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东野圭吾
我们一生有两个“家”,第一个“家”是父母给我们的家,即“原生家庭”;另一个是我们跟另一半结婚后新组建的家,也就是“新生家庭”。
我们常说“家庭塑造人”,这里面的“家庭”说的就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个性和人格,奠定我们对人或事物上的安全感,以及培养人们的情商和价值观。
家庭的关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我们成年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人际关系模式。
因为我们会不知不觉的“继承”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所学习的,或者会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如果父亲有一些坏习惯,例如酗酒、赌博和爱使用暴力等等。
儿子看到会非常讨厌甚至是厌恶父亲,那孩子将来就有两种可能。
一、成为一个跟父亲相似的人,顺利的继承了父亲身上的这些坏习惯。 二、完全与父亲相反,成为一个自律性极强的人。又例如在择偶问题上,如果女儿从小得到父亲很充足的爱,而且也很敬重父亲,那将来就很可能会找一位与父亲性格相似的另一半
但如果小时候父亲工作忙,对女儿关注得很少,那么女儿长大后就会寻找一个哪怕工作平庸、碌碌无为,但是能够时刻陪伴自己的人做伴侣。
01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除了模仿和完全对立之外,还有一种影响。
它的产生是由于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某些令孩子印象深刻的恶习,它会不停地在孩子身上强迫性重复。
一般即使孩子知道也厌恶父母身上某些行为,但是长大后就是会不自觉的重复父母这些行为,想要摆脱需要付出很大很大的努力,才能慢慢减缓它的影响。
但是一不经意间,但凡稍微松懈,它又会重新再“跑回来”,于是一切努力全都白费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难摆脱,它很难“治本”。
那究竟为什么改正原生家庭带来的那些不好的影响会这么难呢?
我们假设,原生家庭是“树根”,孩子是树上的“果”。 本该甜蜜可口的果子成了苦果,大多数人会以为是树的养分不够,所以果子不甜。 即使你多浇水,多施肥,定期除草,驱虫,给足了养分。 但果子也不会恢复成它本该有的模样。 并且这个“果子”不会一直跟着这棵“树”的,它会离开,会被人摘走,长成新的一棵“树”,而它长出的果子还会是苦的。 因为树根是苦的。太多父母扮演着这棵“树”的模样,孩子就是他们的“果”。
02
很多家长也知道这个问题的所在,但是他们的原生家庭对他们本身的影响也不是很好,所以他们即使想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环境也“无能为力”。
诚然,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痛苦也许花再多时间都很难能完全释怀。
但人生,不应该沦为原生家庭的牺牲品,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要靠自己!
只有你直面它、放下它,然后自己掌舵前行,才可能拿回人生的主动权。
原生家庭从来都不是影响人生的唯一因素,每个深困其中的人都有机会逃离原生家庭的魔爪,重新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有人说:
人生最痛苦的时候,就是你看到了原生家庭留给自己的胎记,但又无能为力的时候。
但我们换个角度想:
人生最释然的时候,也是你经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这个“胎记”,完成自我重塑的时候!
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是痛苦的、难熬的,可我们最终都要咬牙与它剥离,因为它只是我们命运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也许你我的童年中多多少少都会些不好的回忆,可它并不能决定你我在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原生家庭终究是过往,往后的人生,我们要对自己,以及我们最爱的人负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