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于正、拍杂志、上综艺?短剧男主开始走流量路线

发布时间:2025-02-24 03:45

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短剧风头正盛,演员也顺势出圈。

春节期间高热短剧《好一个乖乖女》的男主柯淳,近期拍摄的某时尚杂志,开售一小时不到已经卖出8000多本,开售24小时销量突破70万。

不得不说,近期关于短剧男主的动向持续刷屏:拍杂志、上热搜、疑似还要参与演技类综艺录制,大有从竖屏跨入横屏市场的趋势。

已在短视频平台积累了一定人气的短剧男主,如今要闯荡流量江湖,有戏吗?

二代上桌

短剧男主上桌,并非今年才出现。

微短剧市场初具规模前,就有一批预备役演员入局。

比如被称为“短剧一哥”的孙樾。接触竖屏短剧之前,他曾在多部电视剧中出演配角。搭档徐艺真在短剧赛道演霸总、董事长走红后,孙樾继续与她合作了约20部作品。

这正是短剧男主典型的成长路径。

要知道,短剧市场周期短、更新快,十几天就能拍完88集。持续不断的输出,才能保证不被市场和观众遗忘淘汰。而CP和尺度,又是剧集出圈的两大利器。

所以,一般来说,短剧男主凭借一部剧热度上升之后,会继续搭档该剧的女主,维持作品产出。固定CP有默契有火花,也更为受众所喜爱。比如,孙樾X徐艺真、曾辉X韩雨彤都是短剧届的热门组合。

当然,一代短剧男主中,也有打破循环,成功破圈的例子。

丞磊就曾通过横屏短剧《虚颜》出圈,而后跨入长剧圈,出演《颜心记》《云之羽》的男二,如今已有二番男主大IP《锦月如歌》待播。

如果说丞磊代表着早期短剧男主出圈的可能性,那么以柯淳为代表的二代短剧男主,已经迈向了新的阶段。

春节期间上线的短剧《好一个乖乖女》送男主柯淳出圈,助其在短视频平台涨粉百万,一跃成为短剧届男流量,与何健麒、曾辉、马小宇共同评为“短剧F4”。

在顶着角色光环吸粉后,柯淳不仅在短视频平台拥有了自己的“专属BGM”,还登上时尚杂志二月刊封面,近日又被传出或将参与演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2》的录制,一连多日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显然,柯淳走的是传统演员上桌的路子。

无独有偶,何健麒登上综艺《你好星期六》,柯淳、曾辉的杂志首封陆续官宣,刘擎则签约了于正的欢娱影视。

网传将于3月开机的于正新剧《玉茗茶骨》,除了有侯明昊、董思成,还集合了李菲、何健麒、刘擎三位短剧男主。

由此看来,二代短剧男主们的流量化进阶尤为突出。

这自然与行业的迅猛发展有关。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去年12月,红果短剧的月活跃用户规模仅次于优酷。经过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真正坐稳风口。除了经济价值之外,短剧正慢慢拓展出“造星业务”。

比肩流量?

那么,冉冉升起的短剧流量们,会影响如今的流量格局吗?

作为短剧爱好者,剧集宣传何言觉得,柯淳如今的流量已经超过不少无作品播出的男明星。“反正都是因为角色滤镜爱上的,爱一个不存在的人,爱谁都是一样的。”

尤其在看了近期播出的几部大IP现偶之后,何言感慨道:“现偶真的太容易过时了,短剧才是打开现代剧的最好方式,尺度大、周期快,又快又上头,观众代入进去,也会产生角色滤镜。”

总结来看,短剧男主进军流量圈子,优势在于新鲜感、作品助推。

传统流量明星依赖影视剧、综艺等大型项目积攒人气,而短剧男主的走红相对而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种更加灵活和快速的造星模式,已经吸引了不少经纪公司、制作公司的注意。

华策影视、柠萌影业都在2023年左右开始上线短剧,完美影视更是在一年半内推出了11部短剧,2025年,欢娱影视出品的《吉天照》播出,耀客则推出了《九重紫》衍生短剧《昭世录》。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声音。

