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和冯远征这样的演员搭戏,舒服”

发布时间:2024-12-20 19:44

        说起冯远征,人们常常同“家暴”、“同性恋”、“娘娘腔”这些他在影视剧中塑造的形象联系起来,可最近他演了一回农民,很土,每天贴着硅胶在田里干活,跟陈宝国互掐。

        从1984年出演电影《青春祭》正式入行,到2014年《老农民》正式播出,正好30年。这30年里,他作品不多,也没捧上啥“金饭碗”,只是“认认真真在演戏”。2001年,冯远征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成功饰演安嘉和这个家暴的医生角色后,有很多制片人找上门来,希望冯远征可以再多出演一些“奇葩”类的人物,他没答应,“不是因为排斥,是因为怕失败,演不好的话观众会对你厌烦”。

        除了参演影视剧,冯远征还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就职,这是他从1985年至今一直没有变化的工作之一,有时,他也会去北京电影学院给大学生讲课。他跟电视剧《老农民》里的马仁礼在品质上有几分相似,忠诚、执着、聪明。他说自己一直都只是一个演员,不是明星,接角色选戏时,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不是角色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私利,而是如何把角色演得传神,无论多小的角色。

        山东卫视热播的这部电视剧《老农民》里,冯远征演的是一个地主家的儿子,到北京读书却因为贪玩肄业,带了女朋友乔月回到农村,却赶上土地改革、爹被打倒、家财散尽、恋人背叛等等一连串的事。《老农民》从一开始就打着“最土农民戏”的标签,主创团队由《北平无战事》的导演孔笙、《闯关东》编剧高满堂牵头,陈宝国、牛莉、蒋欣等演员加盟。

        日前,冯远征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

“遇弱则强,遇强则弱”是他一直以来的标准

        澎湃新闻:你演戏以来,角色一直都挺特别的,这回演马仁礼也是不动声色,有人说你在戏里给人“遇弱则强,遇强则弱”的感觉,可以从表演角度来谈谈马仁礼吗?

        冯远征:宝国在发布会的时候说过“遇到冯远征这样的演员,特别舒服”,为什么呢,在于我跟陈宝国之间的戏是踩着台阶往上走的,现在真的很难再遇到这样的演员了。他也这么认为,两个人演对手戏,我们可以彼此递肩膀。比如说,这场戏以牛大胆(陈宝国在《老农民》中的角色)为主,那我演好属于我那部分的同时,也会尽力把整场戏捧起来。以马仁礼为主的时候,宝国在不抢戏的情况下,会把他的人物完成好,又能把我的戏给托起来了。大家在看戏时有“遇弱则强,遇强则弱”的感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实际上我一直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

        哪怕遇到年轻演员,如果这场戏不在我身上,我绝对不会抢。作为一个演员,这是道德的问题。一个戏好绝不是一个人好,而是所有内在的组成部分都好。《老农民》这个戏,大家说好因为是都好,每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我接到戏之后很少改戏的原因。

        澎湃新闻:总体感觉你还是一个演员,不能算是明星,你自己觉得呢?

        冯远征:我承认这点。我不太喜欢“明星”这个词,没有时间去制造那么多的事。我也不愿意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去制造一些事让大家来关注我。演戏就去认认真真演,生活就去生活。但在我们这样的家庭里,可能生活和工作有点分不开,我跟太太都是演员,一些时候在家里呆着一起看戏就会讨论剧本,不自觉就会有跟工作相关的话题。我作为一个演员,而不是明星,我希望让大家记住更多角色,荧幕上或舞台上的形象。

        澎湃新闻:《老农民》有些偏纪录片风格,包括妆容感觉特别厚,每天都穿着大棉袄,一会儿在田里劳作,一会儿又跑去黄土里打架,力求还原当时的场景。

        冯远征:我们用的道具都是从农村收回来的,偏纪录片风格是因为我们都不想玩花哨,就是认认真真把这个人物演好。妆容的话我们几个都厚,他们都比我还要黑,因为我是地主家的儿子嘛,我得比他们白。我们2月份开始开机,前期的时候会拍一些夏季的戏,好冷。到了六七月份,山东章丘那个地方很热了,在山上我们要拍种地的戏,一阵风刮过来满嘴满脸都是土,特别遭罪,工作人员都穿背心裤衩,我们还得穿大棉袄。休息的时候也不能全脱,因为你再穿就挺费劲,又是一身汗。

        另外,化妆也很讲究,现在开始一些奔老年的妆容里,除了需要化一些阴影,还要贴一些硅胶制成的零件,脑门上的皱纹、法令纹或者一些鱼尾纹,还有脖子上的两条筋。这个妆挺受罪的,因为后期天热了,糊在脸上都不敢太让自己出汗,因为出汗毛孔张开,一呼吸就起包,硅胶皮被顶起来。有时候出汗面积大,只能直接卸掉。这个化妆技术用的是好莱坞的那套,花费很高。好莱坞规定从粘上到卸下不能超过10个小时,每两天要让脸休息一天,我们不知道,到了后来,我的眼圈特别黑,像熊猫一样,有人以为我戴了墨镜,整个眼眶特别黑,一个半个月才稍微好一点。

