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心理咨询:与原生家庭和解,是否意味着原谅父母,忘记伤害?

发布时间:2024-12-24 07:08

电视剧《爱情而已》中的梁友安处理自己和吸血父亲关系的做法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她坦然接受了自己有一位糟糕的父亲,破碎的家庭,接受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与家人的温暖无关,也勇敢地选择了拒绝原谅给予伤害的父亲,放过自己,活出了清醒独立的人生,被称为逃离原生家庭的典范

图片

01

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生活于父母的家庭,儿女还未组成新生家庭,这样的家庭便是原生家庭。

现代心理学认为,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与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蕞初场所,它对个体的影响可以追溯至一生。

近年来原生家庭理论流行,许多人在了解了之后为自己的困惑找到了答案。大家在提到时,都不免带着遗憾或者抱怨的语气,认定自己的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的不幸。

“我的父母要是能像别人的那样,我现在也能活得有底气多了……”、

“父母小时候对我的忽略,让我严重缺爱,现在感情路一直不顺,职场里跟同事的相处也很憋屈……”、

“父母破碎的婚姻,让我一直不敢去爱,30多岁了,我还是母胎solo,只能在节日时羡慕别人对影成双人,而我自己孤苦伶仃……”、

“从小成长在父母打压式的教育中,我自卑又敏感,无法从容地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

……

在网友们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在承担养育教导责任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带给我们伤害,甚至是难以愈合的伤口,影响颇深;有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创伤体验传递给了我们的下一代。

02

讨论原生家庭,可以帮助我们去关注“过去”与我们的关系,父母亲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但要注意,原生家庭并不是宿命论。

读书期间,有一位这样的朋友小G,每当我们提到与自己父母的相处时,她总会说一句“我真羡慕你们跟父母的关系!”。

后来了解到,小G小的时候,父母一起外出打工,年幼的她被寄养在了舅舅家,主要是外婆在带。

到了初中才被接到父母身边,与从小在父母长大的弟弟不同,小G一直感觉自己在家里像个外人一样;有时小G更怀念与外婆在一起的日子,可以被外婆温暖的手牵着回家,可以听到外婆笑呵呵地让自己多吃点。

小G跟父母的关系一直都是这样不咸不淡,很少会有争执,也很少有亲近的时刻。而在她自己的人际关系中,这样的距离感也是贯穿其中,不是不想跟人亲近,是不知道怎么做;有时关系深了,她感觉很无所适从,还是觉得退回原来的距离比较好。

后来,接触了原生家庭理论后,她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困惑和痛苦终于找到了出口。

她羡慕别人开朗的性格,羡慕别人与父母的相爱相杀,羡慕别人在人际关系中从容自得的心态;而对于自己的现状,她只能对自己说成长在一个被忽视的原生家庭中,所以自己才会变成这样,父母没有教会我怎样建立亲密关系,所以我没能力去建立,也很正常。

这样笃定的信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我们的痛苦,确实,我们的父母不完美,原生家庭也不完美,所以成长于其中的我们会受到大大小小的伤害,经历一些痛苦的经历。

图片

在我们意识到之前,我们有时会困惑于为何自己会如此,也会挣扎于想要做出改变却难以行动的困境中,而原生家庭的宿命论出现时,我们找到了痛苦的出口,但也有可能会把自己困于过去中。

当小G在把当下自己的痛苦与困境完全归因于过去的事情,认为决定自己的是过去时,其实也是在将自己的未来交付到了过去中,交付到了自己不认同的父母手上,却完全忽略了当下自己的力量,当下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才是造就自己未来的主要决定因素。过去的我们是受害者,但不意味着现在的我们是没有力量的。

我们讨论原生家庭,蕞大的目的不是归因,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然后放下试图改变过去的执念,尝试着去理解和接纳当下的自己,发展出自身的力量,掌握自己的未来。

认识到心理创伤的来源,拥有改变的意识就已经迈出了D一步了。而未来该怎么过,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而当我们提到与原生家庭和解时,总会以为我们就是要原谅父母,忘记伤害,但其实我们是去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接纳、理解、允许过去的自己,然后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来。

03

开头提到的梁友安,有一个破裂的原生家庭,父母很早就离婚,之后父亲再婚。父亲没怎么照顾过她,惟一可以拿得出来说事的也就是当年梁友安出国留学时父亲拿出过一笔学费。

而之后梁友安便一直被父亲以此为由让她为另外一个女儿铺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还常常阴阳怪气地说如果不是父亲拿了钱给梁友安,他们就可以发财了。

一开始梁友安对于父亲还是抱有期待的,工作之后也尽量帮助妹妹,但父亲变本加厉的吸血行为让梁友安彻底心寒。

图片

于是便有开头所说的,她干净利落地与父亲断了关系,不再期望父亲,把自己更多的精力与金钱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去,与过去那个缺失父爱的自己和解后,选择自己来爱自己,也收获了一段美好的恋情。

现实中,对于饱受原生家庭伤害的人来说,如此果断坚定地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割裂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事,大部分时候可能采取更像“樊胜美式”的应对方式,不断委屈牺牲自己,有心割舍但难以做到,有时还会经历割肉断骨般的疼痛。

这时候,我们也会想着要是自己有一对“好父母”,那么也不会经历这些痛了;也会带着“修好”父母的想法,把他们变成“应该”有的模样。但这终究会让我们自己失望,因为我们始终难以改变他人,而可以做出改变的,可以决定的,始终在自己身上。

所以,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现在的我,生长出什么样的新力量,又可以创造出怎样的新生活呢?”

当我们去探索,去尝试回答时,也许过去对我们的影响便会慢慢减弱,把过多投入到父母身上的爱、期待和能量收回来,投入到自己的人生里。

美国心理学家布莱恩·利托,曾说:“尽管我们强调养育早期的重要性,但在6岁之后,甚至是在成年后的关系里,我们仍可能在他人或环境的影响下塑造新的人格,或是培养出新的行为模式或习惯。”

承认父母的局限,父母或许就是没有那么爱你,这确实让人难过,但这已经没有关系了,我们已经有了力量去寻找其他滋养自己的关系,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了。

END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  ❤  听说吧

  听说吧心理机构,16年口碑相传

来访者遍布国内外

网址:个人成长心理咨询:与原生家庭和解,是否意味着原谅父母,忘记伤害? http://c.mxgxt.com/news/view/458353

相关内容

“兄弟姐妹之间的和谐秘诀:尊重、成长、原谅与理解”
是原生家庭影响了你,还是你误解了原生家庭
张韶涵:假如原生家庭伤害了你
怎样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原生家庭不能选择,要学会原谅和释怀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你得用一生来修复
心理学解读:父母吵架孩子的感受及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连云港青少年心理咨询是什么 欢迎来电「南通松果心理咨询供应」
张若昀自曝童年阴影: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到底该如何疗愈?
心理学家:你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你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随便看看