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 融金石书画为一炉

发布时间:2025-04-12 23:37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就是清末海派巨匠——吴昌硕。


吴昌硕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浙江省孝丰县人。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所说:“与同时代艺术大家比,吴昌硕是承前启后、比较全面的一位巨匠。”


作者: 吴昌硕

名称:《梅花》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此幅《梅花》作于1916年,上题诗“渔人误认桃源路,日踏残霞逐乱云。”其大写意花卉面貌独具,已近炉火纯青之境。画面构图奇崛,梅花近乎垂直,颇具几何趣味,在整饬的布局中,又通过枝杈的交错和梅花的缤纷造成一种灵动,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法上,运用篆书之法,用笔沉稳老辣,富有金石趣味。岩石以大笔而出,笔迹疏放;梅枝以焦墨枯笔写之,枝杈纵横,苍劲浑厚;点点梅花以洋红画出,没骨法画花瓣,浓墨点蕊,色调鲜艳且有立体感,笔墨凝炼遒劲。整体上疏密有致,层次丰富,使人在酣畅的笔墨和浓丽的色彩中感受到“苦铁道人梅知己”之情。


作者: 吴昌硕

名称:《玉洞分春》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吴昌硕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

此幅《玉洞分春》为吴昌硕大师1915年作所作,画面新洁,几枝桃花枝干在巨石上部向下伸展,又一小枝从石下方向上穿插,构图大胆,桃枝用墨笔调以赭石逸笔写出,以清新雅致的粉色点出娇嫩灼灼之桃花,形象极其写实酷肖,绿叶相扶,得桃花之特性,可谓形神兼备,艳而不俗,读来如入春日桃林中,心神为之一爽,真第一等写意花卉画也。此幅作品,从画石法、桃树枝干布局都必须已是炉火纯青方可为之。


作者: 吴昌硕

名称:《花卉四条屏》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 藏

款识:

1、贵寿。左之上公 属 画于海上 去驻随缘室之南楼,庚申夏,吴昌硕年七十七。

2、百尺气未驯,一竿青籊籊。何时化蛟龙,青天飞霹雳。安吉吴昌硕,时年 七十有七。

3、斑斓秋色雁初飞,浅碧深红映落晖。绝似香山老居士,小蛮扶醉着青衣。庚申夏仲,安吉吴昌硕,年七十七。

4、宝珠佳种无人见,惆怅梅邨赋好诗。庚申中秋,吴昌硕画于禅甓轩,时年 七十七。

少年时吴昌硕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篆刻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感极强。在绘画题材上以花卉为主,亦偶作山水。前期得到任颐指点,后又参用赵之谦画法,并博采徐渭、八大、石涛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吴昌硕自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在吴昌硕之后,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编辑:闵茜

审核:杨向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 融金石书画为一炉 http://c.mxgxt.com/news/view/793648

相关内容

当代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唯一大师:欧阳一叶的艺术境界探讨
郑炜书画作品
集书画家、收藏鉴赏家、民营企业家于一身 书画奇才李斌数十万收藏品吸睛十足
探寻画家破圈密钥:陈治书画融合启示录
以书入画 继往开来——浅谈杜建民的书画艺术
那海读画 | 米家书画船
“二十文章惊海内”金石书画音律戏剧皆精的李叔同为何如此优秀?
金石书画,清雅耐看
书中画 字里诗
回到点石斋印书房工作现场,重读19世纪末第一画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