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以靠脸吃饭,明星为何转制片?
风险 缺乏经验黄磊曾赔近千万
相比挑剧本和找演员,筹集资金对于制片人来说才是最大的难题。据悉,某偶像剧小生H,为了拉到投资曾向投资方下跪表达诚意。同时据任泉回忆,自己第一次投资拍戏,就遭遇搭档中途退出,他独自承担下1500万的投资金额,不仅搭上所有身家,还把房子也作了抵押贷款。
当记者问吴奇隆,出品人、制作人、演员,他更享受哪一个?吴奇隆回应说,“演员最快乐。当演员的时候很省事,只要拍好一个角色,让大家看到一个有生命力、活灵活现的人物就可以。但是做出品人、制作人会有很多取舍跟抉择,过程非常烦琐、辛苦。”
同时,这种创意上的痛苦也会转嫁,白一骢就认为演员转型幕后的坏处是“他们经常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如果不尊重吧,演员就会觉得没劲;如果听他的,又往往容易实现不了,或者耗费太多精力。而近几年,众多女明星转作制作人后,很容易干涉剧本、为自己加戏,类似于《倾世皇妃》、《武媚娘》之类,过于倚重演员意志。
有投资,自然有赚有赔。尤其是在投资早期,因为没有经验,可能赔的更多。像黄磊2002年第一次转型制片人时,曾经输掉了现在8套房的投资:“当时拍《似水年华》这部戏,其实是为了圆梦,把自己想的东西变成一个作品。”但最终,因为经验缺乏、发行不力,“当时连公司、财务团队、法务团队、合作伙伴这些概念都没有,一群文艺青年。”最终,黄磊亏了近1000万,“你说那个钱买处房子多好啊,当年都可以买八套房子了,最后这钱全打在水漂里头,也是我一部部挣出来的。”亏本的还有何润东,制作电视剧《泡沫之夏》时,由于演员因延误报到,剧组差点停拍,再加上演员档期、轧期等琐碎事务,让他损失了将近200万。
小百科
制片人、监制是干什么的?
制片人一般是指影片的投资人或能够拉来投资的人,他在影视剧制作中起到关键的串联作用,负责“挑本子、找款子、组班子、卖片子”等全盘工作。张纪中、李小婉等就以此出名。
而监制,这个名词诞生于香港制片体系,属于制片人职能的一部分。监制主要是协调导演演员关系,把控场景、道具、化妆等各方面,但不负责具体的剧本创作和导演拍摄。王晶、陈国富就以此出名。
业内评价
使明星利益最大化
明星转幕后究竟好还是不好,电影人文隽就直白地表示,自己对于明星当制片人的现象持保留态度。而也有制片人告诉记者,他其实比较不看好明星转型:“两者的思考方式差异太大,制片首要考虑的是整体利润,但明星更考虑自己的戏剧形象。”
不过,既然这么多明星转型,这说明在利益上肯定还是相当有诱惑力的。何静称,明星在担任制片的同时,大多还是该剧的主演,就拍一部作品来说,他们就能得到利益的最大化,“一部分是主演的片酬,一部分是制片人的工资,还有一部分则是和投资方分账。”而担任制片人不会影响到表演部分的酬劳,而分账则一定是经过和投资方的协商、博弈后获得一个自己满意的比例。(记者 吴立湘)
网址:本可以靠脸吃饭,明星为何转制片? http://c.mxgxt.com/news/view/885486
相关内容
靠脸吃饭的明星为何转制片?空间大有风险明星护肤小妙招,学会你也可以“靠脸吃饭”!
刘震云说:“靠天吃饭的是农民,靠脸吃饭的是明星,靠嘴吃饭的是相声。”
明星为何当制片人?可以逃脱导演掌控
“真人版江直树”的中大博士医生: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杨迪是如何成为“综艺大咖”的?娱乐圈不是靠脸吃饭的地吗?
霍去病明明可以靠背景,却选择靠本事吃饭,遭史学家批评
从邱淑贞 钟丽缇到林青霞 郭可盈 老牌女星的女儿谁能靠脸吃饭
你以为明星都是靠脸吃饭?他们都学了什么专业,你可能想不到!
当年靠脸吃饭的偶像剧女演员,今已成资本,大牌明星都要给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