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店做群演,戏里戏外都是“命”。
如果说,很多年前,他们大多数选择横店,是出于好奇和“一夜成名”的冲动。现在他们去小镇,似乎有了更明确的诉求:生存,成为明星或者收割流量。
在资本、明星、各种励志故事的多元背景下,横店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横店虽然一直敞开大门,但“畅通无阻”。
如果要求不高,一个想做群演的外地人在横店生存下来并不难。这里的“规则”明码标价:团体演出每天108元;超过10小时,每小时加10元.但这绝非易事。极端的天气,酸酸沉沉的服装,对不能上场的焦虑,都是潜移默化的“痛”。
商店有“两面”,有人认为它是“天使”,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有人视其为“恶魔”:这里是“等级森严”的。群体绩效作为“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意味着背景板,也就是不被尊重的存在。
于是短视频就成了一种谋生手段,从剧组镜头里的“背景板”变成了自己故事的“C”主角。巨大的诱惑下,是汹涌的流量竞争暗流。
他们的确是“藏龙卧虎”。社交平台上出现一个个以“横店团演出”为前缀的媒体人拍摄的“横店团演出生活记录”。这些“日常”活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很难辨别真假。近日,横店群演“造假”和“被造假”的话题成为焦点,一些在社交平台曝光的群演不得不发布“声明”证明自己的清白。
横店,戏外,不仅仅是“生活”,还有交通。
娇子玩风铃在《江湖探案传奇》,受访者供图。
留下还是离开
来横店的人都有自己的“算盘”。成为一个团体表演者是一件几乎没有门槛的事情。18岁到60岁之间,男孩留着黑色短发,女孩留着长及肩膀的黑色长发.只要符合条件,带上资料,到演员公会登记,就可以申请入戏。
但如果把横店的层级划分成金字塔结构,从上到下的顺序是:剧组、演员公会、管理员、群众演员。
团体表演是一块几乎可以忽略的“背景板”。当然,“背景板”在这里也是分等级的。一场普通的团体演出工资120元/天,演员工会拿10%,拿108元。形象好、长相正的“前景”演员,一天的工资是220元起。“特约”是群演者努力进入的更高阶层。因为会被分配台词,所以要求形象好,有一定的表演实力。他们的日收入在500元以上。
店里流行一句话:“以群众为道具,以前景为群众,以特约为前景”。
所以在传统观念里,群众演员很难“混出背景板”。但在追逐流量的时代,这并不那么绝对。毕竟网络的普及也是大众化的,“黑红”也是一种“红”。
很多人在横店习惯了“各奔东西”的人际关系。今晚的酒肉朋友一觉醒来就收拾行李离开横店。
在大多数靠每天108元“工资”生活的人当中,很少有人提到“梦想”。“什么梦不梦,不过是混口饭吃罢了。横店没有梦。”忙碌了一天,某团演出在社交平台直播时这样说道。
有人在直播中问某群主播:“这里不缺人吗?”答案是:“没有比你多多少,也没有比你少多少。傻子都能做的任何工作,任何要求,只要你来。”
22岁的演员娇子(化名)从来没有把“大出风头”作为自己的目标。“我怎么没想过?可能是因为不现实,太难了吧。”她出身于某大学表演系,最初进入横店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横店的一年多,娇子看到了“东方好莱坞”光鲜亮丽背后的浮躁、孤独和悲伤。
娇子有自己的目标。“有一天,有人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想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是一个演员,一个真正的演员。”
在横店,曾经有一个被反复贩卖的美丽泡沫,叫做“一夜成名”。但是梦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你想演戏,可现实是连一部没有台词的戏都跑不了。”
娇子正在经历这种“痛苦”,其中经济压力最为现实。“今天可以领通知,明天可以去玩一天,不行就只能待在出租屋了。”娇子说不玩收入不稳定。考虑到群演人员的流动性,横店的房子大多延续到一月一日。娇子租的单间不大,但是很干净。它有独立卫生间,租金每月500多元。
但在影视“寒冬”下,“一个星期、一个月、半个月没有剧是正常的。”
受访者拍摄的春秋战国城市横店。
自媒体的两种选择
因为是表演系毕业,娇子有机会直接进入复试参加特供演员选拔。普通的团体演出,他需要持有三个月以上的演员证。
