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微信公众号 娱乐硬糖
时隔两年,王力宏筹备两年的新专辑《A.I. 爱:第一集》9月15日正式发售。天王终于归位,引发不少粉丝的广泛关注。但早在几日前,王力宏就已经成为一大焦点。
9月8日,“传媒产业生态领跑者”当代东方发布公告称,同意公司与Hong sheng Culture Holdings Ltd签订《<世界巡回演唱会>代理合同》,合作时间为今年8月到2020年12月31日,预计投入本次演唱会总投资为6亿到9亿人民币。
虽然公告并未公布艺人名字,但无论是段位,投入金额,还是Hong sheng,都集体指向了王力宏。在公告中,当代东方表示本次合同的签署是公司首次与一线艺人开展演唱会业务的合作,有助于公司整合国内外演出资源、票务资源,占有演出市场份额,从而更好地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这两年,当代东方持续通过投资并购布局文化传媒产业,让如今的当代东方在电影、电视剧、综艺、院线、IP版权运营、演出、艺人经纪等多个领域都下有棋子,基本完成了从内容到渠道再到衍生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传统产业利润下降的时候,当代东方调转船头进入到步入拐点期的文化产业。持续的“加仓”,让其迅速构建了自己的生态闭环。但阿里、万达这样的顶级巨头都在摸索版块联动的时候,疑似联手王力宏又能为当代东方带来什么?
9亿开唱,王力宏凭什么?
今年3月,王力宏就在微博透露了今年将筹备新专辑和巡回演唱会的消息。6月,王力宏再次提及世界巡回演唱会将会在新专辑后正式启动。而此时,当代东方重金入局演唱会领域,王力宏的新专辑也应声而来。
除了时间节点、艺人段位上的巧合,网友纷纷猜测是王力宏的原因在于王力宏有一家叫做宏声娱乐的公司,这与当代东方公告中的合作方高度吻合。
据当代东方公告显示,演唱会预计总投资额为6亿至9亿元,其中演唱会制作费用为3.5亿元。随后,当代东方又发布了补充公告,公示了单场盈利分成比例为单场演唱会利润的20%。
虽然当代东方在艺人演唱会领域尚属“新手”,又是首次与一线艺人开展演唱会业务的合作,但在此之前,当代东方就已经对音乐产业进行了广泛布局,这或许也是其能够联手王力宏的重要原因。

去年,当代东方引入商业演唱会专业团队,随后成立“当代亚美”,正式进军音乐产业。据悉,亚美曾代理举办过张学友、陈奕迅、华晨宇、汪峰、张杰等歌手的大型演唱会,在演出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当代东方也由此开启了在商业演唱会、大型商业演出、艺人经纪业务领域的整合布局。
今年5月,当代东方再次出手,宣布与燦天文化等2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百盈影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影视、艺人、演出等业务。资料显示,燦天文化拥有孙楠、周晓鸥、张靓颖等国内知名音乐人资源。
从专业团队,到成立公司,如今又联手一线艺人进军演唱会,当代东方在一年之内在音乐领域从无到有并迅速扩张。但这尚是公司层面的布局,真要让大众普遍体会到音乐新玩家的闯入,尚需一个大IP一战成名。
9亿开唱的王力宏,通过新专辑和演唱会宣告自己重回舞台。而广泛布局的当代东方,也需要绑定大IP彰显自己的实力和野心。
并购下的“娱乐航母”
前身是“大同水泥”的当代东方,近年来出手频频。三年时间里,通过大量并购迅速渗入到文娱产业的每个角落,今年又因25亿并购永乐影视被业内广泛关注。
2015年,当代东方通过收购、增资以及新设的方式,增加了包括东阳盟将威、美国盟将威、河北当代传媒、香港当代传媒在内的4家子公司。
其中,成绩最为显著的当属盟将威。这或许也是当代东方虽然顶着监管收紧的压力,也要收购永乐影视的重要原因——已经从这里尝到了很大甜头。
资料显示,盟将威成立于2010年,当时注册资本仅为10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徐佳暄。而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合并报表净资产账面值8750.68万元,按收益法评估价值为112973.47万元,增值率达到1191.02%。
今年4月,盟将威2016年财报出炉,所有业绩对赌全数完成。而根据当代东方2016年年报显示,其电视剧业务总营收约8亿元,占当年总营收的81.22%。盟将威2016年为当代东方带来了约2.22亿的净利润,显然在其转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盟将威旗下《军师联盟》这样的大热头部剧,永乐影视的内容非常“正”。其已经投资和发行的主要电视剧包括《战神》、《隋唐演义》、《梦回大唐》、《焦裕禄》等。
今年,影视产业主旋律成为了热点,让这笔重金交易给当代东方增加了不少砝码。起码从目前来看,永乐影视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更为符合当下广电总局的创作指导风向。
