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脉·人物|朱子与茶
武夷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茶区,穿越数百年时光,透过袅袅茶香,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位先生正在品饮武夷茗茶。
这位先生正是朱熹。
朱熹雕像(来源:武夷山新闻)
武夷山氤氲的茶香深深地影响了朱熹。
年少时,朱熹定下生活准则:
茶取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从不奢侈铺张。
他还在武夷山水帘洞三贤祠题下一联:
山居偏隅竹为邻
客来莫嫌茶当酒
在武夷山五夫里生活期间,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朱熹说:
近日一种向外走作,心悦之而不能自已者,皆准止酒例。戒而绝之,似觉省事。
——宋·朱熹《答张敬夫》
以茶代酒,心神“似觉省事”,是朱熹品饮香茗的真切感受。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但是他无心于官场,只当了40天的官,就辞官回乡,讲学倡道。
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准备在建阳云谷山修筑晦庵草堂。
其间,即便生活清苦,朱熹也坚持著书立说,并在草堂之岭北培植了百余株茶树,以“茶坂”为名,赋诗《茶坂》:
携籝北岭西,采撷供茗饮。
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云谷二十六咏》其二十二《茶坂》
建阳云谷山茶园(陈国海 摄)
朱熹还时常携篓去茶园采茶,推广茶叶种植,并引以为乐事。朱熹知漳时,在州府百草亭园圃种植茶叶,而且在当地大力推广。朱熹知南康军时,撰写《劝农文》,推广茶叶种植栽培。他回婺源扫墓时,还带去十余株茶树,种植在祖居庭院内。
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兴建武夷精舍。在这里,他授徒讲学,聚友吟诗,培植茶树,斗茶品茗,以茶论道,写下《咏武夷茶》《茶坂》等诗,使武夷茶名声大振。
朱熹的文公茶,又名“臭叶香茶”。据《续茶经》中引用《随见录》的记载:
武夷五曲朱文公书院内,有茶一株,叶有臭虫气,及焙制出时,香逾他树,名曰“臭叶香茶”。
在武夷精舍前的溪中,有一奇石,石上有臼似灶,朱熹常邀友在此煮茶论理,并赋诗《武夷精舍杂咏·茶灶》,写尽品茗之惬意: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同时代的杨万里和诗,说在太湖之滨的茶灶飞到武夷山了: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宋·杨万里《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其十一《茶灶》
好友袁枢也欣然唱和,说想驱舟到溪中品上一杯佳茗:
摘茗蜕仙岩,汲水潜虬穴。
旋然石上灶,轻泛瓯中雪。
清风已生腋,芳味犹在舌。
何时棹孤舟,来此分余啜。
——宋·袁枢《武夷精舍十咏·茶灶》
三友唱和,成就九曲溪上品茗论学之佳话。
茶香在书香中历久弥新,来到武夷山听学的众人对武夷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茶香、书香不只飘散在武夷山,也润泽着朱熹走过的地方。
朱熹曾在松溪县境内的湛卢山建造“吟室”,读书著作,教化民众,开启学风。
据说,朱熹所居住的湛卢山四处都有茶,他曾在松溪清凉寺高僧指导下参与制茶。
从小长于茶香中的朱熹,与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相比,显然更通茶性。他在品饮之余,还善于以茶喻理。
在武夷精舍治学期间,也是贡品建茶最盛之时。朱子对以北苑贡茶为代表的建茶情有独钟,其评价之高,可谓无以复加。
在《朱子语类·杂类》中,朱子在比较建茶与江茶时曾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
又说:“南轩集云:‘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如台阁胜士。’似他之说,则俗了建茶,却不如适间之说两全也。”
朱子将“中庸之德”,即儒家最高之道德赋予建茶,对唐宋茶道进行生动阐述,认为品饮建茶可以体会中庸之道,从而激励茶人践行中庸之道,做君子仁人。
建茶茶园(吴震 摄)
在《朱子语类·卷十五》中,同样记载了另外两则关于朱熹在教学中以茶喻理的语录。
一则是强调“一味茶”,即做学问要专注一门,对理学要皓首穷经,一以贯之:
如这一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底滋味,便是有物夹杂了,便是二。
另一则是以品茶先苦后甘的特性比喻追求天理的过程:
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
问:“此理如何?”
