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师南怀瑾因未立遗嘱,弟子与儿女对簿公堂,结果如何?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情谊。
人世本就掺杂太过贪嗔痴,又有几人能真正不为外物所动。人存于世间,不过为几两碎银奔奔走走。
我国著名国学文化大师南怀瑾曾言:
“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
文豪南怀瑾所涉猎的文学知识甚广,对儒、道、佛等多家都进行了深入学习。有人称其为“杂家”,有人称其为“当代孔子”,有人称其为“神棍”。 他有太多名头,但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也不过都是为了将两岸的传统文学发扬光大 。因学识渊博南怀瑾拥有众多弟子,教书育人传道解惑成为他人生最重要事情之一。
长年的教书育人、广泛交友使得南怀瑾拥有一笔不菲的家产,然而他从未想到未来会因为这笔家财闹出一场大风波。 在他病重之时,弟子担负起了照顾他的重任,他去世前也没有留遗嘱。
世事皆有因果,在他死后因未立遗嘱,导致照顾他的弟子与其亲生儿女对簿公堂。 这场轰动社会的官司打了整整六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叹, 一代大师南怀瑾怎么也没想到死后会出现此等糟心之事,让自己及家人沦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出身大家,一心向学
南怀瑾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1918年3月18日出生在温州乐清,一个钟灵毓秀的水乡。
在此地,南氏家族是个世家大族,最重视礼教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年幼的南怀瑾心中生根发芽。
1931年,对于13岁的南怀瑾来讲,是学业上重大打击的一年, 他虽然对文学充满兴趣但他天生调皮不好好学习,小学毕业考试竟然得了班级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
无奈之下,南父要求儿子去木雕店当学徒,学着养家糊口,但这个想法被南怀瑾拒绝了,他答应父亲要在家潜心学习 ,父亲见他认真也替他请了博古通今的叶公恕,做他老师帮助他学习。 在家自学三年,学业大有进步的南怀瑾,遵从父母之愿与姨表姐王翠凤结婚。
先成家后立业,结婚后南怀瑾思虑再三17岁的他决定出门闯荡一番。 他的第一站便是浙江武术馆学习武术,自小他便有着武学梦。而今终是要实现了,他深知武术的学习需要长年累月地坚持,只要选择了就不能后退要做个有胆有义的武术人。 一年后,南怀瑾终于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取了武学证书,这对他仅仅只是个开始。
1937年,时局动荡,侵华战争爆发,多年从武的南怀瑾决心投身军营,不去做那只会花拳绣腿的竹竿,只写酸文复学的秀才。 在部队期间,他进入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执教,帮助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新鲜的血液。 战场与文学知识虽隔远山,但始终常怀于南怀瑾心中,他的灵魂时时刻刻在与文学碰撞。
由于教育工作需要,他意外地接触到了佛教典故,佛家思想带给他全新的体验他开始转变思想。1942年,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他前往灵岩寺修禅。自此,他开始四处访学游历潜心研究起儒、道、佛三家,并对感触之事著书立经发表见解。
前往台湾,传道解惑
学海无涯苦作舟,文学的学习终无止境,但南怀瑾与人不同其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传统文学能保存千年自然有无法言说的魅力,此一生的学习让南怀瑾感触颇深。 他将三家学识糅合,不断充实自身,无为却也有为,不入世也不出世。南怀瑾毅然投军为国奋战,是有儒家之风;年少学习武术,应物变化是道家之风;潜心访学修佛,清修不扰是有佛家之意。
1949年春,南怀瑾先生受邀前往台湾讲学,在此地他第一次感受到文化的贫瘠。 台湾四面环海与外界交流极为困难,人民教育落后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初入此地南怀瑾囊中羞涩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将自己所作之书《禅海蠡测》出版贩卖,岂料书卖不动, 他发动学生与其一同买书。
终有一日,书本全都卖光,本以为是个好消息,结果南怀瑾一细问才知,原来学生将书卖给了猪肉铺老板,当南怀瑾和学生再赶去时,却发现猪肉铺老板将书本拆开,纸张全都用来给顾客包猪肉。 这让南怀瑾大为心疼,书中的知识值得千金,一字一句全都是他的心血。
台湾的日子过得艰难,但南怀瑾从未放弃传道 。困顿中的南怀瑾煮字疗饥,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坚韧的毅力在枯燥的日子里写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事实证明只要坚守心中的梦想苦难的日子终会过去。
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民间刮起了一阵思乡风,岛内迅速开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后大为赞许,自此南怀瑾及其书才逐渐让人知晓。 南怀瑾的名气一日盛于一日,四处讲学,也积累了一笔丰厚的家产。
家财之争,遗产之祸
行君子之风,不为钱财所恼。南怀瑾这一生贫苦是常态,但他却从来不为钱财计较 。年过九十,这位老人依旧风雨兼程地奔走于各地,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他曾公开表明“财聚人散”的道理,钞票撒得开,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自己的钱当然没有了,但是朋友多,人际关系多,有了困难,则有朋友帮忙。 他人要做他的徒弟,也首先要学会走路,知大义,南怀瑾本人就是最大的宝藏,可惜这个道理南先生的子女和弟子始终参不透。
2012年,南怀瑾因患肺炎在江苏去世,享年95岁,死后并没有留下遗嘱 。因南怀瑾长年受弟子李传洪照顾,所以遗产分割成为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这场无厘头的争论,终于在南怀瑾弟子李传洪被告上法庭之时闹得沸沸扬扬,先生一世清白,俩家却全然不顾脸面叫嚣开来。
南怀瑾无错,他这一生受人尊崇,为人通透,熟读道家,儒家,佛家,给这个时代的文学添了一把星星之火,又岂会被繁文缛节所拘束。 只是可惜一时糊涂未留下遗嘱,导致逝世后其弟子与儿女争夺巨额遗产。
遗产,本就是一个身外之物,但是对获得者,却有着极其深厚的吸引力,因人生于世,不过钱财二字。 本来南怀瑾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他的子女,但是由于南怀瑾长年受弟子李传洪照顾。 对方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也成了一件他们自认为理所应当之事。要是双方都各退一步岂会有这大闹法庭,鸡飞蛋打之事。
2018年,六年纷争才终于有了转机 。南怀瑾的子女经过考察和统计之后发现,很多遗物不知去向他们怀疑李传洪私卖南怀瑾留下的珍贵文物,这些资料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双方委托警方介入调查,可惜至今为止那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依旧下落不明。贪心不足蛇吞象,或早或晚,真相迟早会来。
人生在世,要懂得知足才是正理。死去元知万事空,区区寸金就让人丢失了本心,实在可悲可叹。
网址:一代大师南怀瑾因未立遗嘱,弟子与儿女对簿公堂,结果如何? http://c.mxgxt.com/news/view/292017
相关内容
南怀瑾遗产起纷争南怀瑾的文化遗产之争为何如此没文化?
人物志|“杀父之仇”:南怀瑾的奇特“家庭”
著名演员夫妇离世后留下四合院等遗产,三子女为争产对簿公堂
“名为父子,实同陌路”-南怀瑾的家庭子女关系
国学大师南怀瑾向厚黑学宗师借钱,结果你可能想不到
演员夫妇四合院遗产三子女争,法院:按遗嘱儿子继承母亲份额
南怀瑾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听听北大教授怎么说
南怀瑾是“大师”还是“骗子”?北大教授:文盲才看他的书
南怀瑾一生传奇 能否称“国学大师”向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