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医互根,契合发展!浅述儒学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发布时间:2024-12-25 00:39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也是儒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儒家思想曾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不可避免地对中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医最重要的底蕴。

•中医对儒者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儒者以中医药为喻,说明平治天下的道理,甚至从中医获得灵感,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如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儒学和中医学无疑都是其重要分枝。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中医的哲学基础、原创思维、医德医风、管理制度也都影响颇深。历史上,中医曾是儒家的必修技艺之一,它护儒者之体、解儒者之困,中医的社会实践反过来促进了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儒学是中医的底蕴

儒学为中医提供哲学基础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司马光《独乐园七咏·读书堂》)这首诗赞扬董仲舒安贫乐道,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在汉代定稿成书,奠定了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

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许多关于医学的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却将医书保留下来。《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的医书众多,如医经类216卷、经方类274卷、房中类186卷、神仙类205卷,但除《黄帝内经》外,大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医学书籍之所以盛而不传,固然有朝代更迭与战乱的原因,但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些用语与主流儒家思想相悖而被抛弃,但其中的医疗技术却被后世医家改头换面后记载在自己的著作中。

汉武帝尊崇的儒术,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派儒学,它以传统儒学为依据,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还有方术方面的内容。新派儒学因此具备了成为医学指导思想的条件,在政府主导,吸收前代医学经验的基础上,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相继成书定型。

气一元论。气一元论源自儒家五经之一的《易》,《易传·系辞》曰:“精气为物”,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东汉王充提出元气学说,将化生天地万物本原的气称为元气。宋代大儒张载提出“太虚即气”说,肯定气是构成万物的实体,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明清之际的大儒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戴震等进一步发展气一元论,使其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中医学以气一元论为指导构建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并奠定了中医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也源自《易》,《易传·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用阴阳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战国时邹衍曾就学于齐国稷下学宫,吸收儒家思想成分,提出“阴阳说”和“五行说”,创立阴阳学派,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阴阳学说,用其解释宇宙的生成、人性和伦理。中医以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认识和阐释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源自儒家经典著作《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相传《洪范》是周灭商后,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的记录。战国时邹衍以五行生克为基础,用“五德终始”解释朝代兴替,使其显赫一时。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五行学说思想,重新排列了五行的生克顺序,并且提出“五行土为贵说”。中医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生克制化关系来阐释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也是儒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中医将其与医学知识、临床实践结合,建立了独特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主要特点表现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后世医家也常吸收儒家思想守正创新,如朱丹溪在程颢“阳常盈,阴常亏”的基础上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在周敦颐太极动静观基础上提出“相火论”,在宋明理学禁欲思想基础上提出静而无欲的养生观。明代孙一奎在周敦颐《太极图说》理论基础上提出命门学说等。

儒学促进了中医原创思维的形成

“虽云道本无形象,形象原因体认生。试验操存功熟后,隐然常觉在中明。”(朱熹《训蒙绝句·体认》)这首诗认为抽象的理论可以通过取象比类获取,通过实践验证,使人豁然开朗。发源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由儒家思想建立的伦理道德,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象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

象思维。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商纣王曾剖比干之心而观其贤,斮朝涉者胫而视其髓,剖孕妇而观其化,被儒家描绘为暴君的典型;王莽曾用囚犯做解剖试验,他被儒家视为窃国大盗。受儒家伦理限制,古代中医难以像西医那样对人体进行深入解剖研究,这促使医家以直观的形象、物象、现象为基础,从意象、应象出发,类推事物规律,逐步建立了中医象思维,并建立了藏象学说。藏象中的“象”,就含有取象比类的意思,如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等。

象思维也源自《易》,《易传·系辞上》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中医用象思维进行临床辨证论治,如脉象、舌象等;中药的命名、性能、归经和炮制,也深受象思维影响,如蝉声清亮、昼鸣夜息,蝉蜕因此可治疗失音、小儿夜啼。

其他思维。《易传·说卦》曰:“乾为天,为圜。”三国经学家王弼解释说:“乾既为天,天动运转,故为圜也。”《黄帝内经》继承了《易经》的圜道思想,将哲学、生理、病理、心理、天文、地理、物候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地认识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将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性,逐步建立了系统思维。

