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的《皮囊》|教你如何“认心又认人”
《皮囊》这本书搁置书架已经很久很久了,记得最早买这本书时,只是简单地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
那个时候,刚刚来到北京。
初出茅庐的我急需要学习一些读人、识人的技巧和方法,可无奈,那会儿刚步入社会,实为稚嫩。
所以我想,最好也是最快的方式就是向书本学习、求问,于是便入了这本书。
但是,当时入手之后我并未将其读完。
究其原因其实只是因为书中开篇写到的竟是我最忌讳、也最忌谈及的鬼神迷信,所以为了不让自己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以及鬼神的迷信里,这本书便被长久的搁置了。
但我并未将其处理掉,只是因为对于书中内容的好奇一直未曾放下。于是,这本书就一直这样被束之高阁。
直到最近,重新翻阅书架之书,无意间看到它便下意识的将其取下。
也许是时过境迁,也许是心境之转,再次拿到这本书时,我竟然迫切的想要一口气将其阅完。
都说,对待一本好书会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因为太过喜欢而不忍读完;
另一种则是,因为太过喜欢而期待一口气读完。
没错,这本书于我而言便是后者。
现在的它就像是一个尘封了多年的潘多拉魔盒,如今终于要打开了,这不能不让我为之惊狂、为之欣喜。
而当我真的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仅看序言,就让我觉得这本书被我尘封的时间太久了,内心不免有种小小后悔之意。
但,话说回来了。
同样的一个地方、同样的一个人,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下遇到所产生的感受都不尽相同,何况是时隔好久的一本书呢?
好了,先带你感受一下序言中简单却富有力量的句子---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好吧,你告诉我,还有灵魂。
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
人或许就是一具皮囊包裹着一颗心的羁旅。
西方之巫说: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的他人。
怎么样,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了吗?跟着走下去,你会更加惊喜。
你能想象一个生活在上个世纪,已经九十多岁且没什么文化的老太竟然能说出让你我现在都极尽反思的话么?
老太说:
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
肉体就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在看到这些话后,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在此之前我还真未如此清晰的想过肉体与魂灵竟可以有这样渊源的解释。
而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很多颠覆你认知或是忙碌的你从未想过的问题。
除了书中这位阿太给到人的意外惊喜,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天才文展”和“厚朴”了。
“天才文展”真的天才,因为这个章节是我所做笔记最多,所写感想最多的一个章节。
其中,很多是文展作为一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孩子所说的让我颇为震惊的话,另外就是对天才文展的共情。
你能想象一个小孩子的心思有多缜密吗?(缜密到让人害怕)
比如,他说:
“我们要创造我们的生活”
“你得想好自己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然后细化到一步步做具体的规划”
再看下面这段话:
比如我,未来一定要到大城市生活,所以我计划读大学或者读省城的重点中专。考重点高中再上重点大学,这不难,但花费实在太大了,我家里很穷,估计上重点中专比较合适。
上重点中专,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分数,刚好在那个区间,得有能力掌握住分数。
然而,到大城市只是第一步,我得能在大城市留下去,并且取得发展机会,我必须训练自己的领导能力。
让自己未来在学校里能有机会当上学生会主席,学生会主席就会有很多和各个单位接触的机会,然后我得把握住机会,让他们看到我、选择我。
看到这些话,有没有被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所折服?
然后对比自己的十三四岁,那会儿的自己在干吗呢?想必答案只有你的那个十三四岁的自己知道。
尤其是接下来的这段话,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我要告诉你的是,困惑、一时找不到未来的大目标这很正常,没有几个人能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做好眼前的一件件事情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呀?
这些问题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困扰着我,为何文展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生就活的那么的清晰且通透呢?
这不禁让我更加好奇,更加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后续。
而当我真的看到后续时,我貌似找到了答案。
书中有一段话:
有时候人会做些看上去奇怪的反应,比如,越厌恶、越排斥的人和地方,我们越容易纠葛于此,越容易耗尽自己所有就为了抵达。
看到这里,我知道了,所谓的“天才文展”或许真的有某种天赋,但本质是“天才文展”生病了。
而这种病,药物医不得、医生救不得、朋友劝不得,因为这是在当时那个大环境和他原生家庭的小环境同时衍生的结果。
所以,他若想好,唯有自救。
但,很遗憾,“聪明”的他到最后也没能意识到自己病了。
接下来,我们聊聊“厚朴”。
其实,在我看来“文展”与“厚朴”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着极为相似之处的。
虽然,厚朴在外人看来是那么的离经叛道、不着边际,但其实骨子里的传统与文展却极尽相似。
但区别在于,文展一路精心筹划并切实为之努力,而厚朴则在“用力过猛”处闹着无知。
厚朴本是一个可以成长为真正潇洒、热血的青年,奈何有着一个比之更为“疯狂”和“不着边际”的父亲。
而厚朴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长成了一个只看得到诗和远方,却无法脚踏实地的将灵魂安放的扭曲人生。
他组织乐团,起名为世界,在学校餐厅的演出让他“一炮而红”,他的确热血;
他写诗歌,填歌词,在台湾连锁咖啡厅应聘看似高贵的服务员,他的确潇洒;
他喝酒、谈恋爱,将老师赶下讲台作为他的舞台,他也的确够“青春”......
但殊不知,他所谓的青春只是因为自己的无知。
当他看到梦想背后那芜杂、繁琐的要求时,是否会有耐心,是否具有能力,是否能有足够的接受度---梦想原来是卑微的执着。
他或许也不知道,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的、谦卑的,甚至连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所以,成长的痛只有真正为之努力的人才感受得到,而一个和这个世界的相处之法亦或是与自己的相处之法都找不到的人,是不配拥有这种成长的痛的。
就像作者在书中说到的:
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那么,你是那个活出了自我体系的人吗?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网址:蔡崇达的《皮囊》|教你如何“认心又认人” http://c.mxgxt.com/news/view/544389
相关内容
俞敏洪:刘德华为何给你新书写序?蔡崇达一句回答显《皮囊》分量专访蔡崇达:400万销量的《皮囊》之后
皮囊蔡崇达学生读书笔记(最新4篇)
蔡崇达《皮囊》:弱者抱怨、强者自救、智者渡人
600万销量《皮囊》后,“出道即巅峰”的蔡崇达还会怎样写故乡
《皮囊》之后,蔡崇达长篇小说《命运》出版
读了蔡崇达的《皮囊》才明白:个人命运的好坏,都是个人选择所决定的
从非虚构《皮囊》到最新小说集《草民》 蔡崇达“故乡三部曲”都写了什么
蔡崇达读者见面会:从《皮囊》到《命运》,用八年触碰灵魂的犄角旮旯
《皮囊》作者蔡崇达首部长篇小说《命运》在京首发,主人公依旧是99岁的“民间哲学家”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