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背后的选秀经济学,快女衰落符合一条规律
新音乐产业观察与乐视音乐合作的李宇春WhyMe十年演唱会系列报道继续。据乐视音乐官方微博确认:乐视音乐发起的9.26#李宇春WhyMe十年演唱会直播#预约活动截止到今天预约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且纪录还在不断在刷新中!今次,新音乐产业观察邀请到资深业内人士朱尔摩斯来聊聊李宇春背后的选秀经济学。一个新的角度。
作者:朱尔摩斯
前言
以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为起始点,到2014年选秀转入真人秀时代为止,中国选秀的十年里,可以在百度条目中找到的参与者不下200个。而如果要算上海选队伍,恐怕选秀的涵盖面不下30万人次。
在如此众多的造星节目作用下,新人少男少女一茬接一茬地进入娱乐消费领域。十年过去,如今还能在大众的娱乐视野里频繁出现的都已是凤毛麟角,而李宇春这位2005年的超女头名,几乎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国选秀时代的ICON。最令人惊讶的是,当下的李宇春已经甩开了ICON,大踏步地进入一个正统艺人的养成期,并一路高歌猛进。
每一个文化现象和历史事件都有它的历史成因,这个历史成因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因素,它可以通过分析社会背景来阐述;另一个是经济因素,而我从个人对经济学的浅解来看,经济因素在很多时候可以涵盖社会因素,对于解释现象和事件更有说服力,也更刚性。
李宇春的案例同样可以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回顾和解释。
十年选秀的社会因素
在做这个解释之前,先分析一下2004-2005年的社会因素。
在选秀没有出现在中国电视之前,最火热的电视娱乐节目是模仿秀,当时的《欢乐总动员》、《超级模仿秀》等等这样的节目在不少方面都跟选秀节目异曲同工,最核心的是,它可以让普罗大众通过舞台一夜之间被家喻户晓,降低了成名的娱乐门槛。
(《欢乐总动员》程前戴军颠峰对决)
中国的模仿秀时代比起选秀时代,几乎是昙花一现,如今的《中国达人秀》也只是一档引进的真人节目,跟旧时代的中国模仿秀并无渊源。在模仿秀节目逐渐降温了之后,已经成为娱乐尖兵的湖南卫视启动了第一届的《超级女声》,这个节目有别于中国之前所有的娱乐节目:引入了大众投票机制,以及引入在老百姓眼里一直高高在上又神秘的唱片公司。前者相当于把造星民主化,后者相当于唱片公司为民主投票买单,而这个“买单”是有合约规定的“必须”,也就是说,大众在造星过程中有了当家做主的地位,翻转了过去唱片公司对大众的喂养制。
这两个游戏规则的开发极大地激励了娱乐产业和大众报名。如果这里可以加入经济学原理分析的话,那么曼昆的“激励体质”就是适用的。湖南卫视同时扮演着卖家和公共决策者的角色,“人是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的,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发生变动的时候,人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买家,也就是大众,在收看《超级女声》的时候,成本仅仅是两个小时的电视收看时间成本,但是他们的利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可以在两个小时里体验快乐,最重要的是可以左右比赛结果,超过了体育比赛中的主客场情绪影响度。这个激励规则导致的结果就是,大众自发的上街为自己喜欢的歌手拉选票并通过互联网发动更多的人支持自己的歌手。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需要一个大众适应期,即使是可口可乐这样的超级品牌。可口可乐在1886年被彭博顿发明后,经历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才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非酒精饮料。除了适应期这个社会因素外,第一年的《超级女声》的前三名除张含韵外,特点都并不鲜明。即使张含韵确实甜美得让很多人少男心潮萌动,但如果细心地回忆,中国流行音乐里从来都不缺少甜美级的女性歌手:60-70年代有郑绪岚,70-80年代有程琳,90-2000年代有杨钰莹,所以张含韵的出现并没有撬动大众的审美体系。
一年之后的2005年,超女的决赛阶段,从中国的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都出现了自发的民间拉选票活动,只要是有线电视可以波及的地方,几乎无一落下,全民选秀。选秀俨然已经成为社会话题,在天时地利人和接近完美的时候,李宇春中性形象出现了,平地起惊雷,从嗓音风格到着装打扮,她一夜间颠覆了大众对舞台歌手和明星的观念。即使有后来者,但绝对前无古人。以至于后来一直有争论,到底是《超级女声》成就了李宇春,还是李宇春成就了《超级女声》。
选秀的市场供给和需求
高中的政治课本里在讲通货膨胀的章节里,曾经用过几个小篇幅讲述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原理。当某件新商品被一个厂家制造出来的时候,它的市场需求不会很大,但是处于无竞争状态,所以销售情况很好,这是供不应求;当这件货品的市场需求扩大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厂家在利益驱动下,效仿并制造同类的商品,竞争开始出现,这时候最早出来的那个商品不再独特,销售情况下滑,这是供大于求。
曼昆在《微观经济学》里对需求曲线这样阐释:在每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这里的“价格”可以等同于“大众的消费成本”,即,无论是2004还是2005还是2008,这些年出现的选秀节目,大众的消费成本(有线电视)跟2004年基本持平,但是大众对于需求同类产品的意愿变小了。
