奏技法日趋纯熟,即使逃课受罚,黄贯中也要坚持练吉他。

整个学生时代,他并没有听过多少香港本地的流行音乐,不过是许冠杰、罗文和关正杰的歌而已,反而对国外的摇滚乐队十分上瘾,如Deep Purple、Led Zeppelin、Eagles等,后来更因此迷上了重金属。

如果命运可以设计,那么老天爷这位设计师是大体公平的。

黄贯中在此之前的所有积累和准备,都是为了那个特殊的时间点到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要认识一个特殊的人,然后义无反顾地跟着对方走。

1984年底,旺角,运通泰酒楼。

Beyond乐队的鼓手叶世荣约黄贯中见面,当时他正在理工学院读设计,叶世荣想请他设计一张演唱会的海报。再过8个月,Beyond要在坚道明爱中心开唱,乐队的第一场公开演出,永远等待演唱会。

这一天,黄贯中认识了黄家驹。这一天,一直规律的命运钟摆出现了抖动。

如果黄贯中不玩音乐,就不会认识叶世荣。如果不专修设计,他也不会被请来设计海报。如果没有认识黄家驹,他可能会留在其他乐队继续担任吉他手。如果这些如果发生了,那么黄贯中的人生将是另一番光景。可是,所有的如果都没有发生。

由于Beyond的吉他手陈时安要去美国,得知黄贯中吉他弹得很好,所以家驹向他发出了邀请。

当时的Beyond可以说毫无前途可言,不仅立足未稳,连温饱都成问题,出人头地只是画饼充饥的美梦。可最后,黄贯中还是同意了。

除了音乐理念合拍之外,在黄贯中看来,家驹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理想主义者。在家驹身上,有许多他不具备的东西,比如睿智和健谈,比如使命感和领导能力。

八载相伴,风雨共度两知音

1985-1993,这八年是黄贯中最开心的时期,有音乐,有吉他,有家驹。与这些比起来,贫困潦倒和籍籍无名实在算不了什么。

黄贯中不喜欢复杂,更不喜欢操持一切,偏偏家驹是那种事无巨细统统搞定的人。这样的搭配,从一开始就很互补。

在短暂的适应期过后,黄贯中彻底融入了Beyond。最初,他只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吉他手,配合家驹的主旋律写一些和弦或solo。对于演唱和创作,他并不太感冒,表现得也不够主动。

无论是吉他技艺,还是音乐认知,黄贯中都深受家驹的影响。

有了默契之后,Beyond的两把吉他成了招牌,两人合作写出了无数经典乐曲。直到今天,这些旋律依然在被人们传唱,他们之间的吉他合作也成了后来乐队们学习的典范。

一个喜欢重金属的人,理所当然地会觉得流行摇滚太软了,但后来黄贯中逐渐明白了,家驹才是对的。流行没有错,不一定只有很重的歌才是好歌,流行也可以有好作品。只写别人听不懂的音乐,对大众形不成影响,那么音乐的意义何在呢?好音乐就是把心里的感情说出来,与听众进行心灵层面的沟通。

在1988年之前,Beyond最多只是偶尝喜悦,个别单曲能进入电台排行榜就已经算巨大成功了,在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几个人只能忍受专辑销量惨淡和乐队无人认可的尴尬。

在制作《秘密警察》时,家驹提议由黄贯中主唱大地。多年后,回忆起录制大地时的心情,黄贯中说:“我本来不想唱,但家驹逼着我唱,我很听他的,最后只能同意。虽然累到吐血,但这个血是为了他们吐,我觉得很光荣。当时就是希望Beyond可以赶快红起来,什么事我都愿意做。”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大地真的爆了,不仅荣获了非情歌和电台排位两个第一名,还入选了1988年的劲歌金曲和中文金曲。

突如其来的成功不一定是好事,它往往是一支乐队最易出现裂痕的时候:原来我唱歌这么厉害?之前没开嗓,如今却一炮而红?是不是可以考虑更进一步,再组个新乐队自己当队长……

