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白花花的牛奶被倒进沟里,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是不是会想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因为牛奶售价太低,宁可倒掉都不给穷人喝?
如今,同样的场景出现在我们身边,原因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这几天,网络上热传的一个视频显示,大量某品牌牛奶饮品被拆开直接倒入沟渠中,而且在倒牛奶的人背后,还有一整面“牛奶”墙等着被倒掉。出现这一幕的原因仅仅在于,粉丝要为某综艺节目上的偶像“打榜+投票”——如果粉丝想为喜欢的选手“打投”,就要买与该节目联名的饮料品牌,而品牌商将“打投”的二维码放在瓶盖内,所以粉丝必须购买饮料并且打开瓶盖才能投票。
近年来,偶像经济不断发展催生出所谓“饭圈”文化,粉丝为偶像买周边(衍生产品)、租广告位做宣传、投票拉票等行为,备受社会诟病。如今,甚至演变出“只要瓶盖不要奶”“成箱成箱倒牛奶”的畸形现象。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年轻人追星,通常也无可厚非。只要偶像的力量是正向的、积极的,追星亦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无裨益的一堂课。
但时下,一些粉丝追星已追出了正常的边界——发端于娱乐界的“饭圈”内,不同偶像的粉丝在“职粉”的因势利导下,相互抱团,控评、屠版、互踩、挂黑、集体人肉、网络恐吓……“饭圈”互撕不仅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网络暴力,更是吞噬了不少未成年人的时间和精力,危及其身心健康。
“饭圈”文化为祸不小,有关部门也在着力治理并防范。去年8月,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着重治理“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不良网络行为。
然而,“饭圈”乱象短期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以更为恶劣的面目出现。
这一次,除了青少年盲目追星外,涉事企业和平台更难辞其咎——粉丝购买赞助商的奶制品后,扫描瓶盖内的二维码才能为偶像助力。在疯狂的“饭圈”里,与买榜、投票相比,这不啻是一条以金钱为偶像开道的捷径。于是,就出现了令圈外人愕然的“倒奶”场景。
其实,去年发布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就明确规定,“节目中不得出现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
瓶盖内置二维码,商家显然是在想方设法兜售商品;而平台方为了制造话题和热度,默许了这样的做法。在赞助商、平台、偶像、粉丝的各方助力下,共同炮制出“牛奶倒进沟里”的“网络狂欢”。
“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倒牛奶”的做法明显违法。4月29日刚刚通过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应当“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饭圈”出圈,法律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惩戒。
引导青少年正确追星,不只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充斥着金钱、戾气的所谓“饭圈”文化,到了好好清理、治理的时候了。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