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谈“人生的意义”:四肢健全时,抱怨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行走奔跑;得尿毒症,又想起长褥疮时;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境遇的比较罢了!

发布时间:2024-12-23 03:48

作家史铁生论述人生的意义,非常直白,他说: “四肢健全时,抱怨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行走奔跑;得尿毒症,又想起长褥疮的时候......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境遇的比较罢了!”

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生于大雪纷飞,按理说是瑞雪兆丰年,可这反而成了史铁生坎坷命运的预示。虽然他已经去世,但他的形象和文字似乎依然清晰如昨,让人难以忘怀。

很多人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而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提出了令人醍醐灌顶的答案。他说:

"我四肢健全时,常抱怨周围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几年后长了褥疮,又怀念起前两年安稳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后来得了尿毒症,又开始怀念当初长褥疮的时候;又过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时间很少,便又开始怀念起刚得尿毒症的时候。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不同境遇的比较罢了。"

我们常抱怨生活有多难,但往往忽视了苦难永不停歇的本质。不断的抱怨只会让我们深陷困境,停滞不前,沉溺于过去的遗憾和后悔。

当史铁生刚刚坐上轮椅时,他愤怒地责备命运的不公,情绪失控,家人成了他情感的出口,特别是他的母亲。然而,母亲从未埋怨,她积极鼓励他,告诉他即使瘫痪,仍能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

母亲为他寻找工作,虽然她自己已经患病,她也在为未来着想。然后,母亲病情加剧,被邻居送上救护车,史铁生才明白一切都太迟了。

母亲成了他一生的遗憾,让他感到内疚。他反省自己的自私和懦弱,认识到人生并非幸与不幸的区别,而是两种不同境遇的比较。他写道:“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母亲的生命教育,让史铁生觉醒,他意识到人生的幸与不幸在于个人的态度。他将疾病交给医生,将命运交给上帝,将快乐和勇气保留给自己。他积极接受治疗,在书房里写下关于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妻子平凡而幸福地生活,和朋友喝茶聊天......尽管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的精神却闪烁着光芒,启发着他人。

从1979年开始,史铁生开始发表小说和散文,创作了28部短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2部长篇小说,以及15部散文。其中,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命若琴弦》备受瞩目,多次获奖。1991年发表的散文《我与地坛》更是中国文坛的佳作。

这篇散文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许多人生遭遇不幸的人在其中找到了慰藉,感到生活变得更加有希望。读者们直言:“1991年的文坛,唯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才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著名作家韩少功表示:“1991年的文坛,即使只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足以让整个年度荣光无限。”

曹文轩也评价道:“《我与地坛》仿佛是与整个人类精神的对话和探索,每个字、每个句子都在强调‘生命虽然充满偶然,但绝不能轻视’这一主题。”

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洞察力和勇气,他认为“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并提出了关于欲望与恐惧的深刻问题。他启示我们要认识到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而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它。

然而,在2010年12月31日的凌晨,史铁生突然离世,享年59岁。按照他的遗愿,他捐献了自己所有可用的器官,他生前曾说:“希望新的主人能帮我继续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史铁生虽然离世,但他将对人生苦难的面对投射到了《我与地坛》中,这个作品既是他内心困扰的象征,也是他积极生活态度的表现。数十年过去,这篇散文依然是文学界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许多人认为,去北京游览,可以不去长城、十三陵,但一定要去地坛,去寻找史铁生的精神足迹。

史铁生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苦难,疾病一直伴随着他,但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以笔为刀,书写了非凡的人生。如果你觉得自己幸运,史铁生的故事将让你更珍惜幸福。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幸,那么史铁生的文字必将给予你希望和勇气。

网址:史铁生谈“人生的意义”:四肢健全时,抱怨环境糟糕;瘫痪后,怀念行走奔跑;得尿毒症,又想起长褥疮时;人生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两种境遇的比较罢了! http://c.mxgxt.com/news/view/430897

相关内容

人生若觉不幸运,劝君读读史铁生
史铁生:双腿瘫痪,又得尿毒症,拒绝白富美初恋,娶了残疾妻子
史铁生紧急住院,医生问他的妻子:要不要救?陈希米回应:不救了
史铁生:一个在绝望之境,开出生之繁花的男人
史铁生:21岁瘫痪,31岁写作,59岁去世,一生堪称“生命奇迹”
干细胞,脊髓损伤瘫痪人士的福音
史铁生:21岁坐轮椅,47岁尿毒症,生前愿望捐献遗体
新闻史铁生:21岁遭瘫痪,38岁喜娶佳人,肝脏移植后59岁离世
《中年觉醒》:你想获得幸福,还是想成为“人上人”?
尿毒性感染=尿毒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