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杰出的企业家
现在很多年轻人刚到30岁,就开始了职业危机,担心自己未来何去何从。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不如看看董明珠,如何从36岁起步,白手起家,成为中国杰出的企业家。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件事。
对于董明珠而言,这个转折点可能是因为丈夫的去世。
多年后董明珠回忆:“如果不是丈夫的去世,自己是不会走这条路的,自己的丈夫如果在,也不希望自己去那么远的珠海。”
1954年出生于普通家庭的董明珠,在丈夫去世的几年后,毅然决然辞去稳定的“铁饭碗”,孤身一人来到了珠海,加入格力,这一年她36岁。
难啃的骨头——追欠款
那时候的格力还不叫格力,只是一个没有核心技术,做空调组装的国营空调厂。董明珠初到空调厂,第一个岗位是负责安徽市场的销售人员。但是刚入职的董明珠接到的第一个工作任务竟是追讨42万元欠款。
俗话说的好:欠钱的是大爷。董明珠为了追回欠款,天天去找欠钱的经销商,但是经销商从未正眼看过董明珠,一副“你来你的,我忙我的”的大爷姿态。后来,经销商对董明珠的态度从“视而不见”变为了“避而不见”。
一个能在36岁不甘平凡安稳,离职做销售的人,一定是有野心和倔脾气的,经销商这么一做,反而激起了董明珠想要回钱的决心和“怒气”,董明珠天天去“堵”经销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把经销商堵在了办公室,董明珠大喊:“你要么还钱,要么退货。否则从现在开始,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经过40天和经销商的斗智斗勇,董明珠终于追回了这拖欠已久的42W欠款。这也令当时的格力电器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
销售传奇路
初入格力的董明珠,一开始跟着自己的老师——一位格力老业务员学习,负责北京和东北的市场。董明珠学的很认真,这也让她很快就掌握了销售的技巧,仅用了半年,董明珠就自己跑市场,跑出了300多万的业绩。要知道在90年代初,300多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呢!
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了1600万元,是整个公司销售额的1/8。之后因为业绩好,她被调到了南京,当时南京市场没有一丝裂缝,签单都是大难题,但是董明珠还是很快的签下了一张200万的单子。如果200万的单子已经算是大神,那接下来董明珠可谓创下了当时的销售神话:一年内董明珠个人的销售额达到了3650万元。
1993年,董明珠在格力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5000万,占了当时格力总销售额的1/6,一个人的销售额占公司的总销售额如此高的比例,应该到目前为止,是难得见到的,所以这也确立了董明珠“金牌销售”的江湖地位。
最让人敬佩的是:董明珠能做到“金牌销售”的位置,靠的不是酒桌上拼酒,在当时“酒量就是销售量”“业务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年代,董明珠滴酒不沾,她靠的是自己对于产品的了解,市场的敏锐程度以及专业分析。
02
格力的“董明珠时代”
董明珠之前,格力的董事长是朱江洪,外界形容:“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气,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运气。”
两个人相互协作配合,十年来一起打赢了许多胜仗,包括几个频频登上热搜,在商界中广为流传的事件:格力“大战”国美,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父子争夺”战。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格力没有因为这些而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和业绩,反而“拼”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2012年5月25日,董明珠正式接任格力董事长一职,格力由“朱董时代”进入“董明珠时代”。
销售额每年200亿元稳速增长
董明珠上任第一年,也就是2012年,格力电器突破了1000亿元销售大关,成为全国首家营业收入过千亿的单一家电上市企业。同时,董明珠提出了未来5年的宏大目标:未来5年实现销售额2000亿元。
2000亿元意味着什么?当年格力一年的销售额是1000亿元,2000亿元意味着5年后再造出一个格力。
后面几年,格力的销售额一直呈现稳速增长:
201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00.3亿元,同比增长了19.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13亿元,同比增长46.53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014年,格力营收达到了1400.05亿元,达到了董事长董明珠为格力电器设下的每年200亿元增长目标。
03
员工“第一”,寻找接班人