2016年,当代东方新增的子公司数量翻倍,达到8家。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子公司数量增加到12家,在布局上也悄然发生了转变。除了霍尔果斯耀世星辉及其子公司北京耀世星辉是为了加强公司在综艺节目、电视剧投资制作等内容端的布局外,其他10家都是院线公司,显然将重点放在了内容输出的渠道上。
2016年底,当代东方与河北冀广天润电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河北文广传媒共同投资成立河北卫视传媒有限公司,就河北卫视的运营达成合作。当代东方持有河北卫视传媒有限公司49%的股权,新公司将负责运营卫视广告、影视剧采购等业务。
在打通电视渠道后,今年7月,当代东方控股子公司——当代陆玖联合家有购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始首次向社会推出大型全媒体直播营销活动“保险大惠”,开创了以电视购物为主的保险销售模式。
随着渠道不断下沉,今年8月,当代东方与文化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文化中国云平台”投资协议》,拟以自有资金出资2450万元与《文化中国》公司共同设立“文化中国云平台”运营公司。同时,双方还签署了《丝路传媒投资协议》,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500万元与《文化中国》公司共同设立丝路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资料显示,“文化中国云平台”将落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乡村图书馆”、“乡村院线”、“教育培训”、“读报”、“娱乐”等配套内容,终端设备安装规模不低于10万台。未来,当代东方将基于云平台积极实施服务于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文化、金融扎根乡村。
而当代东方今年下半年另外一笔引人注目的交易是,与上海摩之玛栖梦文化共同投资设立当代摩玛有限公司,就爱情摄影基地、婚礼会馆、婚庆商业街、亲子儿童体验馆等项目开展规划建设、商业开发及运营管理。这是当代东方进军特色小镇的一个标志,未来,当代东方一方面可以依靠现有IP完成衍生,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小镇+新经济体”的产业升级。
一个传媒产业生态的娱乐航母雏形凸显。
产业链“加仓”,点金石在哪
随着不断的并购和新增子公司,让当代东方的业务范围极度扩大,目前在影视内容的上游制作,影视产业的下游输出、IP运营、互联网和电视平台、演出、艺人经纪、甚至特色小镇的等全产业链都有布局,传媒产业生态版图初具雏形。

在4月13日当代东方发布的2016年年报中,披露其在2016年营业收入9.8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99.91%,实现净利润1.77亿,比上年同期增幅60.25%,其在继2015年后,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
年报显示,当代东方顺利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其主营板块为文化传媒,占总营收的99.99%,其中,电视剧业务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份额。
短时间内,当代东方就建立了自己的产业生态闭环。在未来,完全可能通过这些排兵布阵来深入到文娱产业第一线来增强自己的话语权。尤其是如今,全产业链竞争成为核心的大背景下,当代东方每一笔重金出资都深入产业要害。
但也需要看出,尽管布局甚广,可由于当代东方入局较晚,在一些格局划分较为明显的领域还需要一定时间来抢夺市场份额。例如当代东方大批量布局院线,让其截止2017年6月30日就拥有自营影院32家,但在市场日趋饱和的院线竞争中,当代东方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另外,对于产业体量级庞大的公司来说,平台布局让其拥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诸如阿里、万达这样的业内巨头,近年来也不断的调整,来充分整合旗下的各个版块。
如今,当代东方参股控股的子公司达到了46家,分别布局在产业链条的各个“前线”。此阶段,当代东方用最高效、快速的方法寻找到优质标的弥补自身短板,以金钱来换取时间和优势。但要真正形成产业链联动效应,或许还需要一个大IP来融会贯通,只有将各个板块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双赢。
布局王力宏的演唱会看似落脚音乐产业,但绑定这样一个大IP,当代东方的目的似乎并不局限在演唱会的具体收入,而是通过王力宏这一大IP,来探索电视、影院、互联网渠道更好的推广和变现,甚至在植入特色小镇等方面来展开想象的空间。
而当代东方是否能真正实现旗下资源的优配联动效应,发挥产业规模化集群效应,这次真刀真枪的作战也会给外界释放出关键信号。坊间传闻,因王力宏妻子过于苛求细节,曾吓跑上一个演唱会承办商。这一回,当代东方和王力宏,能让彼此满意而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