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求法,这些道教收徒弟的要求你能做到吗?
本文摘自嗣汉天师府公众号,版权归其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人,转载旨在弘扬道教新风,欢迎关注该公众号。
1
拜师收徒的要求
拜师学道是道教传承的固有传统。拜师是道门经法传递,慧命相传的关键。父母生我身,不能了我生死,师父传我道,才能明世间理。
自己的师父(度师)即是自己的亲师父,对于一个道派而言只能拜此门派一位师父。如果日后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后,又跑去拜人家当师父,则会被认为属于不孝,每逢参学参访,传度授箓(全真则为冠巾受戒)之前也是须要征求自己师父同意的。而作为师父在收徒之前,若知道此人已有师父,那就断不可再收此人为徒弟了,只能收为学生。也就是拜先生。
道法讲的是一个传承。在道教是以“道”为本,师父教授下一代道法称为“传”,弟子以皈依“道"为本,接受师父的教导称为“承”。师传徒承故称为“传承”。师徒关系同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睁眼投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个真正修行的人迟早是要遇到自己师父的,当机缘成熟师徒相遇,弟子的心总是有一些莫名的触动,或悲叹,或欣喜,或释然,昂或伤感难以言表。
古代,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父母无权干预。可见拜师的重要性。
接触了不少来道观寻找机缘求法拜师的道友,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之前的拜师求法经历,可以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开支很大,付出很多,收效甚微。
下边,一起了解道教拜师收徒有什么要求,如何寻找“师父”以及拜师前一定要知道的注意事项。
2
收徒八规
1、心不信,不信大道,好奇游戏,为徒虚名者不收。
2、心不逆,忤孝背义,悖负亲长,叛辱家国者不收。
3、心不正,只求神通,搬符弄咒,妄求神鬼者不收。
4、心不纯,好求名利,蛊惑众生,以术恣欲者不收。
5、心不善,不怜弱苦,害伤人物,行恶为非者不收。
6、心不定,轻浮狂妄,不待传承,持窃道法者不收。
7、心不坚,不耐苦行,学而不修,虚耗光阴者不收。
8、心不固,学道不专,好参外道,三心二意者不收。
3
道法十不传
一、不忠不孝之人、不仁不义者不传;
二、执迷不误、言语轻狂、自以为是者不传;
三、不尊师重道,诽谤道者不传;
四、不敬师,不遵规守法者不传;
五、心存邪念、贪财轻命、图谋不轨之人不传;
六、见色心动好淫乐娼者不传;
七、无诚心诚信,与道无缘之人不传;
八、不守秘密揭人隐私或泄露天机及道法者不传;
九、心怀私念,不懂舍得之道,想不劳而获之人不传;
十、仇恨心重、脾气反常者不传。
4
道教拜师的注意事项
1、现在社会上很多“明师”,拜师需要理智辨别,初一、十五多到道观里走走,多了解总没有错。先多积善行德,有机缘的自会相遇,师父也要考虑我们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
2、道家讲究正统传承法脉,正统法脉需在宫观大殿之上,经由拜师礼,开坛上祈上界并上表入道疏文,有了这个你才会得到师父及祖师爷的承认。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大家拜师去宫观,而不是在社会上等着师父出现的原因。
3、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高道大德”也会被商业化炒作,虽然高人或许也隐藏其中。但拜师,是一件慎重的事情,相互多点时间相处多点了解,不要急于求成要结果。
4、道家中人也要学到一定的层次后,经他本人所属的道观或师父允许后,才能收弟子。所以,如果被自己看准的“师父”拒绝,也不必怀疑是自己有问题。
网址:拜师求法,这些道教收徒弟的要求你能做到吗? http://c.mxgxt.com/news/view/903094
相关内容
【教师节】从“习武拜师”说说“师徒关系”王者荣耀:师徒系统深度解析,轻松拜师收徒
解密:魏三曾拒绝赵本山的收徒请求,如今却拜师潘长江为师
拜师学道士 徒弟和师傅的关系如何认定
天涯明月刀手游:全面解析师徒系统玩法及拜师收徒攻略
徒孙小白龙欲拜师,舞帝利哥表示考虑,大佛不阻止徒弟拜师利哥
钱城谈李伯祥:收一堆不说相声的徒弟,代拉一堆不说相声的师弟
这些明星竟然是师徒关系你知道吗
拜郭德纲为师还能口盟?还有编外大弟子?能进家谱才是真徒弟!
相声演员刘伟撕下了某些人的遮羞布:你收徒弟,其实就是为了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