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返乡观察|过年如何面对亲戚的问候?背诵“已读乱回”话术成流行

发布时间:2024-12-21 19:21

全文1991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01年轻人面对过年走亲访友的压力和尴尬,不知如何回答亲戚的问候,成为他们头痛的问题。

02近期网络上流行的“已读乱回”策略,通过背诵一段混乱的语段来应对亲戚的问候,反映了年轻人的困惑和无奈。

03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导致亲戚关系的淡化,年轻人与亲戚的交流变得陌生和尴尬。

04双方的换位思考和理解是解决年轻人与亲戚交流问题的关键,年轻人需要尊重和耐心,长辈需要给予理解和支持。传统年俗和亲情的重要性,年轻人应该继承和延续中国传统的年味,通过走亲访友来体现家庭的团圆和亲情的美好。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丁雅文 |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编者按:如今,年轻人对于过年相当头痛。不认识的亲戚、尴尬的问话、不知如何作答的婚姻问题和工作压力,让年轻人下意识想要逃离传统的走亲访友。为何传统拜年年俗会带给人压力?在现代化的转型中我们又应如何应对这种现象?这是本文想要探索的问题。因为只有当过年的走亲访友不再是负担和压力,年轻一代才能真正享受拜年传统,年味儿才能真正回归。

一、“黄龙江”是什么?

寒假在家,看到一则短视频的“复火”。短视频的内容为一位东北女性的一段铿锵有力的表达,但是前言不搭后语,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你有这么高速运转的机器进入中国记住我给出的原理小的时候,就是研发人研发这个东西的管理是阴间政权管”“黄龙江一派全部带蓝牙,黄龙江我告诉你在阴间是那个化名,化名我小舅,亲小舅, 张学兰的那个嫡子、嫡孙。”

图片图源:百度图片

本身视频是去年10月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网上传言这是医学领域的“思维破裂”或语言中枢受损征兆。但没想到时隔4个月“旧梗新用”,这则视频又成为热梗,原因为年轻人过年回家不知如何回复亲戚的问候,就使用“已读乱回”策略,纷纷开始全文背诵这些像被“仙儿”附身才能说出来的词。

图片图源:网络

广大网友灵活运用这些文段,相信并没有嘲笑这位女士的本意。而其本意在短视频的tag上已然清晰,包括#走亲访友必备 #已读乱回 #轻松化解 #过年等,在幽默搞笑的背后,相信也有年轻人面对过年亲戚问候的不知所措与尴尬,而这正是促进这个混乱语段在近期过年短视频中爆火的主要原因。

图片图源:抖音

二、舅老爷?有点难记的亲戚称呼

除此之外,最近爆火的内容还有贴心博主化身“老师”,过年前梳理并教授大家亲戚的称呼。“妈妈的舅舅叫什么?”“爸爸的叔叔叫什么”等关键知识点击中了年轻朋友的心,让大家在年前快速掌握,避免过年时尴尬。

60后、70后、80后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时的场景,大年初一早早穿上做好的新衣服,拿上各种点心、水果,和父母或者小伙伴一起结伴相约去长辈、邻居、老师家拜年。马路上到处都是人,在物质生活不充裕、交通线路不发达的过去,走街串巷拜年声却不绝于耳。当亲戚关系的淡化成为年轻人必须面对的不争事实,我们需要在思考年轻人不知道如何与亲戚交流的真相是什么,以及如何适应并解决这一现象。

图片图源:抖音

三、为何拜年有点尬?如何避免?

第一, 城市化消解了血缘关系连结的条件,地缘与业缘成为主流。以往在农村或城市化程度较轻的时候,一大家人基本生活在一起,有“大家族”样态。而在城市化后,人们现在进入城市定居生活,日常大家都以单位、公司、学校作为工作联系,以“小家庭”作为生产生活单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力量在生活和事业上均变弱,因此以前的热闹不复存在。这一代人的孩子多是自身为独生子女的00后,即为当下的“年轻一代”。在过去20多年的生活中,他们并没有很多与亲戚相处的机会,因此当过年时面对亲戚,不知道如何回复“婚姻与感情状态”备孕计划“工作offer”“月薪”等复杂的私人问题是正常的。已读乱回“高速运转的机器进入中国你记住我给出的原理小的时候”看似是年轻人发癫、不懂事与不礼貌,其实是面对尴尬时的“自我揶揄”。

第二, 时代的转型与变革中总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往的亲戚并不仅是记住称呼名字,更多的是通过事情拥有共同的记忆联结,从人中了解称呼,久而久之能够不假思索地直接脱口而出称呼。现在则更多是像记知识一样,从称呼中了解人。首先要回忆这位长辈和父母的关系,其次像填空题一样进行回答。不熟悉称呼,侧面反映出现代人对亲戚关系的考察从亲情的“情”转变成了逻辑的“理”,且这种知识并没有通过应试教育习得,而是通过家庭教育。因而这种知识的掌握并不牢靠,这也是为何要“年年复习”的原因。在这种状态下,亲戚的问候变成了一种具有代沟的“特殊社交”。年长者按照传统关心小辈,其问候内容、表述方式、态度举止都仿照传统家族,而在传统中大家族的家长是权力与义务并重,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同时也承担起撑起家的重担。因此,年长者也并不会认为自己的询问是一种施压,而是符合他们观念的一种对小辈的关心。但在当下,和长辈一年才能见几次的小辈其实并不熟知,姑姨舅母、叔伯大爷有时候关于婚姻、工作、生活的贴切关心或者过于果断的指点反而让已经在社会上倍感压力的小辈感到陌生、断代,甚至冒犯。

第三, 面对现代社会的这种情况,双方的换位思考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之所以传统与亲情在中国人眼中格外重要,是因为千年来的文化教育与家庭传承,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走亲访友则是其中重要的“年俗”。在对短视频哈哈一笑之余,我们也要思考如何与亲戚保持合适的、良好的交流与互动。长辈面对小辈,要多一些理解和支持,给予精神鼓励。小辈面对长辈,要有基本尊重、耐心与善意。走亲访友中适宜的一问一答、唠唠家常并不是窥探隐私的打扰,而是亲友之间真切的关心。

作为当下与未来传承中国习俗的力量与希望,身为年轻人的我们需要将过去温馨满满、热热闹闹、中国传统“年味”的继承延续下去。时代在改变,科技在发展,但不变的仍是那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中国人对于阖家欢乐、团团圆圆的美好向往。而这种年味,需要通过传统年俗来体现。作为已经在城市中定居的父母,应该给小朋友做出示范,让他们意识到过年走亲访友是正常,以身作则如何与亲戚交流沟通。如果是年轻人,希望大家不要内心有排斥和抗拒,因为我们终将长大,有一天我们需要自己走亲访友,请不要害羞胆怯,大胆迈出家门。

网址:2024返乡观察|过年如何面对亲戚的问候?背诵“已读乱回”话术成流行 http://c.mxgxt.com/news/view/399588

相关内容

2024返乡观察
【左右·深度观察】年轻人过年不走亲戚,就是“断亲”吗?
过年回家,如何应对令人讨厌的亲戚?
广东省朗诵协会方音诵读艺术团优秀作品朗诵会在佛山举行
穷不走亲戚、富不返家乡,很多人听过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
六月走亲戚的由来,古人过年怎么走亲戚 – 百场汇
“春节走完亲戚,身心俱疲”的背后,这些问题你注意到了吗?
回乡记
邓伦回村拜年 明星过年也逃不过走亲戚
一个诗人该如何思念故土?李自国为故乡富顺写了一本“返乡之诗”|当代书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