艺人宣传阿淼认为,短剧男主不可能在包装上比肩男流量们。依托剧情和氛围,一旦脱离滤镜,就是无效出圈。

在阿淼看来,且不说颜值身材能否经受住长剧镜头的考验,想成为流量,首先得具有个人特色,“目前我还没发现哪个竖屏演员有流量的潜质,可替代性太强了。其次,比起男流量,他们的主要受众和男网红更重叠,大多是愿意打赏的榜哥榜姐。”

最后,没有专业团队的评估和包装,有些黑料一大把的短剧男主也很难实现粉丝留存。“那些没签约公司,个人对接工作的短剧演员,其实根本判断不出来什么工作重要什么工作不重要。”阿淼说。

制片人Leslie也赞同这一观点。短剧届还未出现成熟的造星思路,独立接洽工作的短剧男主很可能错过曝光和机会。

据她所知,柯淳目前拒绝采访、不接商务,档期已经排到了6月。“我听说,某卫视的S+级综艺项目找他参加,他当时没回复,后来就不知道了。”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流量江湖,在资源、团队支持等方面相对薄弱,对他们的长期发展必然有所掣肘。所以,在短剧男主和流量之间,仍有一道清晰的界限。

仍在观望

“我不会考虑。”

被问到是否会选择短剧男主出演自己的剧集,制片人陆路果断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对于部分制片人而言,短剧男主们已有作品和讨论度,如果能在长剧中出演配角,从营销宣传角度来看也有助益。

更何况,在观众“长剧应该学习短剧优点”的呼声中,也有不少传统制作方在研究短剧的模式,合作短剧导演、短剧男主,都是求新的选择。

Leslie就是其中的代表,她愿意给具备真正表演能力的短剧男主们机会,也愿意给自己一次试错的机会。

“很多演短剧的人其实也是科班出身,但是如果是短视频出身的那种,只会演短剧,那就是两回事了。毕竟短剧表演其实只需要情绪,能较为准确给到一种简单的情绪就行了,声台行表上的要求都几乎是没有的,但电视剧这四项至少需要达到基本要求。”

只是,在陆路看来,长剧和短剧赛道不同,需求不同。

“短剧有短剧的特定性,长剧有长剧的特定性,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给谁看的,不是啥火就一窝蜂扑上去,别一天天的短剧火了,创作方法也学短剧,演员也用短剧的。”陆路十分反感行业内普遍的跟风现象。

尤其在长剧越来越低迷的当下。陆路觉得,长剧要拼的是编剧能力、拍摄能力、策划能力,拼“谁更把观众放在心上”。

此外,对于短剧男主的流量化之路,资深行业观察者当当也提出了新的思考。“现在有一种认知是,微短剧演员其实有很多已经出圈了,是可以带动一定流量的,但这种认知可能是有偏差的。”

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微短剧的受众与目前还在看长剧的受众本身的重合度就没有那么高,“如果你有稳定的长剧观看习惯,大概率你不会是微短剧受众。”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容观看习惯,要消除差异、让受众形成全新的消费取向,并不容易。而微短剧的性质也决定了,观众并不会对演员形成稳定的捆绑和追逐,更别说这种跨领域的追逐。

“真正具有号召力、可以把受众从微短剧领域带到长剧领域的,我觉得可能几乎是没有的。至少从微短剧市场近一年的形势来看,热门演员翻台的速度真的挺快的。”当当说。

总体而言,对于短剧男主的流量化发展,业内仍在观望。

虽然我不会考虑,但不是已经有人在考虑了吗,看看咋样呗”,陆路补充道。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网址:签于正、拍杂志、上综艺?短剧男主开始走流量路线 http://c.mxgxt.com/news/view/737004

相关内容

短剧演员攻占时尚杂志封面
德云社开拍偶像剧,在流量的路上越走越远
为“情绪价值”买单,喜剧综艺掀起流量狂欢
罗志祥:出道 25 年,如何成为短视频时代的顶级流量?
周星驰首部短剧上线,明星入局短剧意味着什么? 正观新闻
短剧演员,何时上桌?
快手短剧:线上的戏剧村
明星励志简短正能量小故事
剧综融合:长剧靠粉运,短剧靠后链,变现是王道
搞笑女融梗造热歌,王乃迎的短视频爆火之路|流量观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