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原本窝在地下室写作,靠400元稿费维持生活,随后一个男人的到来,给他送上了1550万的大礼

发布时间:2025-04-05 19:49

从前有一个小镇的牙医叫余华,他每天的生活两点一线,极其枯燥乏味。有一次,他遇到一帮人,每天都在街上晃悠,衣着光鲜亮丽,却从来不干正事。余华好奇地走过去问:“你们不用上班吗?”人家说:“我们就是在上班啊,我们是文化馆的。”从此余华便立志进入文化馆。

但是余华白天要上班,所以只能晚上写,他忍受着蚊虫叮咬,埋头写作了几年之后,终于有一篇小说被《北京文学》给录用了,并且《北京文学》的主编邀请他去北京改稿,这在一个小小的县城中可是一件大事。

从北京回去以后,县委宣传部的人说他是个人才,这么一个人才怎么能当牙医呢?于是他就被调到了文化局。所以说人还是要有梦想的,这不就实现了嘛。

余华上班的第一天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当他去了单位以后发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到的。这时,他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单位,我算来对了!从此以后,他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到后来成了每个月只有领工资的那一天才去单位。再到后来他嫌弃文化局工资低,竟然直接辞了工作跑到了北京全职写作。

但是到了北京后,余华并没有过上体面的生活,反而十分窘迫,他一个月只能拿400元的稿费,和妻子挤在6平米的地下室里。他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会这样紧衣缩食的生活下去,这时,一个男人来到了他的家,并给他送上了1550万元的大礼。

这个男人就是张艺谋,他本想将余华的小说《河边的错误》改编成电影,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余华,他拿走了余华的全部作品。第二天他跑到余华家告诉余华,自己改变主意了,他想要改编《活着》,并且承诺给余华25000元的改编费。

在那个年代,25000元可是一笔巨款,余华高兴坏了,并满口答应。

后来,在余华和剧组人员讨论工作时,副导演想找余华聊聊改编费的事。余华一听就火了,他以为张艺谋想反悔,便一气之下把他给赶了出去。副导演十几分钟以后给余华打电话说:“张导的意思是,想把价钱提高一倍,然后剧本再稍微改长点,您看行吗?”

因为这件事,余华记张艺谋的好记了一辈子,后来电影改编完了以后,有不少人说张艺谋拍得不行,余华第一个站出来维护他说:“我觉得张艺谋是中国最好的导演,给钱特别痛快。”

电影《活着》的发行不论对张艺谋还是余华都是一件双赢的好事。这部电影在国内外荣获了多项大奖,奠定了张艺谋“中国第五代导演”头把交椅的地位,也让余华的小说风靡全国。在2019年,余华以年度版税收入1550万,位列第二名。

当然,《活着》之所以能够火遍全国最重要的原因肯定是它的内容足够打动人心,反映的现实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就连余华自己都说,自己是边哭编写。

《活着》讲述的是:地主之子福贵因为嗜赌成性败光家财,气死了父亲。母亲身患重病,福贵为母亲进城买药时被抓了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跑回家后,发现母亲已经去世。而后,妻子,女儿,儿子,女婿,外甥都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和他作伴。人生至此,他已经一无所有,再也没有可以失去的东西。如果是普通人可能早就生无可恋了,但是福贵却并没有被苦难所压垮,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

有人可能会觉得《活着》写得太过悲惨了,但是这就是现实,在2011年《谭谈交通》里的一个运木材的大爷上了热搜。这位大爷的爸爸,妈妈,妻子,儿子,哥哥因为种种原因全部去世。现在只有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弟弟和一条狗陪着他。在这种情况之下,大爷依然能够保持微笑,谭警官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道:往前看!

其实这个大爷一语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在生活中谁没有遭受过苦难?谁没有遇到过挫折?谁没有想过放弃?谁不是负重前行?我们努力拼搏,我们苦苦坚持,这一切只有一个原因:我们在向前看,我们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在我们努力前进时应该读一读《活着》,让我们充满动力。在我们想要放弃的时候也应该读一读《活着》,看看比我们悲惨的人如何坚持。#种草春日好物#

网址:余华原本窝在地下室写作,靠400元稿费维持生活,随后一个男人的到来,给他送上了1550万的大礼 http://c.mxgxt.com/news/view/771106

相关内容

余华和妻子离婚后娶了红颜知己,窝在地下室靠写作维持生计,这时“抠门儿”的张艺谋找上了他,让余华狂赚1550万
余华二婚娶娇妻陈虹,住6平方米地下室,写出经典作品《活着》!
余华离婚后半年另娶,娇妻一句话让他写出《活着》迎来了事业巅峰
余华靠一部《活着》晋升文坛顶流,狂赚1550万版税,却因采访时口吐国粹段子频出走红网络,被称为“摆烂大师”
投稿|400
顶流作家余华弃6年发妻,转身娶知己赚1550w,原来男人比女人现实
余华给莫言投稿一篇10万+文章,网友关注起了两人微信头像
金句频出 作家余华原来是个段子手
读来如坐春风!余华给莫言公众号投稿
写出《活着》的余华,怎么成了年轻人的“知心小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