最近几年看到关于董明珠的新闻,最多的应该是她对待员工的态度以及她的小助理接班人。
麻辣烫事件
在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中,董明珠巡视员工食堂,到达麻辣烫窗口时,发现随便一碗麻辣烫都要16元起步,董明珠甚至觉得是不是秤坏了,后来发现荤素一起称重是不可取的。
董明珠考虑到员工的薪资和生活成本,认为公司食堂的饭菜应该要尽可能的便宜,给员工谋福利,于是生气叫来了总裁办的人提出了三点要求。
三点要求
第一要认真调研,一定要让他们赚钱,比如说工时要保证,但是素菜的价必须严格要求。
第二把简单的统一称斤计价变成成本价和加工费两部分核算,比如肉二十块钱一斤,然后加上固定的加工费,比如说三块钱。具体的需要综合去测算。
第三提出合理价格区间为十元至十二元,因为员工在外打拼不易,要多为他们去考虑。
在格力的员工食堂有一个标准:员工标准用餐是免费的,两菜一汤。如果想要加菜,可以另外加钱,最多不超过10元。
可以说,董明珠将关爱员工做到了细致。董明珠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她业务能力突出,战略方向正确,也体现在更多的细节之处。
培养“第二个董明珠”
董明珠目前已经60多岁了,外界都在想,董明珠退下来,谁会顶上去。万万没想到的是,在21年出现了一个22岁的女生,董明珠喊话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自己。并且安排女生做自己的秘书。
女生名叫孟羽童毕业于浙大西班牙语专业本科。2021年7月,孟羽童在《初入职场的我们》节目中获董明珠赏识,董明珠认为她符合接班人标准,最终由实习生转正成为董明珠秘书。
这件事后来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大家很难想到,董明珠要让一个22岁的小姑娘将来接班格力电器。甚至很多网友分析称,也许是董明珠要搞直播带货了,先引起话题和热度,到时候让孟羽童直接带货,流量自然就上去了。
董明珠具体的想法我们不知道,但是针对“董明珠接班人”一说,有人表示外界可能对董明珠的意思有所误解,董明珠说要把孟羽童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并不等于要把她培养成接班人。
04
家电存量竞争时代,格力能否有所突破
2021年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470.83亿元,同比下降16.5%;归母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降15.66%。上半年,该公司空调业务营收占比73.79%,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占比分别为2.43%和0.22%。
再来看看格力2021年基金持仓情况,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共有119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持有格力电器,较上季度减少4只;合计持有8921.53万股,环比上季度增加27.35%;持股市值33.04亿元,比上季度末增加5.89亿元,环比增加21.7%,占报告期末流通市值比例为1.52%;为公募基金第201大重仓股。
格力建成到上市,再到今天,见证了中国企业从模仿到自主设计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启程。
如今的格力如何突破成长瓶颈,再造神话,极大的考验着企业领导者董明珠的商业智慧。
瓶颈未必是坏事,就像谷歌瓶颈时期造出了安卓,阿里再造了蚂蚁金服,腾讯再造了微信。
我们相信只要突破瓶颈,未来企业一定会登上更高更大的平台。
05
格力员工:干到退休就送房
关于董明珠关爱员工,还有一件事不得不说,那就是董明珠曾说:干到退休就送房。
董明珠是一个很惜才且关爱员工的老板,她不希望员工因为生活而发愁,她想要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帮助员工解决“房子”这件事。
格力会给优秀的员工分配“人才房”,员工可以免费住进去。如果员工干到退休,房子就送给员工。并且如果员工自己中途在外边买了房子,也不会收回公司发的房子。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眼红呢?
老了以后,一个房子用来住,一个房子用来收租。真是人在家中睡,钱从“天上"来。
网址:中国杰出的企业家 http://c.mxgxt.com/news/view/1019782
相关内容
中国十大著名企业家 各行业知名企业家盘点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企业家→买购网张庭获杰出企业家奖 成明星跨界典范
雷军:中国企业家的典范与国家精神的体现
中国企业家眼中的韦尔奇:柳传志说“我学不了他”,李东生发出七问
中国互联网十大杰出人物 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人物 中国十大互联网企业家→买购网
演艺圈杰出青年企业家 —— 香港影视明星代莲曦丹美(DAISY DAI)荣膺“中国当代英才人物”奖项
【中国企业家】高晓松想当企业家
中外名人企业家传奇
杰克逊不只是巨星,他还是企业家
石兆琪个人简历(中国最成功的年轻企业家之一——石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