在阴阳五行思想影响下,中医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看待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逐步建立了中医辩证思维。为限制皇权,董仲舒创立“天人感应”说,认为人与自然可相互影响,显示征兆。大约在同时代,《黄帝内经》也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观点,北宋大儒张载提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遂成为中医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

中医医德以儒学为基础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唐代苏拯《医人》)这首诗认为医者不但要有扁鹊一样的医术,还要有正直仁爱的心,不管病人贫富贵贱,都要一视同仁。中医很重视医德,其大多源自儒家思想。

以仁为核心。儒家思想和中医医德均以“仁”为核心。樊迟“问仁”,孔子以“爱人”作答,“医乃仁术”“仁者爱人”遂成为中医医德的核心。古代名医将治病、救人、济世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仁”的表现,如朱丹溪云:“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

以精为抓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刻苦学习,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是儒家对待学业、人生的态度。受此影响,历代名医无不遍访名师,刻苦钻研,以取得精湛的医术,明代大医徐春甫说:“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

以德为原则。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医特别强调医生个体的道德品质修养,将医德作为行医的基本原则,将苍生大医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晋代杨泉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以敬为依归。《礼记》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医乃救人之术,病人安危系于医者一身,尤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孙思邈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

古代医学管理制度源自儒家

“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节选自韩愈《谴疟鬼》)这首诗虽富有神话色彩,但却反映了唐代对医师、灸师、诅师、符师等医务人员的分类管理情况。历史上,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医学,并形成了完善的管理制度。

分类管理考核。早在周代,政府便将巫和医分开管理,医属天官冢宰,巫则属春官大宗伯。将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分工负责疾病治疗,另有内饔、司救、秋官司寇等负责疫情防控、卫生监督等工作。《周礼·天官》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医师负责年终考核医生,根据业绩将其分为五等,每个等次享受相应的待遇。还建立了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制度,《周礼》载:“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进一步完善发展。后世在周代医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发展,如唐玄宗颁布《医疾令》,其中包括较完备的医政管理制度、医学教育制度、医生资格考试制度、公费医疗制度、药物管理制度、传染病的防治制度和违反诸制度及医疗犯罪的惩治等。还将医学教育考试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医学生中的佼佼者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

医药制度改革。如北宋王安石变法,对医药制度也进行了改革。改革医学教育,提高了太医局的地位,大力兴办医药学校;改革药事管理制度,设立“熟药所”,对穷人无偿送药或低价售药;收集民间药方,编撰《太医局方》,后发展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推广成药,发挥其节约药材、便利百姓、价格低廉、易于储藏等优势。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儒家思想曾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不可避免地对中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医最重要的底蕴。

中医学促进了儒学的发展

中医乃儒家之术

“我观卦气先天图,更参岐伯答问书。虽然三坟不可得,此即造化阴阳枢。超然便可会大道,学不至此应非儒。医亦其中一事耳,造妙直与神明俱。”(节选自宋代熊禾《赠医士詹翠峰》)这首诗明确地指出,中医是儒家的一部分,不懂得医学,算不上真正的儒士。

儒者以习医为尚。张仲景说:“(医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此语深合儒家忠孝之道,且具有经世致用的现实意义,古代明君良相、硕学通儒,闲暇时光,往往致力于医学,上保社稷,下安黎民。如唐玄宗曾编撰《开元广济方》,唐德宗曾编撰《贞元广利药方》。宋代的文人多通晓医学,如司马光著《医问》,文彦博著《节要本草图》《药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也多习医,如方以智、吕留良、傅青主、颜元等。

中医护儒者之体。中医长于调理,习中医者多深通养生之道,身体力行,故能福寿绵长。白居易精于医药,有多首养生诗出世,享年74岁,在当时可谓高寿;陆游晚年行医,医术颇高,享年85岁,是宋代诗人中的长寿冠军,这都与他们懂中医、善养生不无关系。

先天不足之人,通过中医药也能获得健康。韩愈是唐代儒学复兴的旗手,也喜欢中医与养生。他在《与华州李尚书书》中说:“(做人应)亲近药物方书,动作步趋,以致和宣滞。”在《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中,历数服食带来的种种危害,颇有见地,“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韩愈的父亲、兄长、侄儿皆壮年而逝,他自己也有早衰症状,《祭十二郎文》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但由于对中医养生身体力行,韩愈享年58岁,与唐代士大夫的平均寿命相仿,这是非常难得的。