2004年出现的《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在经过一年的发酵后,李宇春的出现使得选秀社会效应接近了顶峰,之后便引发了大量的卫视和地方台的效仿,《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绝对唱响》、《花儿朵朵》,甚至是央视也开始制作《星光大道》这样的节目。这就是曼昆说的替代品原理,当《超女》需求上升时,导致另一个选秀节目需求量增加,那么这两个选秀节目就是替代品。
(2005超女三强是超女/快女中发展最好的三位,图为2005超女三强票数揭晓最紧张一刻)
2005年之后的超女都可以在同类中找到替代品,但唯独2005年是一棵独苗,李宇春正好又恰如其分地出现在了这一年的超女,条件极其充分。所以很多人在讨论复制李宇春的可能性,但这个假设本身就不可能成立:如今选秀的边际收益非常微小,选秀节目已经没有复辟的土壤,连土壤都没有,怎么可能复制李宇春的奇迹?而李宇春的个人气质也仅仅只能出现在那个时期,李宇春若还秉持当年的包装思路,她如今也不可能跻身一线艺人的行列。她和她的团队在选秀后,都做了智慧型的转型。
在这之后的湖南卫视仍然拥有着绝对一流的团队和脑洞,但《超女》和歌手的焦点已经被分散,大众有了更多的机会去选择他们喜欢的歌手。在众多选秀节目的包围下,依然会有人突围,比如后来的黄夕倍,央吉玛这样的非传统歌手,但因为李宇春的出现给大众积累了经验值;再者,选秀时代已经进入中后期,需求曲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对出现异类歌手的期待值和惊艳度都不可能再跟李宇春当年的横空出世比较。
选秀的边际效应
所谓边际效应就是,自变量发生变化和由它带来的因变量变化关系,边际效应在应用领域是一个递减的规律。用一个浅显的例子解释:口渴的时候我们找水喝,当我们喝完第一瓶的时候,不再那么干渴但还是想喝,我们又要来第二瓶,第二瓶喝完的时候,干渴已经改善,处于一种喝不喝都无所谓了的情况,即使再继续喝也只是小口小口抿的形式。水的总量即是自变量,每次摄取的水分量即是因变量,自变量递增,因变量却递减。
(从前五届超女/快女冠军的百度指数看,符合边际递减定律)
李宇春之后,市场反响极其轰动,效仿节目层出不穷,观众群体随着社会关注度的火热依然持续上升,但是大众对选秀节目的需求开始减弱,只是这个递减的变化还没有足够大,所以卫视和各地方台仍然可以高举选秀牌找赞助做植入做招商。彼时,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平民造星规模,平民歌手几乎是无成本地进入娱乐产业。
进入选秀末年,选秀这样的形式不再新颖,加上广电总局这只看得见的手开始限制选秀节目,我们再次引用曼昆的供求曲线原理解释:节目制作方(卫视和各地方台)所愿意生产选秀节目的数量也开始递减。随着制作成本的提高以及科技对视觉提出的高要求,每制作一档或一集选秀节目,边际成本就需要大幅度扩大,但是并没有给这档节目带来收视率的大幅度增长。也就是说,这个增量并不能带来超过其增量或等于其增量的边际收益,边际效应的递增是以边际收益的递减为发展的。选秀节目越多,则边际收益递减越明显。当选秀的边际收益进入负增长阶段,就会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新的节目形态,也就是如今的真人秀。
真人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李宇春所代言的选秀时代进入了历史,她的不可复制性无可争议。李宇春从一个选秀人物演变成一个时代符号,这应该才是她被当年《时代周刊》选为封面人物的关键。
后记
在以社会因素为讨论前提的基础上,所有跟市场发生关联的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这两个原理曲线解释,甚至包括摇滚乐、独立音乐。从骚灵到根源摇滚,从长发金属到Grunge再到车库,再到今天的电子和舞曲摇滚,这些风格的流行都在遵循这两个曲线。但是艺术形式跟商品的区别在于,艺术形式不会消亡,它只是会从大众变为小众,之后再从小众回归大众,一直周而复始的在潮流中打转,复古回潮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案例。
这两个曲线同样可以解释小众市场的变化,比如黑胶唱片的销量在近三年内以平均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增率回温,直接引起了黑胶唱片纪录片《Last Shop Standing》收获关注,以及独立乐队和唱片公司对黑胶发行的重新重视。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中唱开始计划重启黑胶业务。
当黑胶回温后,随之而来的低价复刻黑胶唱机业务(比如去年黎文在乐童发起的荒岛唱机众筹)也开始出现。黑胶唱机价格的下降,不但拉动了复刻黑胶唱机的销量,更直接导致了大众对黑胶的需求。在这个案例中,唱机和黑胶就是“互补品”。为重申经济学的在市场判断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最后不合时宜地借“黑胶回潮”的话题,用曼昆微观经济学的“互补品”原理作了这个结尾。
新音乐产业观察独家稿件,如果您一定要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
网址:李宇春背后的选秀经济学,快女衰落符合一条规律 http://c.mxgxt.com/news/view/373928
相关内容
内地选秀“巨星”演化史:1.0李宇春、2.0华晨宇、3.0几时诞生?倪妮背后的靠山,原来是李宇春?
酷狗音乐与李宇春再次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一起走进李宇春的音乐世界
选秀出道11年,李宇春如何成为超级偶像和时尚ICON
她选秀出身至今仍旧长红不衰!粉丝们的疯狂行为引得褒贬不一
选秀明星的五年蜕变 李宇春努力陈楚生坚持
李宇春
IP经济背后的理论机制与创业机遇
揭秘草根选秀明星背后的商业价值和运行规律
李宇春:娱乐时代的符号化与“去符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