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
这些,都反映出朱熹对茶性的深刻理解。
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遭遇“庆元党禁”,理学被斥为伪学,其大弟子蔡元定被贬,客死他乡,众多弟子也遭受牵连。
朱熹人生陷入低谷,赋诗题匾时往往不敢签署真名,常以“茶仙”落款。
在古田县蓝田书院的一处“引月”碑刻上,朱熹就在左侧署名“茶仙”二字,此字迹至今仍旧清晰可见。
茶,或许是朱熹最后的心理寄托。
庆元六年(1200年)四月,朱熹在考亭书院逝世,终年71岁。
一杯茶,在风雨飘摇的南宋时期,依旧散发着幽幽清香,见证着这个时代“和”与“战”的焦灼,“理”与“欲”的对峙。
而在闽北,由朱熹创办或重修的书院中,这缕茶香,也伴着朱熹师徒,散发出理性与独立的馨香。
茶树,至今依然生长在武夷山九曲溪畔。
茶香,穿越百年光阴,醇香如故。
朱子的茶诗
朱子写过许多关于建茶的诗句。
在写给休庵住持的《云谷二十六咏》其二十六《休庵》中,他题道:
别岭有精庐,林峦亦幽绝。
无事一往来,茶瓜不须设。
意思是极其珍贵的茶是不能用来相互赠送的,而只可以共同品饮,才能以之为趣。
朱子在参加其表兄邱子野家的茶宴时,赋诗《咏茶》:
茗饮瀹甘寒,抖擞神气增。
顿觉尘虑空,豁然悦心目。
朱子在武夷山兴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聚友著作,斗茶品茗。他的《春谷》令武夷茶名声大振: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根手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障何妨为客开。
饮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
朱子和张敬夫、林泽木等友人在席间茗饮唱和时,赋得《夜得岳后庵僧家园新芽》一首:
小园茶树数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尝。
虽无山顶烟岗润,亦有灵源一派香。
从这首诗中可知,此次茶宴,设在一处茶园里。茶宴中所品之物,皆为园中自产。所品之茶,虽无天地岚气育润,也无顶翠寒山岚温熏,却自有茶灵香韵。这首茶诗道出饮茶体验后体味出的“至和”茶道境界。
可以说,朱子对茶的理解,是一种感觉经验,它是引发一种朱子个人生命体验之喜悦的感觉经验。
如此诗风,证明朱子已达到融通自然、体悟中道的“至和”气象与境界。
朱子云:“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在他看来,建茶亦是如此。朱子对茶理思想有过准确表述,且这种思想背后也包含着朱子对茶道哲学及人生境界的思考与追求。
据《朱子语录·杂类》载:
先生因吃茶罢,曰:“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
问:“此理如何?”
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礼本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
朱子认为学习过程中要狠下功夫,苦而后甘,方能乐在其中。在多年的品饮中,朱子品出了茶与道的相通之处,阐明了“理而后和”的大道理。
朱子崇尚刘凝之退隐西涧种茶著述之高节,为之修清净退庵,新建静隐亭,作《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五《西涧清净退庵》诗赞:
凌兢度三峡,窈窕复一原。
绝壁拥苍翠,奔流逝潺湲。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
壮节未云远,高风杳难攀。
深寻得遗墟,缚屋临清湾。
坐睨寒木杪,飞泉閟云关。
兹游非昔游,累解身复闲。
保此清净退,当歌不能谖。
他在《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诗中说:
蹑石度急涧,穷源得灵湫。
谽谺两对立,喷薄中怒投。
何年避入世,结屋栖岩陬。
嘉名信有托,故迹谁能求。
我来一经行,凄其仰前修。
邻翁识此意,伐木南山幽。
为我立精舍,开轩俯清流。
多岐谅匪安,一壑真良谋。
解组云未遂,驱车且来游。
嘉宾颇蝉联,野蔌更献酬。
饮罢不知晚,欲去还淹留。
跻攀已别峰,窥临忽沧洲。
下集西涧底,沉吟树相穋。
玉渊茗饮余,三峡空尊愁。
怀贤既伊郁,感事增绸缪。
前旌向城郭,回首千峰秋。
参考文献:
1.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二十册、二十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朱子和建茶》,陈丽芝,闽北日报,2023年2月14日;
3.《朱子与松溪茶》,施成就 施秀兰,闽北日报,2022年1月27日。
网址:八闽文脉·人物|朱子与茶 http://c.mxgxt.com/news/view/696540
相关内容
【刺桐文脉·最闽南】闽南“泉”味道:来泉州“吃桌” 品闽南生活朱子与松溪茶
【九曲流觞】北苑——中国茶文化史上璀璨的明星
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
闽台饮食文化关系探源
闽南方言的流播与闽台文化认同
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
福州晚报|新闽菜如何出圈?政协委员热议弘扬闽菜文化 讲好闽菜故事
闽南美食果子汤作文;果子汤怎么做好吃窍门
厦门很多饮食特色反映出闽南文化,推动厦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