中医解儒者之困。生活困顿的儒者,常以医药为生,以解燃眉之急。陆九渊是著名理学家,与朱熹、王守仁齐名。陆九渊家以经营药店为生,他本人自幼体弱多病,对《素问》等医学典籍颇多涉猎,《陆九渊集》中数十处谈及医药,体现出浓郁的医学情怀。颜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卑贱,一生以行医、教书为生。颜元曾以铃医为业,游历南北,足迹遍及关外、中州,增长见识,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中医发儒者之思

“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宋代邵雍《宇宙吟》)这首诗描写了气功修炼心得和“天人合一”思想。一些懂得中医的儒者,通过医学实践活动,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完备,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以中医药为喻,说明修齐治平的道理。如汉代辞赋家枚乘作《七发》,通过互相问答医药养生知识,表现其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思想。柳宗元作《辨茯神文并序》,通过购买假茯神的故事,发出“物固多伪兮知者盖寡,考之不良兮求福得祸”的感叹。宋代苏洵作《审势》,以先进行阴阳辨证才可用药为喻,说明制定政策前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是以善养身者先审其阴阳;而善制天下者先审其强弱以为之谋。”陆九渊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

王阳明年轻时对中医养生十分痴迷,在他结婚那天,因为和道士谈论养生之道,竟然忘了回家,直到第二天,家人才从道观中找到他。王阳明成为一代大儒后,在授徒讲学的过程中,常以自己熟悉的中医药为喻,阐发见解。他用对症用药比喻针对性改正缺点问题,“譬之用药对症,虽芒硝大黄,立见奇效;若不得症,未有不因药杀人者。”用精气神比喻“致良知”思想,“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用医治疾病比喻平治天下,“今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所望以起死回生者,实有在于诸君子。若自己病痛未能除得,何以能疗得天下之病!”

从中医学获取实践经验,推动儒家理论发展。王安石推崇医道,在《答曾子固书》中称自己《难经》《素问》《本草》诸书无所不读,传世有“王荆公偏头痛方”“王荆公妙香散”等,医家医案中屡用之。王安石还通过医学实践作《洪范传》,阐明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王安石认为,水、火、木、金、土是存在于时空之中,具有一定形态和色、声、臭、味的5种物质元素。由于不同元素之间和同一元素的不同性质之间存在着差别和对立,因而五行既相生又相克。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是由对立统一的5种元素构成的。五行是宇宙万物的构成者,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万物的变化,由于五行内部的对立统一没有终止,故推动万物的变化遂至于无穷。

张载是北宋哲学家,也是一代儒医,《邵氏闻见录》载其为邵雍诊病事:“子厚知医,亦喜谈命,诊康节脉曰:‘先生之疾无虑。’”张载认为儒和医为一家,医理通于文理,提出“仁者寿,安静而久长,寿之象也”的观点。张载还根据中医实践发展了“气一元论”,认为:气之聚则为万物,气之散则为太虚,万物有形有象,太虚无形无象,但不论是有形的万物,还是无形的太虚,都是气的暂时形态,气才是宇宙的根本。

中医认为,经常锻炼身体,可使人体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关节活利、筋骨肌肉壮实,减少疾病发生,促进健康长寿。颜元由此提出“动”的观点,《言行录》载:“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他认为格物的“格”就是“手格猛兽”的“格”,并以此批判理学家的主静,认为静坐功夫,使人精神萎惰,筋骨疲软,主静空谈之学日久,必然养成厌事心理,结果遇事茫然。

中医是古代社会重要的实践活动,对儒者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儒者以中医药为喻,说明平治天下的道理,甚至从中医获得灵感,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中医学与儒学高度契合,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为根本,具有互根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医学与儒学相互补充、促进、融合,互相成就,都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璀璨瑰宝。

网址:儒医互根,契合发展!浅述儒学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http://c.mxgxt.com/news/view/475396

相关内容

儒家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关系
尼山儒学对话会在曲阜召开——探寻儒学当代转化与发展
医患关系中医生应如何作为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思想和中医的关系
中医学的思想原则——和
中医和西医,伪科学和真科学?
如何实现中西医的融合与协同?重建中西医科学文化认同是关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分院)
中医与西医的“科学”之争 现代医学的困境与出路
学者防疫调研|透视方舱医院中的医患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