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创业的一代领导者正在步入或者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传承问题也已迫在眉睫。而女儿开始的态度是坚决的不愿意接班养猪,在引导和培养女儿接班上,刘永好可谓是下了个长期的功夫。
说到接父亲的班,刘畅一开始是抗拒的。
刘畅从美国回来以后,一方面在学习,一方面做点事。期间刘永好就带她到公司的饲料场和养殖场去看了一看,养猪场那时候条件不是太好,比较脏,还有很多苍蝇,有些臭味,结果刘畅就不去,说今后再也不去了。当时刘畅不愿意接班的理由很简单:她喜欢做时尚的事,而养猪不够时尚。
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在接班一事上,刘永好并没有做过多的强求,而是给了刘畅足够的空间任其发展。刘畅想开店,想做饰品,那就让她去做。
这是父亲深谋远虑的第一步。对于刘永好来说,他希望尊重女儿的想法,并尽力去支持她创业园;而对于刘畅来说,创业是一个去自我化的过程,帮助她快速成长起来,尤其在观念上,她逐渐学会了将爱好和职业区分开来。
机缘巧合,深入了解新希望
2008年,以“养猪”为主题的毕业论文题目给了刘畅贴近新希望的机会,她通过访问农户,学习新型养殖技术,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了解新希望。
再谈到接班一事,就很自然而然的可以接受了。并且从2001年开始,21岁的刘畅正式进入家族企业,从最初负责乳业业务,到主管上海的房地产业务,再到海外业务扩展,让刘畅在新希望的各个岗位上进行历练,积累经验,这是父亲深谋远虑的第二步。
“家人+外人”,刘畅C位出道
那一年刘畅33岁,刘畅要想掌握一个六万人的大企业,仍然需要历练。那时的刘畅资历尚浅,需要一个人辅佐刘畅接手新希望集团。于是刘永好给她找了个联席董事长兼CEO,当时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春花。这是刘永好独创的“家人+外人”混合制传承模式,亦是父亲深谋远虑的第三步。
在“双董”模式下,刘永好对刘畅和陈春花的角色做出了清晰定位。刘畅工作重点在董事会运作、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化战略,陈春花则主要负责经营策略调整、组织、文化和新的转型业务。
刘永好需要一个能站在高处看到全局的人,一个可以辅佐刘畅的人。而这个人,一定是陈春花。一方面,2003年她曾以兼职的方式出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作为山东六和的元老,加之之前干出的成绩,陈春花在六和有一定的威望;另一方面,作为教授的陈春花醉心于学术研究,也巧妙地避免了“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问题。
事实则进一步证明,刘永好独创的“家人+外人”混合传承模式取得了成功,在施行“双董事长制”的三年里,刘畅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新希望六和利润增幅累计达到27%。2016年,刘畅正式C位出道,而她的护航老师陈春花也在2016年辞去董事长的职位。
2016年,刘畅开始独挑大梁,开启了新希望的“刘畅时代”。
大学生养猪致富,如何成为中国的“饲料大王”? 四兄弟联手创业,经历两次分家为何越分越壮大? 刘畅从雪藏十年到C位出道,父亲刘永好有哪些传位的独门秘籍?更多内容请登录喜马拉雅APP搜索“四十年四十个家族”专辑收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