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匹马:三毛和琼瑶3次会面,让我们看到琼瑶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不知道有多少七零后八零后喜欢三毛的作品?
对我来说,三毛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年轻时,曾经捧着她的书彻夜不眠不休地看。
后来,荷西去世,又陪着她掉泪。
这几天因为写琼瑶,就去看了和琼瑶有关的书和采访,再次看到三毛这本《送你一匹马》。
这本书是合集,以送你一匹马命名。
下午在阳光下重温这本书,看到三毛和琼瑶的第二次会面,再次落泪。
以下内容为三毛书中的描述,随着这位才女的笔尖,让我们再次去认识不一样的琼瑶。
在书中,三毛写她和琼瑶的三次会面,尤其是荷西去世后。三毛和琼瑶的会面,让我们看到琼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同时,三毛用美丽的文字,也描述了她在这三次会面中不经意的成长。
01
第一次会面,三毛的忐忑不安和琼瑶的大书架
三毛家姊妹四个,琼瑶刚出书时,三毛正休学在家。她喜欢从报纸上看琼瑶的小说。
那时候,琼瑶对她而言,是现代偶像般的存在。是她人生中永远也触碰不到的高光存在。
那时候,报纸上连载《烟雨蒙蒙》,三毛每天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不看完琼瑶当日的连载,她就觉得那一天没法开始。
三毛这话一点也不夸张,琼瑶的文字在当时的台湾的确有这样的魅力。当时的琼瑶与三毛,等同于现在的粉丝追明星。
所以,三毛做梦都没想到,她有朝一日竟然有缘和琼瑶做朋友。
三毛读琼瑶小说的时候,她的小弟弟才读小学。
多年后,她的小弟在上大学时遇到一件事情,是琼瑶和平鑫涛出面解开了一个结。
至于这是个什么结,三毛书中并未提及。
当时,三毛母亲曾经去看过琼瑶,但三毛当时跟琼瑶并未见过面。
后来,三毛给皇冠供稿,很快成为皇冠的特约作者。
她回到台湾,想见琼瑶,但因为她住在父母家中,客厅很小。客厅的环境也不方便她接待朋友。
于是她去了琼瑶家中。
那天她穿着一件灰蓝上衣,那是她结婚时的新娘衣服。
她穿着自认为很好的衣服去见少女时期偶像般的存在。
因为沙漠日头毒,新衣服晒几次就会褪色。
所以,她自认为的新衣,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件旧衣服。
可是,她却被琼瑶吓住了。
因为害怕,她很少说话。
所以,她们俩的第一次见面,一直是琼瑶在说,三毛则捧着茶杯拼命喝茶。
三毛在原著中写道:
陈姐姐,我们第一次见面,双方很遥远,因为我认识的你,仍是书上的,而我,又变成了十几岁时那个在清晨台阶上拖着下巴苦等你来的少女,不知对你怎么反应。
距离,是小时候造就的,一旦要改变,不能适应。而且完全弱到手足无措。
这是三毛第一次跟琼瑶见面,她完全是一个崇拜者的心态。曾经的琼瑶在她看来是那么高不可攀。
所以,当琼瑶带着热情的笑容关心地询问她时,当琼瑶一次又一次为她填满茶杯时,她是感动且不可置信的。
尤其是,当她看到琼瑶的那个大书架时,她更是为之震撼。
她也是爱读书的人,她知道这么一个大书架,意味着琼瑶的阅读量有多高。
有人说琼瑶之所以写出那么多小说,都是平鑫涛带给她的灵感,这话有一定道理。
但琼瑶的歌曲,词曲,那么受欢迎,却跟她广泛的阅读分不开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输入,又怎可能一部接一部地写小说,写剧本?写歌词?
一个人经历再丰富,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她的小说怕也不能占据文坛长达几十年,被读者如此喜欢。
所以,琼瑶能写出那么多的书,跟她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02
第二次会面,琼瑶缠了三毛7个小时,要她承诺不自杀
荷西去世后,三毛几乎死掉。这时候,她收到一封来自平鑫涛和琼瑶署名的加急电报。
电报内容一共有十九个字:我们也痛,为你流泪,回来吧,台湾等你,我们爱你。
三毛回了台湾。
在机场,无数人对着她拍照,她用夹克遮脸,崩溃大哭。
因为三毛父母家中不能常坐,琼瑶邀请三毛去她家中。
当时,荷西还未满百日。三毛觉得重孝期间,去琼瑶家中,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但琼瑶恢复她:
“这不是礼不礼貌的时间,你来我家,这里没有人,你来哭,你来讲,你来闹,随便你几点才走,都是自由。你来,我要跟你讲话。”
如果我们在遇到难处时,有这样一个朋友对你说,你尽管来家里,你哭,你闹,都谁便你。
这样的朋友是不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惜?
其实,荷西死后,三毛万念俱灰,产生跟丈夫一同赴死的念头。
她回台湾见过父母后,是准备自杀的。
聪明如琼瑶,她看到了三毛对荷西的感情,看到了三毛心底深处。
所以,她让三毛到她家中,用整整七个小时时间,逼三毛对她说:“我答应你,琼瑶,我不自杀。”
那晚,三毛一直在哭,最初她不答应,但琼瑶不放她走。
因长时间以来,她一直吃的是流食,时间长了,她的身体扛不住了。她只好点头,想着以后还可以赖掉。
但琼瑶逼着她答应不自杀。还让她回家后对她妈妈说不自杀。因为琼瑶知道三毛重承诺,一旦答应不自杀,就不会再寻死。
原文关于这个情节的描述很感人,我放上来大家看看:
陈姐姐,那个夜晚,你为什么坚持将自己累死,也要救我?
为什么缠死,也要告诉一个没有活下去意念的人——人生还有盼望?
