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IDG跨境玩票 与文化产业亲密接触

发布时间:2025-04-29 03:50

  一部部IDG投资的影片火了,但在某些谨慎的VC眼里,IDG的章法有些看不懂——IDG投资电影的手法更像做房地产,或者做贸易,属于项目投资行为,偶然性的成分居多。

  “你要是想进入一个行业,还是自己要亲手做一些事情,反正成本比较低嘛。”熊晓鸽承认,不管是此前的《憨憨漫游电脑世界》、《高考1977》等影片,还是现在的《山楂树之恋》、《雪花秘扇》都属于“找感觉”。

  《憨憨》一剧的确赔了,作为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大学生,《高考1977》则完全出自熊个人情结的喜好。

  之前这些或赚或赔的投资都是“玩票”,真正的图谋或者叫结局其实在后面——2010年IDG资本投资了美国传奇电影公司,成为它的第二大股东,仅10个月后就有了超过2倍的回报——《盗梦空间》是它的成名作。

  2010年的一天,美国传奇公司的老板迎来了四个从中国匆忙赶来的人,经过几轮谈话便敲定了投资,这个过程只用了几个小时。这四人便是IDG的熊晓鸽、过以宏和部下。这一笔快速的投资让同行深感诧异——在国内投影片,却跑到美国去投资电影公司?

  “中国的电影公司国际市场还是做得比较差,中国主要靠国内市场来赚钱,2011年全国总票房收益为131.15亿元,一半以上来自进口片;而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则控制着全世界70%以上的票房,后者的规模是国内公司短期内很难做到的。”熊晓鸽认为“国内文化产业缺乏高质量的原创与大规模商业投资相结合的机制。”

  反观《盗梦空间》的制作过程,至今还让熊感觉酣畅淋漓。

  “美国传奇公司2004年成立,创始人原来和我一样是做风险投资的。”据熊晓鸽说,他和传奇公司创始人听说一个叫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导演,自己折腾了10年的本子,于是就和诺兰联系,为他找来当红明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还和华纳兄弟共同投资了1亿多美元,最后就出了这么个卖好又卖座的片子,在全球拿到8亿美元以上的票房。

  “现在国内公司做电影的创意还比较原始,大部分局限于某个制片人聘用的某个导演,而在海外则完全是以制片和发行为中心的,”参透了国内外电影市场机制的熊晓鸽告诉《英才》记者,“2012年我们不会一个一个片子投了,可能更多是投一些公司。”

网址:熊晓鸽:IDG跨境玩票 与文化产业亲密接触 http://c.mxgxt.com/news/view/882015

相关内容

艾问熊晓鸽:IDG沉浮录,被边缘化的背后是什么?
熊晓鸽:“触电”的风险投资家
IDG熊晓鸽:融到15亿美元度危机(2)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简介
熊晓鸽:IDG曾7周融资13亿 电影业可掘金
清华企业家讲堂: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从38美金到38亿美金
熊晓鸽:文娱产业创业者要避免那些坑?
IDG创始合伙人熊晓鸽: VC抢项目 撞见时苦笑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让科技飞起来的创投“教父”
熊晓鸽: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刚起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