大地,让Beyond在香港乐坛站住了脚,让更多人认识了这支年轻的队伍。黄贯中,丝毫没有膨胀,每次面对镜头,他还是站在队长身后,家驹永远是掌控全局的存在。

可共患难,亦可同富贵,实属难得。

虽然乐队出名了,各种广告和演出也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但跟家驹一样,对于香港乐坛的积弊,黄贯中也极度反感。对音乐人来说,不能自由创作内心所想的音乐是莫大的折磨,那种束手束脚无法放开的感觉,简直令人窒息。

1991年,家驹提出去日本发展的想法后,黄贯中并未过多纠结,他明白家驹的想法和野心,因此同意前往。

什么是知音?你去哪儿,我就陪你去哪儿,相互支撑,荣辱与共。

只是人们没想到的是,此去日本,竟是与家驹的诀别之旅。

孤雁哀鸣,十余年负重前行

1993年6月30日,黄家驹在日本意外离世,震动了整个华语乐坛。

本来黄贯中就属于话不多的人,家驹走后他变得更沉默了。难过是毫无意义的,再难过也无法挽救一位天才的生命。后悔是无济于事的,再后悔时钟也无法倒回1991年。放弃是不可接受的,家驹的未竟之路就横在脚下,那路标上,血迹犹新。

将悲伤嚼烂后硬生生地咽下,把思念碾碎后揉进了吉他,在黄贯中手中,一首接一首的悲戚之作先后诞生,歌声宛如孤雁哀鸣。

祭奠家驹的泪,他流得最少。怀念家驹的歌,他写过最多。

下面的路如何走?黄贯中硬着头皮选择了他最不喜欢最不擅长的事,掌控和主导。

从1994年开始,他成了Beyond乐队的创作核心,虽不清楚自己能否力挽狂澜,但他知道他必须这样做。既是为了知己,也是为了团队。

除了1994年那张怀念主题的《二楼后座》,其他专辑完全是不顾一切的架势,对市场零妥协,喜欢什么就做什么,重金属、迷幻、电子等各种曲风均有涉猎,旋律也丝毫不照顾歌迷的接受度。三子时期的Beyond没有定位,他们的定位是Beyond。

家驹离去的伤痕难以平复,家驹离去的原因如芒刺背。黄贯中想得很清楚,他不想再用扮可爱这种失掉尊严的方式去换取奖项,不想再故意写一些偏流行的歌曲去赚取人气,也不想再被唱片公司卡住脖子指手画脚,他只想做家驹一直想做但无法做成的音乐,同时对Beyond曾经不得不承受的那些玩法彻底说不。

1996年连开四场的LIVE & BASIC演唱会,技术精湛配合默契,作品耐听气质硬朗,至今仍是许多乐迷心中的挚爱。充分绽放了本色的三子赢得了各方尊重,从乐评人到媒体再到歌迷,均对三子时期的作品刮目相看。

黄贯中对乐队的付出有目共睹,经常是一张专辑里,他一人包揽大部分作曲工作,不仅编曲方面贡献颇多,就连歌词的输出量也相当惊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已经成了家驹的继任者。

可是没了家驹这根主心骨,Beyond内部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凸显出来。三角形并不一定是最稳定的结构。

随着三子内部矛盾的升级和外部歌迷的站队攻击,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后来的三子默契渐失。1999年,三人决定暂时分开,各自单飞发展。

独自上路的黄贯中并不感到孤独,先是与黄仲贤、恭硕良等人组建了汗乐队,而后几年又连发多张个人专辑。陆续推出的新作,乐器比重继续加大,曲风不拘一格,兼具艺术性和欣赏性,黄贯中冷傲自我的个人风格也日趋成熟。

2003年,吉他品牌Ovation邀请黄贯中担任木吉他代言人,并为其生产了全球首支以华人吉他手命名的Ovation木吉他,型号「黄贯中」。2004年,他又获得了电吉他品牌Fender的指定赞助。

2005年,Beyond举办了告别演唱会,在万千歌迷的挽留声中,三子宣布正式解散。

一道建造了22年的堤坝,本该固若金汤,不想却溃于蚁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是散的时间或早或晚。

黄贯中的负重之行,告一段落。

卸下包袱,做个洒脱自由人

本就不擅长人际交往和维系团队,12年后终得解脱。太累了,而且受累不讨好。

乐队解散后,黄贯中卸下了包袱,也屏蔽了流言,终于不用再背负那些隐形却沉重的担子了。吉他,画笔,爱犬,成了他生活的旋律线,做个洒脱自由人。

因为养狗,黄贯中与朱茵还上演了一段浪漫的宠物情缘,两人因狗狗结识并相爱,2012年朱茵产下一女。

黄贯中:“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那么倒霉,做任何事情都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吗?因为我的运气,全都用在朱茵身上了。”

