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惜朝
来源 | 教师E家(D:jiaoshiEjia)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作为老师,我应该如何处理和家长的关系?是取悦,还是回避?》
网友跟帖吐槽:现在的老师太难了。
近年来,家校关系是越来越紧张了。
经常有家长到学校闹事的新闻,也经常有老师一心辞职的事件。
究竟老师和家长之间,是什么关系?
最好的家校关系,应该是相互成全,彼此成就。
1
老师不可能无条件地“牺牲”
和几个老师聚会,有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有刚登上讲台的新教师。
大家都在倒苦水,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
厉害!做老师真的太厉害了!
一个一年级老师说,自从当了老师,感觉自己成了“超人”。
天天都有学生发烧,打电话让家长过来接,家长忙着上班,让我帮忙照顾。
拖到了放学,孩子变成高烧,家长还是不见人,我只能带着备课本陪孩子去打点滴。
孩子是他们的,可他们怎么完全不上心?
一个老教师表示“见惯不怪”,这些年来她见了太多当“甩手掌柜”的家长。
孩子成绩好,说自己基因好;孩子成绩差,怪老师不会教。
每次孩子闯祸,不是批评孩子,而是质问老师。
作业也不管,孩子也不教,有人甚至不知道孩子读几年级。
我问她们,难道家长以为我们老师是“万能”的?
另一位老师学着家长说话:
“老师,我家的孩子就全靠你了!”
事实上,老师并不是万能的。
家长教好一个孩子已经吃力,更何况老师要教几十个孩子。
老师能保证上好每一堂课,关心每一个孩子,但若要保证每个孩子都考第一,就太强人所难了。
而且,老师也不可能无条件地牺牲。
老师还有很多琐碎的工作,还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还希望有时间能喘息一会儿。
老师不是神,老师只是普通人。
2
家长不可能无条件地“服从”
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不允许老师用微信QQ布置作业”,一时风头无两。
家长拍掌叫好,说终于不用再给自家孩子“当老师”了。
“老师什么都让家长做,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甚至有家长旧事重提。
一位家长在群里@老师,问老师睡了没有。
老师回复“睡了”,家长却质问:
“你睡觉了,我女儿还没睡呢!你睡什么睡?”
老师和家长从过去的携手合作,变成了积怨已深。
还记得河南那位辞职的老师吗?
他将学生成绩公布到家长群上,本想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想到“好心办坏事”。
有家长说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甚至导致孩子自残。
有家长威胁老师公开道歉,不然就告到教育局。
最后,这位老师诚惶诚恐地表示害怕误人子弟,辞职了。
家长不可能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要求,这是公认的事实。
我们当然明白,家长都很忙,没办法将所有时间花在孩子身上。
特别是那些经常加班、经常出差的家长,可能连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更何况,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信任老师。
学校之前有一个新老师,学历高、成绩好,刚毕业就能带班,大家都很看好她。
可家长不是这么想的。
家长会认为这样的老师没经验、没资历,教自己的孩子不是把孩子当成“小白鼠”了吗?
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了当前教育的僵局。
3
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正在越闹越僵。
著名作家张晓风写过一篇名为《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的文章:
我不是搬迁户,我们让孩子读国民小学而非某些私立明星小学。
我努力信任教育当局,而且,是用儿女的未来作赌的——
但是,学校啊,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
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张晓风的这段话,恐怕就是大多数家长的心声。
我们见识过因为孩子成绩变差而要求换老师的家长,而见识过因为孩子被欺凌而告学校的家长。
家长因为对孩子的期待而对老师苛责,老师因为家长的苛责而对孩子懈怠,这就是家校矛盾的恶性循环。
若家长一直苛责老师,老师就不可能放松下来,好好教育孩子。
若老师一直懈怠教育,那么孩子的未来就毁了。
老师和家长,本是最爱孩子的人,却因为彼此矛盾而弃孩子不顾。
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哀。
最好的教育关系应该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在这一点上,衡水中学的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做得很好:
老师真干,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学生真学,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被杂事分神;
家长真配合,从未有过投诉老师或打老师的事情。
衡水中学的成功,是因为家长支持老师好好教,老师支持孩子好好学。
只有家长与老师积极的、全方位的支持与配合,我们的
4
相互成全,才能彼此成就
读过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有一句话印象尤深:
当老师,当班主任,你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这道理也适用于老师和家长。
我们都要坚信,每位家长都是老师的助手,每位老师也是家长的助手。
就像那个让老师教孩子认识植物的植物学家,他明知这株植物的品类,却依然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老师,就是为了让孩子信任老师。
还有那个让孩子去安慰老师的妈妈,就算她差点丢了孩子,也深知老师自责不已,反而让孩子去亲一亲老师。
人人受教育,教育育人人。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一路上,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在为孩子而学习。
家长对待老师:
· 信任老师
相信老师是专业的,也相信老师一定能教育好孩子。信任,是老师最大的动力。
· 不推卸责任
孩子是家长自己的,老师当然会为孩子而努力,但同样少不了家长的出力。
· 处理问题要实事求是
家长通情达理,实事求是,才不会把事情闹大,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老师对待家长:
· 保持平常心
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问心无愧,你就能得到家长的理解。
· 加强彼此沟通
多跟家长沟通,说说孩子的情况,一起探讨孩子的问题,就能拉近与家长的距离。
· 把关注点放到孩子身上
老师与家长所做的所有努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
因此,放下偏见,消除隔阂,打破矛盾,是所有老师和家长都该做的事情。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
我们相互成全,才能成就孩子精彩的未来。
家长与老师的相逢,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共勉。
本文经「教师E家」(ID:jiaoshiEjia)授权转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