你猜到我要死,你猜到我陪父母回台之后,心里的安排。
你逼我对你讲:“我答应你,琼瑶,我不自杀。”
我点头,因为这个以后还可以赖,因为我没有说,我只是谎你,好给我回去。
你不放过我,你自己也快累疯了,却一定要我亲口讲出来。
我若讲了,就是一个承诺,很生气,讲完又痛哭起来——恨你。因为我一生很重承诺,不肯轻诺,一旦诺了便不能再改了。
你让我走了,临到门口,又来逼,说:“你对我讲什么用,回去第一件事,是当你母亲替你开门的时候,亲口对她说:‘妈妈,你放心,我不自杀。”
我们都知道,琼瑶的时间多么宝贵。
可她在知道三毛要自杀之后,舍弃了自己的宝贵时间。
她苦口婆心地劝三毛,要三毛答应她不自杀,还要三毛回家后跟她妈妈承诺不自杀。
琼瑶用心良苦,她怕三毛对她的承诺不能作数,她用这种方式让三毛知道,她还有父母需要照顾。不能有轻生的念头。
甚至是,三毛到家后,她又打电话去催,问她对母亲说了没有。
最终,三毛妥协,七个月后,她曾因为思念荷西深夜痛哭,她在心里恨琼瑶。
她觉得,都是因为琼瑶逼着她做了承诺,她才会生不如死。
这是三毛跟琼瑶的第二次会面。这次会面是琼瑶发起的,因为她要阻止三毛自杀。
看到这里时,心中很酸,琼瑶为阻止三毛自杀,费尽心思。
可她自己呢?在她八十六岁想自杀时,她却不曾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人,或许她认为这是最好的安排。
86岁琼瑶自杀的真正原因:或许是因为这4个因素
如果三毛还在,她们是否会彼此劝解?三毛是否会像她当初要求她承诺那样,也逼着她说一个承诺?
可这世上没有如果,三毛和琼瑶,这两位才女,都选择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方式而活。
03
第三次会面,送给三毛最喜欢的三样礼物
一个人痛苦绝望时,是会有着各种各样崩溃的心思,就如荷西刚死时,三毛一心要跟着他去。
但同时,时间也是治愈伤痛的最好良药。
当两个人第三次见面时,三毛已经从荷西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
那天她穿着一件彩色衣服,琼瑶打开房门,她们笑着奔向彼此。
这天,她们一同看院子里的花,草坪,水池。
那天的琼瑶穿着一件淡色衣服。
她们互相看着,微笑着,喜悦着。
这是三毛跟琼瑶的第三次会面。
第一次,她面对自己心目中的才女,不敢说话,只一杯接一杯地喝茶。
第二次,她丈夫去世,心中没有阳光,她除了哭,还是哭。
第三次,她走出丈夫去世的阴影,不再是那个只看到黑色的盲女。
这一次,她看到了阳光。
三次见面,三毛从自认为的小虾米到跟琼瑶一起欣赏美丽的花草,她的心态在成长。
而这些,是琼瑶带给她的。
这一次,琼瑶照例为她泡茶。三毛喝了三次。
阿拉伯人形容他们必喝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这三道茶,是每个人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从苦到甜,再到看淡一切。
这一刻的三毛,内心对琼瑶说了无数个谢谢。如果不是琼瑶当年用七个小时的坚持,换来她的承诺。
就不会有她们这第三次的会面了。
彼时,距离琼瑶帮助三毛小弟,已经过了九年。
九年前,琼瑶帮助三毛小弟,九年后,她又把三毛从死神手中拽走。
之后,琼瑶和平鑫涛,给了三毛一匹马,马放在一个陶盒子上。盒子里,有一包五彩花。
琼瑶给三毛这三样礼物,其实大有深意。
因为三毛爱花,爱马,爱陶瓷。
你知道,我爱马,爱花,爱粗陶,爱这些有生命才能懂得去爱的东西。
琼瑶再次用这种方式让三毛醒悟:
一个人,若没了生命,就会失去所有。
只有健康地活着,才能去爱她喜爱的一切。
一直以来,人们都盯着琼瑶和平鑫涛的感情生活,因为名人的家事更有看点。
却没人知道,琼瑶为写书和剧本,有多么用功和勤奋。
三毛看到那满满一大书架上的书,只是其一。事实上,琼瑶比我们想象的更用功。
我们想一下,在那个以笔书写的时代,她能写得手指都肿了。可想她一天的工作量有多大。
有人因为琼瑶和平鑫涛的事情而愤怒,把四十多年前的事翻出来,骂一个老人,却没人知道,她曾经为了挽救三毛,付出了什么。
三毛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她感激琼瑶,把这些事写在《送你一匹马》书中,才让我们看到琼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希望天堂里没有伤心和痛苦。愿她如雪花般飘落。
网址:送你一匹马:三毛和琼瑶3次会面,让我们看到琼瑶不为人知的一面 http://c.mxgxt.com/news/view/768096
相关内容
《送你一匹马》:荷西去世后众人痛惜,琼瑶成了三毛最暖的依靠33年后,琼瑶终于读懂了三毛
琼瑶和三毛,走的竟是同一条路
26岁的琼瑶当起了小三,琼瑶对原配说:我们三个人一起生活不好吗
琼瑶与三毛,没有可比性
1979年,荷西身亡后,琼瑶逼三毛发了个毒誓,挽救了想自杀的三毛
琼瑶这一“狠心”举动,让痛失爱人的三毛直呼:我觉得你残忍
琼瑶三观不正 扒一扒琼瑶剧是如何毁三观的?
三毛与琼瑶夫妇的关系,源于一本杂志,曾经帮助三毛走出悲痛
琼瑶曾劝三毛别自杀,她自己却自杀了;两者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