音乐方面,黄贯中不仅没有停下,反而越战越勇,相继创作了一批出色的作品,发行了《我在存在》、《A小调协奏曲》、《Paul Wong Collection》等精品专辑,并积极参加各类演唱会。哪怕只剩下最后一天,也要继续玩音乐。

关于音乐创作,他的看法与家驹出奇的一致:“我和大家一样长期与现实周旋,幸运的是,我一直把音乐作为抒发渠道,我不会把苦涩的心事和不平的感觉往肚子里灌,这些人生境况都会化成创作动力,化成音乐,令我有把一切记录下来的冲动。”

若从艺术角度去观察黄贯中,会令人大感惊讶。作为吉他手,他始终位列华人乐坛的一线阵营。作为音乐人,他的作品可谓包罗万象,既有广而流传的金曲,也有大把不为人知的深度佳作。作为画家,他的画作价格不菲,常举办高质量的个人画展。作为摄影者,他把照片拍到了孟加拉国,又通过摄影展为难民筹款。多点开花,朵朵烂漫。

若从性格角度去审视黄贯中,他内外的反差极大。既有白羊座的火爆性子敢怒感言,又能对歌迷一脸温和不急不躁。既喜欢接受很多领域的挑战,又能做到对音乐高度忠心深爱不移。既憧憬自由自我天高海阔的冒险,又能偷偷躲在录音室里抱着吉他撸上一整天。孤傲和热情集于一身,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

黄贯中的访谈不算太多,但他说过的那些话都很有分量,甚至让人觉得他是特意要这样说,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无聊的猜测和纷争。

当人们争论他和家驹谁的吉他技术更高时,他说自己的吉他技术八成来自家驹的指导。当人们打算将他捧为Beyond的新灵魂人物时,他说家驹才是灵魂,我们三个已经没了魂。当人们说他比家驹更加摇滚时,他说家驹真正的才华你们没机会见识,我见过,很厉害……

如此种种。

众所周知,黄贯中是不喜欢解释的人。在时间面前,解释是徒劳的,与其费力去解释,不如安心做自己,一切答案终将在岁月中显影,所以他从不为自己解释什么。但他绝不允许任何人指责他的知音,哪怕很轻微。

在黄贯中心里,黄家驹永远占据着一个重要且特殊位置。任光阴荏苒无情淡化,知己的重量也不会减弱分毫。

黄贯中:“因为有Beyond,我的人生才丰富,因为有Beyond,大家才认识我,也因为有Beyond,我的人生才发光。我会好好利用这个光,把我那个先走的朋友还没有完成的梦想好好做出来,希望他看得到,希望他知道我没有一刻忘记过。”

不羞辱知己死去的名声,情愿一生活在家驹的阴影下,沿着队长的路闷头走到底,这已远远超越了知音的范畴,堪称灵魂伴侣。

如今,55岁的黄贯中丝毫不显疲态,依然在音乐和生活中阔步徜徉。对于真诚和自我的人而言,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属于他的摇滚人生才刚刚上路而已。

网址:21岁与黄家驹相识,加入Beyond乐队后,他一生的命运轨迹就此改变 http://c.mxgxt.com/news/view/284738

相关内容

Beyond黄家驹离开28年后,叶世荣黄贯中相继发文,黄家强却另有深意
对于Beyond,叶世荣是见证者,黄家驹才是灵魂
黄家驹走后,他价值不菲的音乐版权归谁?黄家强为何没财富自由?
1993年5月10日 BEYOND 采访实录【黄家驹吧】
来看看这些殿堂音乐人对于黄家驹的评价, 就知道他的影响力了
谁能告诉我黄家驹具体的个人档案!谢谢~~~
他名字叫黄家驹,无数巨星却这样评价他!
黄家強:Beyond的贝斯灵魂
红养人:娱乐圈的神奇现象与明星命运轨迹
声援叶世荣!盼黄家驹生忌演唱会成功举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