在横店,“特招”考试和艺考差不多。娇子前段时间参加了“特供”考试,幸运的通过了一次。考试流程是拿考试题,随机抽取两人一组,有40分钟准备时间。“我记得我表演完之后,两个考官都很认真,我感觉这次可能考不上。”娇子的记忆,却终于顺利的过去了。“考官说我们的台词还不错。”
特殊演员考题,受访者供图
在娇子的《流浪》里我是幸运的,我玩得很开心。前段时间我拿到“特供”后,交子戏班有些眉目了,一个月收入6000到7000左右。对于普通的群演来说,最后一个月能有一两千元就不错了,因为真的是“僧多肉少”。
如果说前几年来横店的人是靠跑戏班为生的话,现在有些人来横店,初衷就是做“自媒体”。娇子同意这种说法。
“其实这里很多人都在经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现在剧组在找演员,他们也看重流量。”娇子坦言。“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做社交账号,脚踏实地脚踏实地吸粉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做一个真正的流浪博主并不容易。
夏天穿铠甲,是所有团体表演的噩梦。横店夏季时间长,最高超过40度。几斤重的盔甲穿在身上,是一种“无缝”的包裹,是一种不透气的“窒息感”。
“我早上四五点上班,有时候要穿着盔甲在现场等。休息的时候可能连舔手机都不想。回去就恨不得扑倒在地睡觉。”娇子说,她还是很佩服真正的“流浪日常”博主的。
我记得娇子最早上班是凌晨2点,是大场面。等所有的团戏都化完妆,已经五六点了,然后我们就开拍了。
“你以为是夜场戏吗?错了,这其实是一部正经的白天戏。”
横河夜剧拍摄采访对象供图
“真真假假”
前段时间横店群演在社交平台集体“打假”,也影响了一些做自媒体账号的群演。他们不得不站出来声明“争取清白”,包括娇子。
黄河新记者了解到,在横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群演“造假”引发舆论风暴。被指“作伪”的群演,疑似不是真的工作,而是花钱做模特,拿着景区年卡在景区拍视频。
在娇子看来,自媒体有剧本是行业内的“秘密”,本身无可厚非。而那些被诟病的假群演,却在视频中制造一个信息,说在横店跟明星玩很轻松,天天都有演出,既赚钱又好玩,这不仅是对演员行业的不尊重,还可能引发网友跟风。
之所以有这种认知,是因为娇子有时会收到一些网友和一些未成年人的私信,询问“群演怎么办”。“我告诉他们想当演员,参加艺考。但他们说看了视频觉得团体表演很好,很放松。”娇子说,之前不知道为什么网友会这么想,直到刷了一些疑似假团表演的视频才明白。
“有些看起来是假的。他们之前应该真的跑过,了解过流程,否则不可能这么真实。”娇子说,但也可能是工作真的太累了,远远比不上自媒体的收入。
“其实真正的群演生活并没有那么精彩,或者说很无聊,网友也不一定喜欢看。”娇子说。
“双面包容”
在很多人眼里,横店是一个很包容的地方。它张开双臂欢迎各种各样的人:影视圈的“大腕”,优秀的演员,有着各种梦想的团体表演者。在所有的漂泊者中,“漂泊”可能是最容易生存的。
在考上“特长生”之前,娇子一直在跑戏曲。这段经历也让她感到非常焦虑,其中之一就是她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有人说过,横店的团体表演,就是你要把自己交给各种标准去“打分”。店铺真的很写实。很多时候不看你的人品和工作能力,只看你的高瘦小脸白。
每个人都要被选上,自我怀疑在横店是一种非常容易的情绪。
我记得娇子曾经被剧组里的一个助理导演委婉地告诉过她,“你挺适合做幕后的,但可能演技不太好。”画外音的意思是“想在这个行业,长相条件不适合。”
为此,娇子久久出不来。
“再比如,同样的演技片段,在一些人看来,觉得你演得很自然,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却觉得你一点戏都没有。”娇子承认自己总是陷在需要反复认知的自我怀疑中。这让她感到不舒服。
但正是这种“挑战”,让娇子一直愿意留在横店。这里的包容度和自由度都很高。“有时候看似评价单一,但单一的反面可能是更大的自由。”
“有一天,我可能也会离开横店,但那时候我应该已经足够强大了。”娇子说。
店家给了想当演员的娇子一个机会,又一个漂泊的机会。对于很多“漂一族”来说,通过短视频的曝光,可以满足很多人对娱乐圈的好奇心。至少他们在两寸之间的手机屏幕里成为了自己的主角。
新黄河记者:东学
编辑:韩露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