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沟通软件、人工耳蜗……科技助力听障群体重获新“声”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助残产品正逐渐成为提升残障人士,尤其是听障人士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听障朋友们目前使用哪些“科技化”、“数字化”的工具?他们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实现无障碍沟通,更好地融入社会,打破信息孤岛呢?记者带您走进听障朋友星星和小森的生活。
星星踏入医院的科室,打开手机的无障碍沟通软件,点击视频聊天字幕功能,视频迅速接通了一名手语志愿者。在手语志愿者的协助下,星星与医生顺利沟通了病情,整个过程仅耗时10分钟。这是以前的星星无法想象的。“以往和医生看病时,用的是传统的纸笔交流或手机打字,至少需要半小时以上。包括沟通、缴费、检查和取药,整个流程要花上半天时间。”
无障碍沟通软件的视频聊天字幕功能
这种高效的沟通方式不仅减轻了星星的压力,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除了这个无障碍APP外,还有实时语音转录翻译文字的手机APP和智能手表等科技助残的产品。前者在远距离收音和转录方面发挥作用,是会议记录的“好帮手”。后者则是一款可穿戴设备,在不方便用手机的时候,听障朋友可以在手表表盘上直接看到实时转录的文字,增加了沟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智能手表
星星向记者透露,自己在番禺区曾接触过提供政务办事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的“晓屋便民服务站”,站内还配备了无障碍辅具和手语翻译系统,方便特殊群体使用。“晓屋里的手语翻译系统采用的是国家规定的通用手语,基本上能顺利沟通。但如果使用广州本土手语,就翻译不了。如果系统能进一步细化,就更好了。”
无障碍沟通软件的实时语音转录翻译文字功能
尽管科技助残方面的产品为听障人士带来了诸多便利,但AI智能手语翻译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星星指出,手形、位置、运动、方向和表情体态是手语的五大要素,缺一不可。然而,目前的AI智能手语翻译缺乏表情,听障者难以准确理解手语的含义。“听障朋友更倾向于使用真人手语翻译,因为真人翻译能够传递表情信息。此外,AI智能手语翻译无法识别方言手语,因为通用手语好比‘普通话’,而方言手语则类似于‘地方方言’,机器目前还难以理解方言的含义。”
星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学习手语,以提高公众对手语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听障人士在社会交往中的障碍,促进社会的包容性。
在听障群体中,还有一部分人能够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听”到声音,重获新“声”。“00后”小森是一名先天性聋人,佩戴人工耳蜗将近20年,他是科技助残的受益者。目前,小森在番禺区的一家言语康复中心担任文职工作,借助人工耳蜗,他能够“听”到声音,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与健听人无异。
小森佩戴的人工耳蜗一体式外机
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进步,外机的体积逐渐缩小,如今最新款的一体式外机可以轻松夹在耳朵上方的头发里,体积仅相当于一个骨传导耳机,非常轻便。由于人工耳蜗的普及率不高,大众对其了解有限。小森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回忆了因人工耳蜗而遭遇的误会:“之前考驾照时,考场工作人员可能未见过人工耳蜗,误以为是用于作弊的电子设备,要求我摘下来。经过一番沟通,他们查看我的驾照体检单后,了解了我的情况,便允许我参加考试。目前我也已经取得了驾照。”
另一款人工耳蜗耳背式外机
对小森而言,人工耳蜗是他的“小耳朵”,帮助他更好地沟通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他渴望像健听人一样听到声音,正常说话。为此,他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纠正自己的发音。在“小耳朵”的帮助下,小森在普通学校完成了学业,直至大学毕业。工作之余,他还成为了公益手语培训班的志愿者,希望帮助更多的听障朋友。
科技无疑为听障人士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了社会的无障碍沟通。然而,要充分发挥科技助残产品的潜力,仍需克服方言差异和公众认知等问题。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教育普及和社会支持,社会的包容度会越来越高。
网址:无障碍沟通软件、人工耳蜗……科技助力听障群体重获新“声” http://c.mxgxt.com/news/view/564827
相关内容
人工耳蜗顺利启动 “无声鸡蛋仔”家庭开启有声人生旅程近90%听障儿童使用人工耳蜗听声学语
突破社交障碍 访谈体育明星的独特之旅
如何科学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1)?
《红毯先生》曝“高情商过年宝典” 刘德华教你应对春节沟通障碍
听障群体认同与听障学生自尊的关系: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
睡眠障碍呈低龄化 专家支招如何找回“好梦”
邰丽华委员:听障者需要享有信息知情权
如何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技能?
课件: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