        澎湃新闻:高满堂写这个戏的时候,还是挺逆市场而为的,特别轴地想写好一场戏,你们几个演员也是,有点做不好就不罢休的劲儿。

        冯远征:是的,其实也是一个好现象,效果还不错。观众面我感觉还是挺广的,很多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来给我的微博留言。可能大家看多了当下奇葩抗战剧、古装穿越剧,需要看到《老农民》这样的戏。逆市场反而做出了一个挺新颖的作品,坚持把现实主义题材带回观众身边,还是对了。当然不是说其他类型的电视剧不好,实际上市场也需要更多类型的存在。现在大家心都很浮躁,想要赶紧赚钱拼收视率,也没有时间想观众需要什么。关注了80、90后,可是忽略了50、60后对电视剧的一种需求。

想留下几个经典角色,那就要忍忍熬熬

        澎湃新闻:你每次出演的角色还都挺“奇葩”的,要么小众,要么就是别人不愿意演的人物,对于选角,你自己怎么看?

        冯远征:实际上,我在选角色的时候完全不刻意。不是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之后,我就再也不演家暴形象的人物了。我每次看剧本、选角色,首先还是看这个剧本能不能感动我,绝对不是我要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然后我去找。没有达到我的标准,看一下我就会拒绝,不是出于金钱利益的考虑,而是从我去演这个角色值不值得的角度去选择。

        所以大多数的情况,我想的不是这个戏能赚到多少,而是从这个戏中我能收获什么。比如说《大明劫》里吴又可这个人物,在接这个剧本之前,我从没听说过这个人。赶紧去找资料来看,中医热、国学热,这么厉害的一个医生却被忘记了,吴又可创作的瘟疫论早于西方400年,那么博大精深的东西我们居然都不知道,所以我就觉得这个角色一定要演。中国瘟疫很少,大家平时治病又是用着张仲景伤寒论的理论,忘掉了吴又可的存在,我的出演希望让大家记起来。

        我接角色就是这样的,要知道《大明劫》的制作成本很低,可我还是演了,我每次好像都是这样去判断。作为一个演员,我每年都会认真梳理自己的表演,类似马仁礼这样的角色,戏里被叫好和肯定的内容,在下一次出演类似角色时我一定会放弃。凡是观众认为好的东西,我都会抛弃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跟以前不一样,我会不断去设立一个目标和高度,很吃力但每次都可以进步。

        澎湃新闻:你也说了自己是“演员”,大家也记住了一些您的角色,可因为一些角色,你被打上一些标签,你介意吗?

        冯远征:之前在《老农民》新闻发布会上,我说我们认真地去演绎人物,结果就有记者歪曲了我的意思,说我不尊重农民。要知道我7岁就跟着父亲去“五七干校”干农活了,一直到12岁,我不用去体验生活。我去演吴又可,我不可能当20年中医再来演,演员终究是一个富于想像力的职业,需要生活经验观察,我承认我相对很多人来说情感细腻,对很多东西很敏感,但是大方向上一直都还是很豁达的。

        你说的可能是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非诚勿扰》,我都饰演了娘娘腔的事。小刚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他说有角色需要我,我就去了,我丝毫没有想这个角色会对我个人产生什么影响,我都是在想怎么演,是真实一些还是夸张一些,我觉得这是影视作品的人物需求,观众最后记住了我,我还很感激。戏份那么少,我演好了都没好意思说我出演了《天下无贼》还有《非诚勿扰》。其实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之后,也有很多就冲着安嘉和这个家暴形象来的,但我都推掉了,不是因为我排斥,完全是因为剧本不好。如果总是演得不好,可能观众未来就不想再看你这张脸,我要对得起我演员的这个职业。

        澎湃新闻:你对角色、职业、剧本、感情,感觉跟马仁礼挺像的,挺忠诚的。

        冯远征:是。我有时候在电影学院上课,我觉得,大家对表演这种艺术存在不同的态度,这完全可以理解。你可以把它当成饭碗,但如果你想把表演当成事业,你必须有选择。要赚钱,你就赶紧赚成一个金饭碗;要在表演上留下几个经典角色,那就要忍忍熬熬,角色出来的时候,你的幸福感肯定跟赚钱的人不一样。

        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钱真的可以不顾一切,无所谓自己的艺术生命,只要给钱,什么都愿意干。可能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剧院面试,很多孩子都跟我说只要能进入北京人艺,这辈子都无怨无悔。可是一年之后,他可能就翻脸不认人了,特别冷漠冷血冷酷。当初哀求你让你带他进入这个行业,但是一年后就会跟你说:“北京人艺能给我房给我车吗,不能我就走”,我就在心里想,你当时面试时的那份信誓旦旦哪儿去了,当时的理想主义原来只是骗人的。

网址:专访|“和冯远征这样的演员搭戏,舒服” http://c.mxgxt.com/news/view/373610

相关内容

专访冯远征:为演好安嘉和,曾拨打妇女热线找素材
【冯远征:明星和演员...
口述中国|演员④冯远征:演员在名利场中,没有心态平和的
“人艺演员队长”冯远征有话说
冯远征:为未来20年“准备”演员和观众
冯远征:为未来二十年“准备”演员和观众
冯远征 :一样花开为底迟
冯远征委员:“演技派”的回归是必然
专访冯远征:创新塑造多面张居正,为一部好戏可以等10年
冯远征:节目可以把演员推成明星 但不能塑造演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